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丽 《收藏家》2013,(2):51-57
墨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用品,还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沈阳故宫院藏有多种清宫墨,仅乾隆时期的御墨就有百余件之多,其墨模、图案、装潢都非常精美。造型更是千变万化、应有赆有;质量精美,形式多样,墨品均是采用上等材料,并由技法超群、造诣精深的墨工制作而成。可以说,院藏乾隆御墨无论从形式到装饰内容都达到了制墨工艺的极至。笔者现将院藏墨按院藏乾隆御墨、院藏乾隆集锦墨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栾晔 《收藏家》2014,(12):40-46
<正>沈阳故宫所藏的竹雕器物大体来源,其一是北京故宫调拨,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作的,再就是外地督抚进贡,还有少部分是民间征集的。沈阳故宫博物院现藏有竹雕作品有高浮雕山水人物故事笔筒,镂雕的臂搁、花熏、如意、螃蟹,形象逼真的圆雕人物东方朔坐像、三羊开泰、象驮宝瓶,竹簧八方盒、竹簧浮雕冠架、竹簧雕双鱼海棠式盒,及竹根雕作品等。作为一种既可品玩鉴赏,又与平日生活紧密相关的日常应用器物,竹雕已经进入帝  相似文献   

3.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的一座皇家宫殿建筑群,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帝王宫殿之一,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对沈阳故宫的维修保护工作有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标准和具体要求。站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上,本文认真回顾沈阳故宫几十年的维修历程,认为在实施保护过程中,确有一些失误之处。本着对世界文化遗产、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笔者进行总结纠误,以还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保护它原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晓晨 《收藏家》2022,(1):3-10
<正>吉牛辞旧岁,祥虎迎新春。"百兽之王"虎位列十二生肖第三名,虎年出生的人被认为是勇敢、正义的化身。中国是虎的起源地,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公王岭及河南省渑池兰沟均出土过虎化石,距今分别为一百万、二百万年的历史了。老虎作为食物链中的顶端狩猎者,深受猎牧时代古人的崇拜,成为当时高等图腾,也是先民辟邪禳灾的吉祥物。虎形象在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据显著的地位,象征雄伟、强盛、权威、生机与活力。虎文化反映了我国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邓庆 《收藏家》2013,(9):60-64
沈阳故宫珍藏之清代官窑瓷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精;其中,就有很多颜色釉瓷,尤其是单色釉瓷,均出自江西景德镇。有清一代,景德镇始终保持着中国瓷都的地位;是专门为宫廷烧造瓷器的官窑,督陶官由皇帝钦定,所造之器不惜工本,极尽奢华精巧,倍受世人崇尚,代表了中国瓷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社会性昆虫,能够对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故宫博物院自2006年发现白蚁危害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对国内外在白蚁探测、预防、治理等方面的最新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基于故宫白蚁防治经验,探讨了古建筑白蚁防治在技术选择和实施方法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古建筑白蚁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唐凯  邹涛 《神州》2021,(2):17-18
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看,文化的本质就是就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而产品则是传达意义的媒介,将符号学理论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将无形的难以琢磨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可视的符号.本文以最近声名远扬的故宫文创为例,借助符号学的编解码理论,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视作文化符号的编码过程,读者理解文创产品的过程视为文化符号的解...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7,(1)
<正>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气候湿润,因此坐具的最初实物已不复存在;及至汉代漆器的产生,才遗留下来坐具的实物。这些坐具,受到古代民族"席地而坐"习俗的影响,十分低矮。晋代出现了凳子。之后为了坐起来更舒服,在凳子上加了靠背和扶手,因而出现了椅子。椅子因"垂足坐"而成为主导坐姿的产物,在所有高型坐具中,它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坐具。明清时期,家具不仅大量保存下来,而  相似文献   

9.
纸质书画文物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结晶,是历史面目的真实记录,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作品同时受内因和外因影响,最终引起纸质书画的损坏。为了保护纸质书画文物,将文物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最大程度恢复文物原貌,以纸质书画文物《陈嘉言纸本花卉卷》为例,试析装裱与修复对书画的保护。此作品原有装潢已经破损,画心部分严重受潮,纸张发霉糟朽,多处残损折裂,画面纸张剥落起翘严重,通过去污、修口、揭褙、隐补、打胶矾、按笔全色等方面对破损纸质书画进行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