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贵州明清时期人口迁移概况,汉移民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关系,汉移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围绕移民的形式及明清两代移民的特点,汉移民与土著居民在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同化融合的现象以及移民对促进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封闭局面的打开几方面来展开明清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贵州在远古时期是渺无人烟的荒野之地。但是,考古发掘证明,贵州是最古人类的分布区,从旧石器早期起,也就是从猿人阶段开始,贵州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而这些活动在贵州地区的早期猿人,很可能就是贵州少数民族的祖先。一、处于原始人阶段的早期旧石器文化贵州早期的旧石器文化,可以从黔西的“观音洞文化”说起,1964年,在贵州黔西县沙井地区发现的与北京猿人同时期的观音洞文化遗址,是长江以南最早、材料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观音洞猿人用隧石或硅质灰炭及火成岩等作原料,制造比较粗糙的石器,在出土约四仟余件石器…  相似文献   

3.
岑永枫 《贵阳文史》2010,(4):104-109
<正>在贵州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传承着多元文化、至今仍留存于各地的会馆,作为记录贵州历史与文化的经典符号,无疑是见证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是研究贵州历史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依据。会馆真实地记录和见证了自明代贵州建省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外省移民大量进入贵州的状况,同时也记录了历史上的贵州不断广纳中  相似文献   

4.
清代康雍乾时期派到贵州地方官员的奏折、疏言、著述和皇帝的上谕、朱批、圣旨等所构成一系列对治理贵州的决策及实施过程,正记述了对贵州山地、山地民族和山地文化及其特征的认识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贵州山地文化观,在贵州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贵州北盘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存分期与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贵州北盘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存的分析,依据文化面貌的差异将其分为三期,并结合周邻地区同时期材料的比对判定其年代。在此基础上,对它们所体现的葬俗、生计方式、居住形态和文化性质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江右商帮与贵州商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贵州商业经济产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江西江右商帮的兴盛时期,赣商进入贵州,对贵州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贵州在为外来商业文化提供活动平台的过程中,本身的商业经济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民国时期的贵州财政收入情况看,贵州都属于低收入地区。这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贵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贵州财政的收入低下,与贵州经济、政治、文化的落后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的。因此,回顾民国时期贵州财政的一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地方财政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与中原地区相比,贵州地处偏远,考古出土金属饰品并不丰富,而且分布也极不均衡。综合贵州省博物馆藏出土金属饰品,以毕节地区、黔西南、安顺地区、遵义地区较为丰富,而其他地区则偏少。这些金属饰品所反映出来的时代差异,大致体现了贵州夷夏关系的演变。春秋至两汉是中原对贵州的第一次移民,贵州出土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金属饰品,大致反映了中原地区金属饰品特别是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审美;三国至唐时期,是前期移民及其后裔逐渐土著化的过程,其金属饰品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审美,在延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带有浓重的地域文化特色;宋至明时期,贵州各民族形成,金属饰品也以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审美为主导。本文力图通过对贵州省博物馆藏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民国时期的贵州财政收入情况看,贵州都属于低收入地区。这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贵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贵州财政的收入低下,与贵州经济、政治、文化的落后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的。因此,回顾民国时期贵州财政的一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地方财政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一、1935年以前贵州财政状况贵州位于西南地区中部。历史上交通极不发达,陆地仅靠几条土石公路,河流仅一部分通船,虽资源丰富,但土产输出困难。由于闭塞,致使文化落后,商业不振,经济衰颓,工业仅以…  相似文献   

10.
诗、志、禅是文学、学术、宗教等观念文化的载体。贵州历代的诗歌、方志和禅学论著,是贵州文化的三大物质形态,在贵州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因而成为贵州文化的三大主流。拙认为贵州文化应分为前黔文化、贵州文化和贵州新文化三阶段。明代建省前,省境分属蜀楚滇粤,少数民族分氐羌、苗瑶、百越、濮四大族系,未形成有合力的地域文化圈,属前黔文化。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省,“然终占籍此邦非彼族所愿”。经一段时间的交流融合,至明中叶,始产生文化上的互相认同意识,形成贵州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钱币学会贵州省分会(筹)、贵州省金融研究所为了开展地方钱币研究工作,发扬贵州钱币文化,陆续搜集了自明弘治年代至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钱币资料和图片,汇编成《贵州钱币资料》一书,该书全文廿二万余字,附图片十八页共一百余幅,书内除刊载贵州地方钱币的资料和探讨文  相似文献   

12.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代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贵州的管理。弘治十一年,建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成为一省。弘治四年,贵州有了自己的上报户口数。明代中后期贵州布政司管理人口数受政治、经济、自然等诸因素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自元明起,中央势力在黔地逐步渗入,贵州与外部世界的各种联系日益加强。自洪武年间大军西来,军屯兴起,贵州开始了大移民时期。其后的改土归流,亦使无数省外饱学之士进入贵州为官,无论是调任的还是谪迁的,他们在贵州的文化活动对于贵州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贵州文化的特点 贵州文化的特点,可归纳为四个字:多元一体。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这个特点。 1.多元性。贵州文化的多元性是由民族特点、地方特点和地理特点决定的。从民族特点看,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苗、侗、布依、水、回、彝、仡佬、土家、满、蒙古等16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土生土长的,他们原来就在贵州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二是由外省迁移来的,如回族肯定是外来的,满族、蒙古族更是如此,这些从外省迁移到贵州的少数民族都在这里安家了。有没有到了贵州又往外省再迁移的呢?有,但不…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3月,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贵州贞丰县拉它先秦时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灰坑5处、墓葬2座和房址1座等遗迹,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此次发掘为研究当地先秦时期土著文化,以及与广西同时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1贵州地处西南边陲,自古以来为“西南之奥区”。由于立省较晚,又地势险要,山重水复,与中原诸省相比较,佛教传入贵州较晚,在西南三省中,佛教发展办逊于川滇,中原佛教各宗之在贵州加四川之典型,佛教与民族宗教文化之融合又不及云南之浓郁,总体特征处于川滇之间,既有中原佛教的特征,又有西南地方民族的色彩,呈现出贵州自己独有的特色。贵州佛教,兴起于唐,传布于宋,发展于元,繁荣于明,鼎盛于明李,衰落于晚清,复兴于民国,恢复于当代。究其源流,唐宋元时多得自);膜及中原诸省,明清时期主要受益于西蜀,大乘各宗与时并传…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为配合清水江托口水电站建设,考古工作者对贵州天柱县江东乡江东村溪口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和少量铜器。溪口遗址是清水江流域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的遗址,其文化面貌与湘西地区的同时期的文化面貌一致,与峡江地区的商周文化同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系统。溪口遗址的发掘,对了解沅水上游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静 《贵阳文史》2009,(5):18-20
贵州是个大家庭.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地域。“多彩贵州”涵盖了贵州的文化特色,提供了贵州的文化符号。具有相当的思想张力和文化延展性。呈现着异常灿烂的民俗、人文与自然的景致,融汇着时间的积淀与空间开放的变革。涵载着蓬勃的生机与精神的希冀。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正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尽管贵州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认同中共的政治权威,但是,一旦政策出现偏差,这种政治认同很快会出现疏离状态。1956年出现的“麻山事件”就是政治认同出现危机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中,不乏对地方教育怀有拳拳关怀之人。但真正力行不息、卓然有成者,还得首推周恭寿。作为身处社会文化急剧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周恭寿不但完成了从传统文人到近代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而且以其中西合璧的知识底蕴,积极引导时代潮流,践行教育救国思想,大力推进贵州教育近代化的发展。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清末民初推动贵州教育发展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