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康熙朝黑龙江驻防八旗组建之初,一度曾有八牛录官兵驻于博尔德城。康熙三十一年,齐齐哈尔城两牛录达呼尔兵,受命移驻博尔德地方看守官仓。次年,因墨尔根城编练鸟枪兵,复有两牛录齐齐哈尔城达呼尔兵移驻博尔德。康熙三十三年,以喀尔喀蒙古贵族献纳的巴尔虎人丁编设的四牛录官兵,亦被派驻于该处。是年冬,清廷先后于博尔德派设满洲籍城守尉、防御等官,该处正式成为将军衙门辖下"城"一级地方行政建制。康熙四十年,为充实将军移驻齐齐哈尔城后极度空虚的墨尔根城兵力,博尔德八旗驻防撤销,所有八牛录官兵移归墨尔根。  相似文献   

2.
<正>站人不属于民族的类别,而是一个大的群体,站人,又谓"站上人","站"是指清代初期设立的古驿站。清代在东北建立若干个驿站,但不是所有的驿站的人都谓"站上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黑龙江省境内,南从松花江北的茂兴,北至边陲瑷珲(今黑河市)建立了十九个驿站,其中墨尔根站以北至瑷珲五个驿站,均属索伦、达呼尔等  相似文献   

3.
清初,索伦(包括鄂温克、鄂伦春族),达呼尔(达斡尔)族人移住境内,讷河地区成为这些土著人牧猎场区之一。康熙十年(1671),清政府将这些土著人编旗划佐,建立了布特哈(满语为渔猎之意,译汉语为“打牲部”),讷河在布特哈辖区内。在满洲八旗内迁,东北实行封禁的二百多年中,索伦、达呼尔的青壮年频频被调远征。虽有汉军驻防,站民(驿站的站丁)、“流人”、“流民”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和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南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舒赫德便奏请调遣索伦,满洲、绿营兵丁到伊犁屯田驻守。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伊犁惠远城建成,伊犁将军衙署行政机构也已健全,于是清廷根据伊犁防务情况,决定陆续撤回原调来戡乱之索伦等官兵,而从东北抽调索伦、达呼尔(今达斡尔)等官兵携眷到伊犁屯垦戍边。 索伦等迁到新疆是分两批进行的。第一批为五百兵丁,未带家眷,于乾隆二十八年“春草萌生时”出发到新。第二批也是五百兵丁,并携带两批计一千兵丁的眷属,于  相似文献   

5.
牛录是八旗制度的基层军政组织,努尔哈赤政权的建立、发展,与之息息相关。因此,牛录起源的具体时间,早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由于现存献有阙,诸位学莫衷一是。本另辟蹊径,从努儿哈赤政权基层军政组织的起源人手,重新探讨牛录的起源问题。认为八旗牛录制度的形成,并非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问点,而是经过了“狩猎之牛录”、“部落之牛录”、“八旗之牛录”三个发展阶段,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6.
八旗的基层组织——牛录(佐领)创建于一六○一年(明万历二十九年),终清之世,牛录制度虽在不断完备,但牛录的类别、编制、职能,以及如何承袭等方面都基本上保持着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所奠立的规制。在牛录制度中,首先必须搞清牛录之别,才有可能对不同性质的牛录分门别类加以研究。但在清官书和某些野史笔记中,同一类牛录往往名称各异,这就给区别不同性质的牛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准备从民族成分、领属关系、是否世袭三方面谈谈清入关前牛录的类别,从而对有清一代不同类别牛录的渊源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清初汉军八旗的诸多疑难问题。认为努尔哈赤时期汉族官兵多是“随旗”行走,随旗汉人与旗人不应混淆。入旗汉人载体是包衣等内牛录,对16个外牛录提出质疑;认定六甲喇诞生于天聪朝,是旧汉兵组织。汉军旗诞生时间不是天聪五年,是天聪八年;汉军八旗及其牛录制度的完善化是崇德七年;“三顺王”与续顺公所部“归并”汉军旗,但当时未曾编组牛录。  相似文献   

