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最早发现的陶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的诞生是受缶的启发或源于缶皿之器。自原始社会土鼓产生以来,鼓就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社会基础的一种器具。从目前所发现最早期的鼓的情况来看,以泥土制作并加以烧制的陶鼓是最为原始的鼓的形体代表。甘肃境内发掘到的陶鼓,分别是仰韶文化、常山文化、以及马家窑、半山、马厂文化类型的不同时期的文化遗物,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时代最早的一类陶鼓鼓腔。  相似文献   

2.
1978—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临汾地区文化局,对陶寺遗址的普通居住址和早期大贵族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九座贵族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彩绘陶器、木器、玉石器等。其中彩绘龙盘、陶鼓、鼋鼓、石磬、木仓形器、木豆形器、玉钺、玉戚(圭)、玉璧、玉琮等都有可能代表着王者地位的礼器。另还发现了红铜铃和朱书文字等。这些发现确立了陶寺文化,建立了陶寺文化的标尺。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博物馆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先后征集了十余件出自甘肃永登和青海部分地区的史前单面陶鼓的鼓腔遗存。甘肃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甘博)征集的这批陶鼓,与1986年3月兰州市博物馆征集的陶鼓相比,不仅数量多,而且出土地域有所扩大。说明这一原始打击乐器在艺术实践方面所具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属时代亦有了新的突破和发现,这确实是一次令人感到振奋的发现。现撷选其中6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发现较多,石板墓发现地点较多,主要集中于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目前可知发现的地点有准格尔旗寨子上、清水河县城嘴子、西岔、下塔、后城嘴等多处遗址点。但是墓葬中随葬器物较少,且陶器基本不见,所以关于石板墓年代、分期以及文化因素分析等相关问题难以深入研究。本文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所发现的石板墓材料出发,对之进行对比分析,就其时代、文化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鲍芹 《黑龙江史志》2008,(11):39-39
关于中国早期陶器与陶器起源问题,根据目前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的认识:可以将距今大约15000-9000年间定为中国陶器的试验和起源阶段。距今8000-9000年,当农业性的村落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时,制陶技术已经成熟并借助这种新的社会与文化机制获得了一次空前的推广和提高机会。因此,两地的陶器应该是各自独立起源的。从年代上来说,南方地区又可能略早于北方。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来,在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诸省,甚至在远离黄河中下游的一些省份,相继发现了商代或相当于殷商时代的文化遗址。在东起山东的海阳、益都,西达陕西城固以至甘肃庆阳,北至辽宁的喀左和内蒙的克什克腾,南到湖南的石门、宁乡和江西的清江这一广袤的地区内,都分布有殷商或相当于殷商时代的文化遗址。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商王朝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早期陶器与陶器起源问题,根据目前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的认识:可以将距今大约15000~9000年间定为中国陶器的试验和起源阶段。距今8000~9000年,当农业性的村落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时,制陶技术已经成熟并借助这种新的社会与文化机制获得了一次空前的推广和提高机会。因此,两地的陶器应该是各自独立起源的。从年代上来说,南方地区又可能略早于北方。  相似文献   

8.
裴李岗文化陶器的谱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李岗文化陶器的谱系研究●张江凯以秦岭东侧和太行山南侧的黄河冲积扇西部为中心分布区的裴李岗文化自被发现以来,先后面世的遗迹除约八、九百座墓葬外,还有不少灰坑或窖穴及少数房屋建筑等,伴出文化遗物含陶、石、骨质诸类器具总数亦在千件以上,资料积累可谓相当丰...  相似文献   

9.
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五号商代墓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1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郭家庄东南的一座商代贵族墓葬进行发掘。该墓为土坑竖穴墓,一椁一棺。墓内随葬品共计63件,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器、蚌器和贝币。该墓的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期,墓主人是旅长或高级贵族。该墓是近年在殷墟外围地区发现的较重要的墓葬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伟  史骏  余伟 《东南文化》2022,(2):61-70+199-200
2018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江苏溧阳青龙头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并清理汉代至明代墓葬48座。其中,M35为带墓道竖穴土坑墓,推测时代为西汉晚期;M22为带墓道砖室墓,推测时代为新莽至东汉早期。两墓形制清晰,出土有丰富的陶器、硬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琉璃器等,器物组合较为完整,代表了青龙头汉墓的两种类型,对深入研究本地区的汉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如果说黄河文化是发生在黄土地里的话,长江文化则发生在水中,因为南国人是自小在水里长大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说: “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注引应劭说:“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 一、从良渚文化鱼篓形陶罐想到的 鱼篓不知发明于何时?张明华、王惠菊先生《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一文中介绍了一件黑陶鱼篓形陶罐,上而还刻了四个原始图画字,见图一。 据此可探讨史前先民的捕鱼方法,并解释这几个原始字的意义。 鱼篓形陶罐是良渚文化陶器群中特有的器物,长颈,小口,扁圆大肚,颈之两侧作环纽,以示可以系绳挂在背部或腰间,捉到了鱼就放进鱼篓里,形制与现在  相似文献   

