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社会稳定是全体国民的共同愿望,我国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于遏制两极分化。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群体差距日益扩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遏制两极分化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就应在加大政策调整力度、优化社会结构、加强教育力度和强化反腐败深度等方面多下功夫,做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
唐宋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救助比较完善的时期,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都有系统的记述。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救助也是其保障的一部分,在政策、典法、制度等都有涉及,关于残疾人群体救助的措施和方式也是比较完备。这一时期的救助继古开今,为后世的社会救助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救助提供了借鉴,特别是残疾人的救助更是关系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代黑龙江驿站服役的站丁及其家属——站人,由于共同的出身来源和清政府的歧视性政策,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也从另一方面起到了凝聚站人群体的作用。随着站人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站人的群体意识逐渐减退,最终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4.
陈菲菲 《黑龙江史志》2013,(23):321-321
残疾人是当代社会中最困难的弱势群体,也是该群体中最需要扶助的群体。在社会方面,必须加大对残疾人的扶助力度。本文将以中宁县为例,通过对残疾人社会扶助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残疾人扶助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对 2 0世纪 90年代这 1 0年里我国社会学界在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性别意识和观念进行概括 ,总结出他们在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 ,并详细地分析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三种情况 ,即对社会性别的忽略或笼统化、一定的社会性别歧视、合理的社会性别分析描述和以抨击偏见维护两性平等。通过综合述评 ,旨在引起我国政界和学界在今后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问题研究中对性别问题的高度注意 ,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网络和微信形式对全国25367人进行地方志社会认知度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地方志知晓度较高,但使用率较低;互联网成为主要的地方志知晓渠道和使用方式;社会对地方志的认可度较高,但对地方志工作满意度不高,不同群体对于地方志的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调查结果,建议采取完善地方志法规、加大地方志宣传、推进地方志信息化、重视地方志普及、创新地方志开发等措施加强地方志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地方志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社会政策史上,本世纪初自由党政府的社会政策占有特殊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自由党执政的短暂时期,社会福利立法空前频繁,内容非常广泛,对英国社会生活有着深远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始终未对这时期自由党政府的社会政策作专门的分析,只是简单地根据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把它判定为资产阶级的欺骗。这自然难以令人信服,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本世纪初自由党政府社会政策的社会影响和起源,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宋宇宏 《旅游纵览》2013,(11):247-248
加强富二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与意义从己有的社会舆论和分析研究来看,目前我国富二代大学生群体总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由此也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因贫富分化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富二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身份,使得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严维青 《攀登》2011,30(1):73-76
"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人口均衡型社会"提出的理论依据,阐明了"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指出"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对我国长期人口调控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的精准概括,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最终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理响  於莉 《攀登》2005,24(5):15-17
政策和社会资本是良好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社会治理除了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功能外,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文章分析了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效率、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三个层面的关系,论述了合理、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本对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重视社会组织内党的建设。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政治依托,关系到党对社会力量的整合能力,直接影响到执政的社会基础。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认识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目前,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突破的路径在于建章立制、思想吸引、组织嵌入、形象感染、一体融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促进我国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地规范并指引社会组织发展,已成为当今各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我们国家对社会组织也具有一些培育的政策工具,可有效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的发展.基于此,首先分析社会组织的概念,然后再分析政府培育社会组织政策分类,最后提出社会组织培育的政策工具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乡村社会空间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乡村日常社会生活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异与组合格局,其归根结底是由乡村社会主体的群体分化形成的。我国乡村发展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变化尤其显著,研究其社会空间问题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乡村社会空间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过程及现状特征,揭示了其形成演化的机制与规律,并对我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菊香 《攀登》2010,29(3):46-50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之一。政党制度作为政党政治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在我国,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除具有一般政党制度与社会的关系外,还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利益群体、社会资源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雪峰  焦治平 《攀登》2004,23(5):69-71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政策有着久远的历史,其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欧盟社会政策内容的不断扩展和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就说明了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政策对其社会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日益显示出重。要性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历史及其经验,对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我国是从2007年开始正式使用"社会组织"概念来代替原来的"民间组织"称谓。所谓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是介于社会成员和整体社会之间中介性的关系结构,是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社会组织的产生,主要源于功能群体的出现以及群体化的趋势。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  相似文献   

17.
钟韵  韩隆隆 《人文地理》2015,30(4):102-107
利用省际数据探讨我国社会服务业FDI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格局影响机制,以期从新视角分析各地的对外开放程度。研究发现:①我国社会服务业FDI呈地带性分布特征;②社会服务业FDI的空间布局并不完全追随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③我国社会服务业FDI存在不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其空间集聚程度低于生产性服务业FDI;④近年来空间正相关省份数量明显增多,东中部沿海及长三角的极化作用加强。⑤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逐渐显示出吸引外资进入社会服务业的优势;⑥政策及实施细则、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属性,是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17,(3)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复杂性不断增加,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要注重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重点在完善制度建构、加强价值整合、注重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筑牢边疆安全等方面进行强化,实现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王建新 《沧桑》2013,(1):121-124
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胡锦涛则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入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而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重心在基层、重点在社区。  相似文献   

20.
陈倩 《沧桑》2012,(2):101-102
"蚁族"群体尴尬的生活现状备受关注,本文从分别从对"蚁族"概念的界定,试图勾勒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窘迫的现实社会图景,并分别从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的视角,动静态结合分析"蚁族"存在的社会原因及这一群体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