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  胡芳 《旅游》2002,(9):34-35
走在古朴的石板路上,穿行于石头垒砌的幽深小巷。穿着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老人悠闲地晒着太阳,小孩旁若无人地玩耍着,即使是那狗.也懒懒地趴着.看也不看你一眼。安静.平和.或许还有什么.这就是对小镇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
禾青 《丝绸之路》2012,(11):56-59
来贵州之前,听说贵州的天龙屯堡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房屋街衢、服饰穿戴、风俗习惯等,至今仍保持明朝朱元璋时的老样子,就像明朝留在今天的一块“肥地”,值得一看。  相似文献   

3.
金阳新区是贵阳市锐意开发建设的城市新区。它位于贵阳城区西北部,以金华、阳关一带为中心,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西靠百花山脉,北跨绿化隔离带、接艳山红铁路专线。按照规划要求,到21世纪中叶,用地100平方千米,大体包括了金华镇、朱昌镇、野鸭乡、麦架乡“两镇两乡”的部分地区。在金阳新区的故地上,明朝洪武年间曾建立了许多屯堡。600多年来,这些屯堡及  相似文献   

4.
贵州屯堡     
肖长春 《旅游》2001,(7):46-46
这个冬天阴湿寒冷,幸有满山遍野的油菜黄花把贵州灰暗的山河点亮.从黔南到黔西南,最令人兴奋的是发现屯堡.说发现,是因为我一路问当地人知道屯堡吗?都说不晓得,没听说。原来当地人把。堡”的音发成”pu”。直到有人告诉我旧州一带有老房子,正是我要找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黔中屯堡文化性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屯堡文化研究的状况作一定梳理,对屯堡社区群落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屯堡人创造了一种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屯堡民居建筑秉承中原江淮建筑的文化内涵,具有军事上和江淮母源地文化的特征,又具有黔中山地特点的表征,创造出木石主体结构的黔中防御性建筑,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景现。本文从历史学、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屯堡建筑景观的构成、流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屯堡"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遗存,"屯堡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并富于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文化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文史天地》2008,(4):73-74
“迎汪公”是贵州安顺屯堡人祖辈传承的重要仪式。汪公名叫汪华,原籍安徽休宁,隋朝时成为徽州地方官,是一位以征战建功立业的英雄,被屯堡人作为屯田戎边的楷模信奉,并以同是汪公后代的意识来团结客居他乡的屯堡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费孝通先生确证屯堡人为汉族后裔,屯堡的文化主体开始受到学界关注。史料记载与文化系统是判定屯堡文化主体杂糅的重要依据,亦是论争焦点,其发生学研究亦历经了汉族后裔到北方少数民族、北方少数民族到汉族地方集团的转变。回观屯堡文化研究轨辙,地戏傩戏之辩、屯堡族属之辩及屯堡社会形态之辩引领的民族志书写、人类学考察、社会学调查、历史学考证、文化学追根及民俗学实践的多学科研究,已然由资料学意义上的搜集整理转向跨学科研究,由描写研究转向理论研究,由"回望过去"转向"朝向当下"。  相似文献   

10.
略论屯堡文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屯堡来自明代北方先祖戌边屯田,由之发展起来的军旅文化与民族民间文化融合创造,形成爱国的革命的传统,今天亟须加以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坤 《江淮文史》2006,(1):142-152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原来的生活是什么状态?什么样子?这是亘古以来,困惑人类自身的古老话题。那么,有没有一条时光隧道,能让我们穿越历史,返回时间的上游,直达先民的身边,去感受先民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服装、饮食、文化、建筑、民风?似乎只有在科幻小说或科幻影视的大胆想象中才有的场景,却在贵州高原上,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在安顺市周围数十个屯堡中,生活着100多万屯堡人,他们是明代洪武年间,由江淮西迁云贵的遗民,600多年风风雨雨,他们耕戍田陇,守望家乡,顽强而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服装、发型、方言、民俗、建筑等文化传承,在…  相似文献   

12.
寻踪建文帝     
刘乐一 《民俗研究》2000,(2):147-154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闰五月十日去世,按遗诏所示,时年二十一岁的皇孙朱允炆于当年五月中旬登极,因年号是“建文”,历史上称他为“建文帝”,为明朝第二任皇帝。  相似文献   

13.
从明朝开始,每年农历立春时刻泰宁百姓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当地人又称为“接春”),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4.
屯堡文化存在并延续至今已有了600多年的历史,而支撑其能够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下而仍旧保持相对独立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它特有的文化元素。屯堡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使屯堡乡村社会形成一种内稳态机制,这种内稳态机制通过稳定社会结构来促进屯堡乡村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除了鞋面上繁复郁丽的花纹为了美观,极具观赏价值外,它的出现主要功能还是为了服务于军事斗争。不管是穿上它更便于田间劳作,以提供军需,还是隐藏的匕首可以攻击来犯之敌,其实都是为了服务于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贵州省腹地,以安顺为中心,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紫云、清镇、长顺、晴隆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一群既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又不同于其他汉民族的汉人——屯堡人。他们的语言、习俗、服饰、信仰、建筑,都保留着鲜明的明代风貌,因而被誉为汉民族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中华遗产》2007,(4):46-55
如果说屯堡是镶嵌在黔中古老而神奇的星河体系,那么,本寨、云山屯、鲍屯和九溪则是最耀眼的四颗。 走在屯堡四大名寨,仿佛时空逆转。我们难以想像,伴随不同文化冲突、交融、进退的历史长河,怎么没能抹平那些戍边军人留下的种种遗痕?为什么恰恰只在贵州,还能看到如此完整的古汉族习俗?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蓄屯堡人经历漫长岁月的冲刷而卓然兀立?  相似文献   

18.
持续20来天的雨雪天气给屯堡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饮水、道路不同程度受到破坏。不过相对贵州其他偏远地方,这里的受灾程度相对要小一些,只不过受雪灾影响,油菜等农作物长势要逊于往年。但这终究不能阻挡春天的来临,四月,这里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文化世界越来越走向趋同,因此,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呼吁多元文化的并存已成为时代的旋律。近年来,屯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一个子文化备受中内外学者关注,而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名片,它的探索与研究便成为屯堡文化开放化的标志。对屯堡地戏进行巫史传统的分析,一来符合多元文化的历史大潮,二来也是对传统中华文化的积极开发,倍感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从贵阳出发,沿贵黄公路西进,在黄果树和省会贵阳之间,长达150公里,面积大约1,340平方公里山峦叠嶂的喀斯特岩溶地面上,有许多屯墙、垣壁和石板盖顶的屋予以及高耸的碉堡组成的石头村寨,那里住着一种特别的人群,他们身着宽袍大袖长及脚踝的宝蓝色长衫,说着既不同于本地又异于他乡的特殊语言,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节日仪式统统按自己的老规矩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