12.
陶器的产生细石刃文化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它既是产生于漫长的旧石器文化末期的一种原始文化,同时又是孕育下一个时代新的文化。在中东以及欧洲的细石刃文化中,产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形态,即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在日本列岛的细石刃文化中则是以绳文时代的陶器制作技术为标志。陶器的产生对于扩大人类的食物来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此,想探索一下西伯利亚、远东的陶器起源问题。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历来被认为不超过公元前4000年。首先,利用粘土做成器形并加以烧制的技术似乎不是从制作陶器开始的。在叶尼塞河上游的麦宁斯卡亚遗址中出土了高9.6厘米、两手呈摊开状的  相似文献   

13.
陶瓷     
鹿纹古代陶器纹饰的一种。鹿或奔跑,或行走,或伫立睨视,笔调简练而形态生动(图一)。鸟纹古代陶器纹饰的一种。仰韶文化庙底沟遗址出土陶器上有很多鸟纹。综合不同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的鸟纹,可以看出这种纹样  相似文献   

14.
许志国 《北方文物》2011,(2):3-9,113,114
1994~1995年,铁岭市博物馆发现并几次调查了铁岭市东郊的大山嘴子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了三种代表不同时代和文化类型的文化遗物,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铜器,遗物非常丰富,是辽北地区一处典型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表现了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年代在商周至春秋中期前后。  相似文献   

15.
广汉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铜器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广汉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内出土的大批铜器,是近年来四川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给巴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资料。 在这批出土铜器上,未发现有铭文。考古人员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铜器、陶器的分类比较和测定:一、二号祭祀坑的时代为殷商后期中前段,即殷墟文化第一期和第二  相似文献   

16.
正一在浩瀚无垠的西北高原上,有一种令人震撼的舞蹈,它就是兰州太平鼓舞。一场舞姿优美、气势磅礴的太平鼓舞,舞碎了母亲河上的粼粼波光,舞醒了白塔山上的朵朵野花,舞亮了华夏都市的万家灯火。它燃起我对这片美丽的古丝绸之路重镇的美好向往。兰州位于九州山下的黄河两岸。走近它,亲近它,你会发现,这块充满神奇魅力的天堂,不但蕴藏着悠远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灿烂的文化,而且随处可听到舞了600多年的太平鼓舞。兰州是太平鼓舞的起源地。兰州市博物馆里保存着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鼓,它是鼓的  相似文献   

17.
蔡坡遗址     
蔡坡遗址,位于永济县首阳乡长旺村东北约2公里处,距县城25公里。 蔡坡形成一条沟壑地带。东临中条山,西靠黄河。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到这里考察,在断层处发现有薄厚不等的灰层17处,大底小口灰窝状7处。同时,还发现有磨制石器刀、斧、锛之类。日用陶器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这些陶器上往往有显明彩绘几何图案。  相似文献   

18.
甘肃临夏盐场遗址发现的辛店文化陶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历史部临夏盐场遗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河滩乡盐场村,东南距县城20公里,地处大夏河和黄河交汇的三角地带。遗址分布在河边二级台地上,北面是黄河,东侧是地势较高的大塬,南面是大夏...  相似文献   

19.
辽代陶器具有很强的地域与族群特色,既有自身文化因素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有对汉文化因素的借鉴。篦纹陶在辽代陶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施纹工艺却少有系统研究,甚至存在诸多误解,是一个亟待探明的问题。以吉林省德惠市菜园子镇城岗子辽代城址2017年度出土的篦纹陶器标本为研究材料,通过归纳不同类型篦纹陶特征,发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总结出滚轮滚印篦纹的施纹工艺原理,并以实验考古的手段模拟施纹工具进行不同类型篦纹复原,进而发现不同形状篦纹是使用了滚轮工具的不同部位施加所成,并非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不同形状篦纹为不同施纹技法所致,更非文化或时代的差异,这种滚印篦纹工艺在辽代陶器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北江上游的南越国墓及秦汉岭南的族群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昌对面山墓地发掘了东周秦汉墓191座,均为土坑墓。墓葬形制、陶器组合、陶器质地和纹饰符号、铜器种类和形制与广州汉墓和平乐银山岭墓地简要对比后发现:对面山墓地与广州汉墓和银山岭墓地出土陶器在质地、火侯、纹饰、制法上颇有相似之处,铜兵器的形制和数量颇有相通。北江上游是岭南秦汉考古学文化的一个亚区,北江上游的南越国墓反映出岭南地区秦汉时代族群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