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乾隆时期是中国玉器制作史上的巅峰阶段。这一巅峰的出现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诸如清政府对新疆玉源地的完全掌控保证了原料的充足供应,宫室苑囿的建设使高档陈设品需求增加,等等,而其中技术的保障是不可或缺的。乾隆时期一直从南方各地尤其是苏州选拔好手玉匠服务于宫廷,这些玉匠将成熟的制玉技术通过日常的技术咨询或有组织的人员培训等方式逐渐渗透传播到宫廷。通过他们,北京宫廷和地方在制玉技术方面充分融合,宫廷玉器制作水平得以提高。但由于材料的缺失,对于南方制玉工匠在北京宫廷传授玉器制作技术的详细情形,缺少详实而具体的记载。镟玉匠平七材料的发现,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突破口。本文以清宫档案为依据,对过去学术界极少关注的宫廷镟玉技术的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论述,以期填补中国玉器史相关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清官所藏和所制玉器中,仿古玉器占有相当数量,远自新石器时代直至明代,各时期的玉器都曾被仿造。这种古玉的仿制,力图体现出古代玉器的艺术风格和加工特点,其中很大一部份还进行过人工做旧处理,有些作品几能乱真。研究、掌握清代仿古玉器的品种及制造特点,对于准确地鉴别古玉十分重要。同时,清代宫廷仿古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及自身的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工艺品生产水平。此外,对于全面研究清代宫廷玉器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3.
王秀玲 《收藏家》2005,(12):3-10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玉器的制作在中国已有八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国家,新石器时代晚期即有玉制工具。至殷商时代已大量制作礼仪用具和各种佩饰。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器种类越来越多,加工也越来越精细。到明代,玉器制作更趋完美。宫廷内专门设有制作各种宫廷御用品的机构名为“御用监”,下设有玉作,雕琢专供宫廷用的玉器。玉器专家在总结明代玉器时指出:明代初期的玉器留有元代厚重古朴的玉雕风格。至永乐迁都北京后,形成工整细致、一丝不苟的风格,尤以御用监制作的玉器更为典型。明晚期玉器…  相似文献   

4.
清代大型玉器的雕制工艺和技术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尤其是凿錾制玉技术在宫廷中的运用问题,以往的研究虽偶尔提及,但几乎无人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据清宫档案资料,以乾隆皇帝所谓"秦中所产钢片"为切入点,基本上理清了在清代宫廷大型玉器雕刻过程中火镰片这种新工具的属性和使用情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凿錾制玉技术的发展脉络,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清代大型玉器制作的工具和工艺技法等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齐玫 《收藏家》2009,(6):51-58
四.乾隆朝制玉工匠:乾隆时期玉器之所以能达到古代制玉的最高水平,除乾隆帝爱玉玉料质优量足外,与一批技艺超群的宫廷玉匠及相关的富廷画家、刻字匠等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李宏为 《收藏家》2013,(7):57-64
二.扬州从乾隆十九年(1754年)苏州承做的玉器第一次遭到批评指责开始,乾隆就产生了要打破目前这种京外一家独揽宫廷玉器制作的垄断局面的想法。行业做事要有竞争,没有竞争,苏州一枝独秀,难免再次出现粗制滥造的现象。考虑再三,乾隆决定在玉器制作行业内引入竞争机制。他首先选择了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乾隆朝,两淮盐政驻扎扬州府。古代的扬州城,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虽然没有苏杭的湖光水色、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4,(1)
<正>中国玉器制作源远流长,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先民们相信,透过通灵的美玉能汲取神明的智能,与天地交流对话。由最初以"苍璧礼天"帝王贵族专属的神器,再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士大夫们的佩饰玉,发展成为宫廷陈设、书房摆设的把玩用玉。沈阳故宫院藏40余件青玉雕刻玉器,多为清代宫廷制玉,玉料十分讲究,主要以新疆和田玉为材质。本文仅从院藏清宫玉雕工艺品中撷取几十余件青玉制品,就其材  相似文献   

8.
乾隆时期是清代制工的高峰期。乾隆皇帝爱工如命,为能拥有一件好的玉器不遗余力。因此,这时期的宫廷玉器堪称我国古代玉器制作艺术的经典,从选材、雕刻技术以及纹饰图案和器物造型的设计等方面都是历代玉器无法相比的。乾隆时期的制玉材料十分讲究,主要以新疆的和图玉为玉材。尤其是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以后,新疆叛乱彻底平定,清政府完全控制了主要的玉材地——新疆和解河。这就为制造精美的宫廷玉器提供了条件。新疆和闻玉分为白玉、青玉、碧玉、青白玉等,还有较为罕见的黄玉、墨玉等工材。从玉材上讲,乾隆时期所用的玉材…  相似文献   