8.
在清史和满族史的研究中,考查努尔哈赤创制的八旗,自然究及它初期所由来的牛录制度。牛录是来源于明代女真族(满族前身)人的射猎组织。以后,牛录又有了军事、行政组织的职能。 努尔哈赤创制八旗,“牛录”是基层单位,五“牛录”立一“甲喇”,五“甲喇”立一“固山”,满洲八旗共八“固山”应该指出,八旗制度和金代猛安谋克制度是有一定因袭关系的。但以上需要弄清的问题,从金代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中却找不到因袭的痕迹。那么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哪里呢?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弄清这个谜团,对我们认识满洲八旗制度和入关前满族社会的真实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考智 《神州》2013,(12):36-36
索伦鄂温克的蒙古包称"鄂儒格就",它的骨架是由罕、托隆、鄂罗霍、乌科组成,覆盖在托隆上面的毛毡叫"乌额很",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建筑构造轻巧灵通,便于拆装,使其将有限空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可以借助草原自身的粗犷优势,与大地坦荡起伏的曲线与绿草如茵的环境形成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有关清代前期佐领编设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有关清代前期佐领的编设问题,即努尔哈赤设牛录额真和编牛录的时间和方式问题,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努尔哈赤设牛录额真和编牛录的时间问题。牛录原是满族氏族部落时期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记载:“凡遇行师出猎,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索伦鄂温克戍边卫国历史文化研究,弘扬索伦鄂温克戍边卫国精神,挖掘和发扬索伦鄂温克传统生态文化,2020年8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北部边疆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族研究会承办的"清代索伦鄂温克戍边卫国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八旗索伦的编旗设佐早在其南迁内徙之前即已开始进行。八旗索伦旗佐组织的编设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清太宗崇德年间开始至清世宗雍正年间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旗佐组织的编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有如下几种不同的情况:南迁之前索伦牛录的编设、顺治初年南迁之后布特哈八旗佐领的编设、黑龙江将军设镇后驻防八旗佐领的编设。清政府八旗索伦编旗设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考虑清朝北部边疆防务的需要,以及八旗索伦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民族特点。清政府对八旗索伦大规模的编旗设佐、实行八旗制度,不仅对清朝巩固和稳定东北边疆并防范沙俄侵略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对清代八旗索伦的历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入关前的八旗兵制相关研究虽然不少,但结论往往相互龃龉,努尔哈齐时的"黑营"与"汉兵"就是一例。研读《满文原档》可知:"黑营"是出兵行走之营,所属披甲从各牛录抽调,与"汉兵"无关。"汉兵"由辽东汉人组成,是都堂制度的产物,非八固山之兵。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汉兵"创立前,努尔哈齐就将火器配属八固山甲兵,并非"汉兵"所独有。努尔哈齐认为火器和"汉兵"是可有可无的,谈不上在运用火器方面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伟大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工作,已逐步开展起来,近两年,不仅在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工作方面得到许多收获,同时对少数民族文物也进行了保护,并搜集到蒙古族和满族文物五六百件。本文想把有关这工作方面的一点认识作个简单报导。少数民族文物我们认为是指的各族人民的各种富有民族特徵的物质文化资料。以内蒙古自治区来说,有蒙古、满州、回、索伦、鄂伦春、阿温克、达呼尔和朝鲜等民族,它包括着表现各族人民过去和现在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社会面貌、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有关的实物、图片、模型和文字资料等,它能反映各族人  相似文献   

15.
<正>满文在清代的官方文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满文档案材料为深入研究清代各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提供了以往各朝代所无法比拟的丰富史料。清代北部边疆地区,或为理藩院监管下的藩部蒙旗,或为驻防将军统辖下的内属部落,其历史在内地汉文官书史志中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但在当地各级衙署的旧存满蒙文档案中,却往往有极为全面翔实的记载。正因如此,档案文献的有效整理运用,遂成了清代北疆地区及民族历史研究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这一点在清代索伦(即今鄂温克)、达呼尔(即今达斡尔)两族历史  相似文献   

16.
阿巴、勒巴、白巴三名, 阿巴是羊儿的爱称, 勒巴是羊儿的母名, 白巴是羊儿的父名。 羊儿放在山坡上, 山坡就像雪覆盖, 牧羊人似山顶旗幡。  相似文献   

17.
金鑫 《满族研究》2012,(3):65-72
康熙三十四年八旗官学设立,并非是清代黑龙江地方文化教育的开端.此前,满语文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在索伦、达呼尔等黑龙江原居部族中,就已有一定的传播.康熙朝黑龙江所设八旗官学,应包括位于墨尔根城的两所敕建官学,以及在瑷珲、齐齐哈尔、博尔德三城各有两所的地方自办官学,其各自的教育对象有明确的区分.初设时,唯有敕建官学的教师称“助教官”,由朝廷自京城或盛京选派,自办官学的教师只称“师傅”,从各城识字官兵中选任.康熙年间的黑龙江八旗官学,既教授满语文,也教授汉语文,且其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内地传统的儒家经史.康熙四十七年,黑龙江八旗官学曾一度因故停办,直至乾隆九年始行复设.  相似文献   

18.
金鑫 《满族研究》2016,(4):56-63
道光十二年(1832),清廷改变了布特哈八旗计丁纳贡的传统,将索伦、达呼尔、摩凌阿鄂伦春正贡貂皮的征收对象,缩减为食俸饷官兵及1200名壮健无饷牲丁,免除了其余1575名无俸世职、贫弱牲丁的贡役,又以当年应贡3428人为"额丁",统计食俸饷人员的增减情况,据以确定之后历年的实际贡额.此举意在通过减轻税负来改善沉重兵役压力下三部人众的生计状况,藉以更好地发挥布特哈八旗的军事效能.咸丰九年(1859)、同治十一年(1872)、光绪八年(1882),1200名无饷牲丁渐改为披甲,贡貂终成食俸饷人员的专责.清末,因猎场丧失殆尽,布特哈捕貂生产停废,但清廷仍迫使其官兵照"额丁"购貂献纳,贡貂遂由针对生产活动开征的正常赋税,蜕变为赤裸裸的掠夺手段.  相似文献   

19.
海兰察是清代索伦名将,一生战功卓著,有乾隆朝"武臣之冠"盛誉。在战场上海兰察往往身先士卒、勇往无前,取得非凡战绩的同时,也多次受伤,本文利用档案等史料对海兰察受伤问题进行了考证和梳理。  相似文献   

20.
本人所说的叶尔羌汗国成立于1465年,都格拉持艾米尔的后裔米尔咱·阿巴癿乞儿是叶尔羌汗国的缔造者。在汗国成立后的初期,他的统治范围仅限于喀什噶尔、叶尔羌与和阗等城市。(1540年)阿黑麻死后,除满速儿汗管理的吐鲁番、哈密以外,米尔咱·阿巴癿乞儿几乎把现在新疆整个地区全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米尔咱·阿巴癿乞儿统治了48年。1514年,他在与苏尔檀·赛义德汗争夺喀什噶尔的斗争中失败后被杀。察合台后裔、阿黑麻汗的儿子苏尔檀·赛义德汗登上了叶尔羌汗国的王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