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挺进报》在四川长期地下斗争史中,只是很短时间的一段小插曲。但它震撼敌人,影响群众,涉及的面很广,特别是因《红岩》小说的出版,使《挺进报》出了名。 算起来,《挺进报》前后共有五代。我们是第一代,共出了23期,但第二十三期尚未发出就被破坏了;陈然烈士被捕后在监狱里办的“白宫版”《挺进报》是第  相似文献   

2.
2006年年末,"《红岩》档案解密展"在重庆开幕。展览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全文公开的一份2万多字的秘密报告,它的作者就是《红岩》小说的作者之一罗广斌。重庆党组织收到这份报告的时间是1949年12月25日,那时距离罗广斌等34人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中死里逃生,不到一个月。《红岩》故事的"原型版本",记录着重庆地下党遭受大破坏和狱中斗争的真实历史。透过报告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初牢中绣红旗的真实故事——《红岩》作者罗广斌解密  相似文献   

3.
《挺进报》     
《挺进报》,作为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机关刊物,在蒋管区秘密出版发行,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人们至今还没有忘记这份小小的地下刊物。在四害横行时期,北京一些革命青年出版反对“四人帮”的文章,其刊头仍沿用《挺进报》的名称,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把《挺进报》当作冲破黑暗、传播  相似文献   

4.
《炎黄春秋》2020,(7):50-53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查封设在重庆的《新华日报》,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因《新华日报》撤离,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充斥,白色恐怖加剧,许多人感到悲观失望,地下党和进步群众渴望了解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挺进报》就在此背景下诞生了。《挺进报》如同黑夜中的火炬,传播着中国革命的火种和希望,使张牙舞爪的反动派露出狰狞虚弱的原形。作者曾采访刘镕铸老人,听其讲述了《挺进报》的创办历程。  相似文献   

5.
党史小说《红岩》中的史实讹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曙 《炎黄春秋》2004,(1):73-75
小说《红岩》自1961年12月北京第一版出版后,十分畅销,影响广泛,曾被当年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誉之为“党史小说”,直到今天,仍有人把《红岩》当作昔日重庆及四川地下党斗争的历史纪实。小说中的人物时常被人们拿来与现实中真人“对号”。近来重庆沙坪坝磁器口搞“千年古镇”旅游  相似文献   

6.
于无声处听惊雷──南京解放前地下党利用《益世报》进行的斗争冯正1948年7月8日,南京《新民报》被国民党反动派勒令停刊,地下党除立即安全转移少数同志到外地以外,同时指示其他同志继续斗争,并积蓄力量,迎接解放。不到一个月,这些同志便转移到新改版后的《益...  相似文献   

7.
<正>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2月,国民党当局查封设在重庆的《新华日报》,大肆逮捕共产党人。《新华日报》撤离后,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充斥,白色恐怖加剧,许多人感到悲观失望,地下党和进步群众渴望了解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挺进报》就在此背景下诞生,该报如同黑夜中的火炬,传播着中国革命的火种和希望,其创办过程颇为曲折,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8.
佚名 《文史月刊》2011,(2):22-24
《红岩》和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是陈联诗。她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了"五卅运动",后因被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三次武装斗争,其传奇的经历在华蓥山区和重庆地下党的同志们中间广为传扬。但她在解放后的境遇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同志,在1958年给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写过一封信,信中提到《红岩》中“双枪老太婆”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陈联诗同志。 1940年底,我在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随彭德怀同志回到了四川 绵阳我的家乡,后与地下党同志张秀熟商量,约了几位好友集资,在绵阳北街上用的父亲留下来的房子,开了一个书店。我请郭沫若同志写了“绵阳普及书社”几个字作店名,以出售中小学教材为掩护,经销进步书刊,而且也掩护过很多地下党的同志。书店离绵公园很近。当时的这个公园占地300亩,被称为“川西第一公园”,…  相似文献   

10.
林雪 《湖南文史》2012,(10):30-31
陈联诗是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她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了五卅运动,后因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三次武装斗争,其传奇经历在华蓥山区和重庆地下党广为传扬,却在解放后被劝“退党”。陈联诗的外孙女林雪回忆了她这一段遭遇。  相似文献   