9.
乾隆宫廷玛纳斯碧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纳斯碧玉与清代宫廷玉器制作的关系问题是清代玉器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相关的研究一直十分薄弱。不少研究者倾向于清宫玉器收藏中存在着玛纳斯碧玉作品,而且数量不少,却苦于找不到一条文献材料证明这些玉器的原料就是来自于玛纳斯,因此,玛纳斯玉也成为玉器史的"迷思"之一。本文以文献记录、清宫档案和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为依据,对清代新疆玛纳斯碧玉的开采进行探讨,对清代宫廷利用玛纳斯碧玉制作玉器的情况详加解析,尝试勾画出清代玛纳斯碧玉开发利用的真实图景。作者认为,玛纳斯碧玉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制作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与清代宫廷玉器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查禁玛纳斯碧玉的指令由乾隆帝发出,查禁期间大量玛纳斯碧玉原料进入宫廷,并利用这些原料琢制了大量玉器作品,宫廷成为此一时期内玛纳斯碧玉唯一的合法利用者。  相似文献   

10.
综观我国的用玉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玉器的使用是与其制作工艺密切相关的,因此对制玉工艺的探究也是玉器研究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关于玉器的制作工艺,文献中有不少记载,目前学术界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制玉的流程有了较为清晰而完整的认识。不同的制作工艺都会在玉器上留下一定的痕迹,通过对玉器上残留的制玉工艺痕迹的分析研究,可以对玉器的鉴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金龙 《人文地理》2011,26(3):142-14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更多地成为一种与人们心理、精神、审美、身份、地位、体面相关的特殊软性消费品。旅游体验的异地性、停留时间的短暂性决定了旅游者活动地域范围的狭小性,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不可能面面俱到。科学揭示旅游者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机理,是确定城市旅游形象战略、选择城市旅游形象营销模式的基础和技术前提。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the Act of 1996 on nature protection, mounds (kurgans) are natural monuments protected nationally in Hungary. According to the law, all kurgans in Hungary were to be surveyed by 2002, and 1692 were included in the cadastre. Fewer than half of the kurgans remained intact due to numerous anthropogenic impacts. A high number of disturbing artificial buildings together with soil erosion, soil removal, and afforestation hav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andscape value of kurgans. In 2002, 51.5% of the surveyed kurgans still represented some kind of a value and thus their protection became one of the most urgent tasks of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According to a Hungarian ministerial decre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an EU Council decree, the area of kurgans under cultivation must be removed from cultivation. By 2015, in the area of 90% of the kurgans under cultivation this land use, which caused significant erosion, was terminated.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译名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 《东南文化》2000,(9):63-65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对“中国”译名的历史作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健 《收藏家》2013,(11):76-78
查士标(1615—1698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新安画派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一位遗民诗人。他与同乡的弘仁、汪之瑞、孙逸画名相齐,世称"新安四家"。新安画派以学倪瓒为主,而查士标在此基础上参入米氏、董其昌笔意,旁涉诸家,同时又注重写生,形成了荒寒淹润而又放逸的画风,树立了当时画坛的一面旗帜。查士标存世的纪年作品,多集中于十七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这一时期是他人生绘画创作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璧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的一种具有礼仪性质的器物。其使用时间之长(从新石器晚期到清代),圆形形制之稳定,不同历史时期纹饰特征之变化丰富,在古器物演变电上和考古鉴定断代上都具有标准器的作用。而且就功能而言,由神器、礼器、佩饰、玩赏之递进,壁从国家重器渐渐变成民众习玩之物,由统治阶级专属的地位象征变成民间财富收藏与精神艺术欣赏,这种演变轨迹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反映出中国人对自然物质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精神思想的部分觉醒。  相似文献   

16.
申永峰 《收藏家》2012,(5):59-63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炉灶是生火做饭的基础。"灶,造也,创造食物也(《释名.释宫室》)。"作为饮食加工的基本器具,灶诞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陪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变,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相似文献   

17.
冀东朝 《神州》2012,(6):104-104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可以看出,去除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将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现将笔者在初中作文教学探讨中的一些经验拿来与大家同享,希望对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代录以及现存作品,考察蔡邕作品的真伪及卷帙情况。  相似文献   

19.
周晓晶 《收藏家》2012,(1):57-64
大利“伪”即假,伪古玉即是假冒的古玉,制作伪古玉的目的,是冒充古玉以获取高额利润,因此制作者主观上是刻意地按照原物或图录中真品的样子去加工,不仅追求造型、花纹的逼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洛阳汉墓出土的乐器资料为切入点,就乐器的种类、组合及其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