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父亲     
赵亦凡 《南京史志》2010,(11):29-29
我从小体弱多病,一天两头往医院跑,父亲总是陪着我,照顾我。所以,我从不责怪父亲不在我年幼时让我学些什么特长,我知道不是父亲不想给我学,而是我身子单薄。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的父亲,我知道得越多就越困惑。”1943年,穆藕初去世时,其幼子穆家修只有10岁。很多年以后,已经70多岁的穆家修老人回忆说:“我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的事业涉猎的范围这么广。研究了10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知道怎么看他了。他除了是我父亲,到底是历史上的准?”  相似文献   

3.
经历成长     
那天一早就在车棚遇到你的父亲,我当时很惊讶,作为家长这么早到学校干吗?后来才听说,是来陪读的。你父亲满脸的憔悴,那微微自然卷的白发和哀怨的眼神让人不忍看第二眼,与你满脸的朝气和对所有不懈的眼神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知道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父亲坐在教室里看到儿子的课堂表现想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儿子看到父亲放弃工作在这陪着自己上课有什么想法。有太多的不知道的背后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早上做父母的早早起来为孩子准备好早餐,孩子却一脸的抱  相似文献   

4.
人们很少知道,我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钟南山曾多次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钟世藩。""我所取得的成就,与父亲的教诲和影响密切相关。"本文回顾了钟世藩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如何影响和成就了今日的钟南山。  相似文献   

5.
曾自 《炎黄春秋》2002,(9):19-21
很多人都知道我父亲田家英是毛主席的秘书,很有才华,“文化大革命”中死于非命,但不一定了解他早年既艰辛苦涩又充满着求知少年的理想和浪漫的生活。父亲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曾正昌,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全家靠祖父经营一家小药店生活。由于四川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生意一直不景气。父亲3岁那年,我的祖父去世。天资聪颖的父亲,更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梁蔼然解放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是我党派在冯玉祥、鹿钟麟总部的情报小组组长,给党提供过有重要价值的情报,特别是军事战略情报,受到过周恩来、董必武的多次表扬和毛泽东的接见。但我对父亲的经历,过去知道的甚少。“文革”结束后,特别是我离休后,在我的要求下父亲才详细地给我谈了他的过去。父亲在旧中国坐过国民党的牢房,解放后也曾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7.
<正>认识第一把壶,是从父亲那里开始的。父亲喜欢喝茶,虽然不知茶叶的许多繁冗讲究,但知道哪种茶叶是最适合自己的,也知道用什么样的壶泡茶会有好的味道。手持一把壶,游走在宿舍大院中,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一个记忆,也是我对壶的记忆。长大以后,做过六年茶叶生意,也渐渐接触了不少器型的壶,但它们大多数产自宜兴和景德镇。偶然的机会,走进平定,结识了平定的张宏亮,才知道了山西的砂壶。  相似文献   

8.
我的故乡巩义市,和登封市相邻。我不知道我父亲是什么时候认识少林寺和尚的。我大约是在15岁左右,有一年的阴历正月十几随父亲去登封少林寺,第一次见到了该寺的和尚。我记得,父亲和三位和尚接触较多:第一位叫贞俊,比我父亲年岁大,我叫他伯;第二位叫体性,比我父亲小,我叫他叔;第三位叫恒林,我同他的接触较前两位少,他是住持(即方丈),人们尊称他为“当家”。当时,少林寺里的出家人很多,主要是前两人接待。  相似文献   

9.
传家宝     
十几年前,我正值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年龄,需好好养护才能健康茁壮成长。于是,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读初中的那个暑假,父母亲拼死拼活下田栽秧割稻,我却把竹床搬到屋外的树阴下,舒舒服服躺在上面睡大觉。父亲叫我给他打下手,我不理不睬;逼急了,我就说腰疼脚疼全身都疼。父亲不知骂了我多少次,我依然懒死一条蛇。有次,父亲又叫我干活,我说拉肚子,浑身没劲。父亲知道我耍赖,气呼呼地操起一根扁担打我,我见势不妙,跳下竹床就逃,  相似文献   