11.
何蜀 《文史精华》2004,(5):25-27
江姐,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党史小说”《红岩》的相继出版,而成为当代中国公众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 她本名江竹筠,地下党组织内一般都称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咏梧(中共川东临委委  相似文献   

12.
正在西方社会大众和为数不少的学者眼里,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主要价值是所谓"自由"理念的张扬。然而,《大宪章》阐述的究竟是什么"自由"?这个问题其实大有可议之处。首先需要指出,由于现有《大宪章》中译本中屡次出现的"自由"一词是翻译而来(而且主要是基于英文译本的翻译),因而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中文世界特有的问题。问题之源是中文"自由"被用来对译了《大宪章》拉丁文原文中包括libertas在内的多个术语,从而造成了表达  相似文献   

13.
近期,有幸拜读刘昭著《在草岚子监狱里》一书。该书讲述了30年代初中共北方地下党组织被敌人破坏,被捕的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坚持斗争的英勇事迹。书中不断提到一位叫“OX”的人。这是狱中我地下党给一看守人员取的代号。“OX”的真实姓名叫牛宝  相似文献   

14.
"贵州事件"的发生和发现由于"大跃进"造成了大饥荒,贵州省农村发生饿死大量农民的严重事件,被称为"贵州事件"。1960年2月6日,贵州省副省长、老红军吴实到当时在建的川黔铁路沿线慰问修路民工,到息烽县就发现饿死人现象。次日,在遵义地区副专员何林陪同下,吴实到遵义县的板桥、泗渡后,发现一个大队死了六七十人,有的全家躺在床上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孟樵 《炎黄春秋》2004,(4):27-27
《炎黄春秋》编辑部:贵刊今年第二期发表的《出版档案揭示的〈红岩〉问世波折》一文,以大量史料澄清了有关小说《红岩》出版经过的一些误传,是很可贵的。不过,由于多年来关于《红岩》创作经过有过不少讹传,该文也未能避免沿用了一个不准确的说法,即文章开头提到杨益言时,称之为  相似文献   

16.
正划时代的歌剧《江姐》是空政歌舞团创作员阎肃在1962年从小说《红岩》里抽出"江姐"的故事,单独改编而成的。此剧于1964年公演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那一曲"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的《红梅赞》,成了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歌曲。提到歌剧《江姐》的创作和公演,这里面还有一串鲜为人知的故事。一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生于河北保定。十岁时随父母远走巴山蜀水,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并于1948年考入重庆大学。在重庆大学,阎肃做了  相似文献   

17.
边芸 《文史月刊》2010,(10):21-22
<正>一、周养浩搞起了"监狱经济"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被称为"军统三剑客"。周养浩是《红岩》中沈养斋的原型,1907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与戴笠和毛人凤是同乡。周养浩举止斯文儒雅,却心狠手辣,是军统内部有名的"书生杀手",策划部属了杀害爱国将  相似文献   

18.
刘知侠创作的《铁道游击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较早的长篇小说,1954年1月最早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立刻风靡全国,深受读者们喜爱,被誉为与《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齐名的"红色经典"小说。据统计,《铁道游击队》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月起,一个笔名"夏草"的人对几家上市公司财报连续发表质疑文章。今年4月,随着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全面发布,在其"财务侦探"博客上,夏草发布《深市中小板十大涉嫌偷漏税过会公司》、《沪市2007年报十大涉嫌报表粉饰上市公司》。两大"揭黑"排行榜,涉及二十多家涉嫌财务造假的  相似文献   

20.
丁斌 《江淮文史》2006,(3):168-171
1954年11月份,安徽省怀宁县桃园乡突然发生了一起所谓“富农分子舒明焕篡夺乡领导权”的事件,当事人舒明焕被撤职并受到刑事处分,株连者达20多人。经《安庆报》、《安徽日报》、《人民日报》相继报道,并配发社论和评论文章,一时轰动全国,这就是流传社会的“桃园事件”。舒明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