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晓晨 《收藏家》2013,(1):56-60
剖析院藏清官酒具,离不开对一个民族,即满族的研究。满族是一个伟大且善于学习的民族,曾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主导的作用,也曾创造出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现在看满族酒器的历史发展眯络,它实际跟满族社会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是同步前进的。  相似文献   

2.
邓庆  刘晓晨 《收藏家》2014,(8):79-86
宝座为中式家具中的大型坐具,无论是从造型上看,还是从名称上讲,都充满霸气,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清代,它是通过在大型椅子基础上的崇饰增华来显示统治者无上尊贵的。作为皇权象征的宝座是供帝王专用的坐具,也有供太后和皇后专用的,只不过是在纹饰上由龙改为凤。  相似文献   

3.
栾晔 《满族研究》2013,(3):64-70
清宫茶俗是清代茶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对古老的中国茶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古代饮茶文化得以保存并一直沿袭至今。沈阳故宫现收藏有多种清宫茶具,其中乾隆、嘉庆、道光朝的御用瓷器是沈阳故宫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具。本文以沈阳故宫所藏珍贵的饮茶用具为例,试就清宫饮茶风俗的产生、发展到最终形成定制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建芙 《收藏家》2011,(7):41-46
笔筒是插笔的器具、文房用品之一,不仅有盛放毛笔的功用,也是一种颇具传统意味的中国艺术品。笔筒的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由笔架、笔船发展而来的。明中晚期以后,笔筒广泛置之于书桌案头,如同笔、墨、纸、砚一样,成为与读书人朝夕相伴的宠物。  相似文献   

5.
正在尚武之风盛行的清代宫廷,帝王的文化艺术生活还是相当丰富的。清朝帝王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视对于汉文化的学习,勤于攻读传统典籍,或热衷诗书文章的琢磨与创作,对于堪称汉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更是尤为喜爱,因此,清代多位帝王都有着相当深厚的书法造诣。尤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对于董其昌、赵孟頫等历代书  相似文献   

6.
玉器篇 国人在自然物质中,最为喜爱的是玉。珍玉、敬玉、礼玉、赏玉、佩玉的情结,数千年绵延不绝。与古埃及、古罗马崇饰黄金的特点不同,我们以玉为至尊、至贵、至宝之物。视玉为最高的精神载体,成为中华民族高层次文化主脉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理  沙海燕 《收藏家》2010,(7):33-41
珐琅器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最晚形成的一个品种,俗称景泰蓝。它在中国诞生和推广使用的时间相对较晚,元代时,始由西亚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引入中土,当时称为“大食窑”,以后又有“拂郎嵌”之名(杨伯达《论景泰蓝的起源》,《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9期),但当时制作和使用量都相对较少。明代,随着宫廷中实用器物越来越走向艺术化,  相似文献   

8.
栾晔  张莹 《收藏家》2013,(8):3-12
沈阳故宫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素以具有多民族风情的宫苑建筑和独具特色的皇宫珍藏蜚声华夏。盛京皇宫自1625年兴建,存在至今已有389年的历史。回顾这段历史,兴亡变幻,人世沧桑,令人顿生无限感慨。皇朝远去,风光不再。但它留下的宏丽宫殿、万千文物,依然辉映着熠熠光华。沈阳故宫原本是一座宝库,经清朝二百多年的充实,积蓄了大量的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9.
孙继艳 《收藏家》2016,(4):69-72
铜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日用品。在铜镜未出现前,人们最初用水映照,冶金术发明后,才有了铜镜。  相似文献   

10.
王建芙 《收藏家》2012,(2):52-54
挂门神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过大年习俗。传说唐太宗经常在睡梦中受到鬼魂的惊扰,就派手下两位大将秦琼和尉迟敬德把守大门,非常有效,于是便将二人的画像贴在门上,后世仿效沿袭,广为流行,称为门神。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克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相似文献   

11.
王建芙 《收藏家》2014,(4):50-56
<正>衣冠自从摆脱了蔽体御寒的原始属性后就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最外在的文化表征,蕴纳着深邃而多元的文化内涵。中国作为伟大的文明古国,更赋予衣冠以明礼仪,辨尊卑的政治功能,并且在王朝更迭时必制定新的冠服以作为新政权的外在标志。清王朝一统天下后,借鉴吸收了传统服饰文化中色彩与纹饰等精髓,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骑射文化元素,形成特点鲜明的服饰制度,以皇帝后妃为主体的清代皇家服饰,包括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等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各种服饰。礼服肃穆庄严,吉服喜庆热烈,行服  相似文献   

12.
范丽 《收藏家》2013,(2):51-57
墨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用品,还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沈阳故宫院藏有多种清宫墨,仅乾隆时期的御墨就有百余件之多,其墨模、图案、装潢都非常精美。造型更是千变万化、应有赆有;质量精美,形式多样,墨品均是采用上等材料,并由技法超群、造诣精深的墨工制作而成。可以说,院藏乾隆御墨无论从形式到装饰内容都达到了制墨工艺的极至。笔者现将院藏墨按院藏乾隆御墨、院藏乾隆集锦墨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栾晔 《收藏家》2010,(9):12-16
沈阳故宫藏有明代犀角雕玉兰花杯、犀角镂雕梅花杯、清代染角透雕人物船、兽骨镂空花翎折扇、牙雕巧工葫芦、牙雕草蝶形盘、贝浮雕鱼等精美的雕刻艺术品。当这些雕刻艺术与清官的陈设品相结合之后,它的辉煌又在木质光华中闪耀。  相似文献   

14.
栾晔 《收藏家》2011,(10):23-28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数十件寿山石,其雕工传神、精细。这些珍贵的藏品有的是北京、上海调拨的,有的是从社会上征集和各界人士捐赠的。不仅有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李理 《收藏家》2009,(12):15-22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于1925年被逐出北京紫禁城之前,曾由其胞弟溥杰等家人将宫内珍藏的大量历代字画、金银珠宝等珍贵藏品携出宫外。这批珍贵的宫中宝物此后即脱离清官原藏的状态,变成溥仪的个人财产。  相似文献   

16.
殷安妮 《收藏家》2013,(3):68-70
广绣是广州地区地方名绣,历史悠久。与潮州地区的潮绣一起构成了具有岭南文化鲜明特征的粤绣。广绣与潮绣的产生和发展同处于岭南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其艺术特点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特色,共同特点是构图设色的鲜艳,针法的丰富多变,题材的广泛和构图的丰满。但是广绣与潮绣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刺绣原料的选择上,潮绣的刺绣取材,在色丝以外则有更多的选择,比如:金银线,亮片,绫片、棉花、彩珠、孔雀羽等,从而使绣品更具富丽、华美、立体的特点。潮绣的绣材也决定了它使用的针法,像金银线、亮片、彩珠这类材质,刺绣时多数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