10.
"八一三"淞沪抗战已经70周年了,那时我还年幼,但因当时父亲身处淞沪战场,所以对许多事还有很深的印象。我父亲彭戢光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当时我已知道父亲在上海参加对日抗战,报纸上不断传来他  相似文献   

11.
康克清印象     
张复 《百年潮》2011,(11):20-23
1984年夏秋,我抽空去北戴河看望在那里休养的父亲张仲实。一天上午,父亲对我说:“康大姐也在北戴河,好多年不见了,我要去看她。”在中国谁不知道“总司令夫人”康克清!我陪父亲去看“康大姐”,几分仰视,几分好奇,因为我从来没见过“康大姐”。  相似文献   

12.
我不知道父亲为何事犯愁。但我记得那时候,他在贵医的两个好朋友周会举和欧阳辉,有事无事经常来我家劝说父亲想开点,说现在证明人都去了美国和台湾,只有等台湾解放后,证明人能回来,父亲的问题总会搞清楚。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鼾声     
刘景彦 《神州》2013,(32):4-4
有一种天籁,你无法复制,无处寻觅,就像一副严密无比的祖传秘方,父亲的鼾声独有一番天地,酷似一碗久久熬制的高汤,有了它,才有了家的滋味,我不知道是父亲的脊梁,承受了太多的苦难,那起起落落的气息,竟是骨与骨之间碰撞的炸响,我不清楚是父亲的脚步,迈的过与轻松,以至于在这个宁静的夜晚都要高声地欢唱。  相似文献   

14.
笑话六则     
理智儿子:"爸爸,什么叫做‘有理智’?"父亲:"那就是生气时不提高嗓门,而是抬高眉毛。"■陕西/教子父亲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你应该做个诚实的孩子,你知道吗,老师投诉你喜欢说谎骗人。"孩子说:"是呀!可你也知道,只有这样,别人才称赞我虎父无犬子。"  相似文献   

15.
曾自 《百年潮》2012,(2):50-52
正2011年10月27日,《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小莽苍苍斋是父亲田家英的书斋名,展览的展品是父亲生前的旧藏。参观展览的人们,无不对田家英在传统文化传承上的认知和作为深表敬佩。但人们只知道田家英学识渊博,很少知道他缘何萌发了收藏清代学者墨迹的想法。下面,我根据我和母亲的记忆,讲讲父亲的收藏以及相关的往事。  相似文献   

16.
倾诉     
如果说母亲是水,那么父亲就是一座山,静默而庄严。十四年的幸福生活,我体会到了有一种爱叫无言,有一种爱叫严厉。今天,我要将积蓄多年的爱送给您——我的父亲。12月15日是您四十周岁的生日,作为您的儿子,我竟然忘记了对您说声:生日快乐。看着您一如既往的面容,我的内心就像被打翻的调味盘一样,充满自责与愧疚。尽管在您的脸上不乏笑容,但我知道这只  相似文献   

17.
“信阳事件”后刘建勋在河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既是我的父亲刘建勋最后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下面讲述的,就是我所知道的一些父亲主政河南十七年之初,如何克服“信阳事件”所造成严重困难局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他干了一辈子革命,又是国民党元老,临走的时候,只存下六个一两一个的黄金,仅仅六个。我给他放在内衣的口袋里,一边三个。我送父亲到机场,看着他上了台湾的飞机,我知道这将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了。  相似文献   

19.
他干了一辈子革命,又是国民党元老,临走的时候,只存下六个一两一个的黄金,仅仅六个。我给他放在内衣的口袋里,一边三个。我送父亲到机场,看着他上了台湾的飞机,我知道这将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了。  相似文献   

20.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谈个人的事情.我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父亲过世后母亲告诉我的.这几年,我看了一些他的回忆录,还有他在“反右”期间写下的两份检查,对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