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祥八清静图》.亦称八吉祥徽、八瑞相、吉祥八宝图.藏语称。扎西达吉”.是藏族民间传统美术中最常见而又被赋予深刻内涵和吉祥喜庆喻意的一组组合装饰图。“扎西达吉”一般绘于寺院经殿门廊和两侧壁面.殿堂幔帷.帷帐之上.它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智慧.财宝的标志性图样组成.这八种象征物是海螺.宝伞.宝幢.法轮.双鱼、金刚结.莲花、宝瓶等.总称为吉祥八清静.也即俗称的八宝图。据说.它们分别表示如来佛的头、眼、喉、舌、牙、心.身和足.其内涵除了寓意吉祥外.也与佛陀.佛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八吉祥图     
次多 《中国西藏》2013,(6):78-79
“八吉祥”图藏语称为“扎西达杰”,意为表示吉祥的八个图案。在藏族传统绘画图案中,“八吉祥”图是最常见的图案,它既可以在严肃庄重的宗教场合中出现,也可以在民间婚庆、过节等喜庆场面中出现。其艺术表现手段也很宽广,有彩绘、木雕、铜雕、银雕、彩色酥油塑造、白灰撒画、丝绸缝制、白面点画、毛线编制等。虽然它的象征意义有一整套源自佛教的解释,但是藏族民间并没有因为它有严格的佛教象征意义而供奉之,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吉祥的标志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以图案的用途拓宽了,运用形式也变得多样了。  相似文献   

3.
林钧永 《新疆钱币》2004,(2):46-48,55
近几年,在我国钱币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11—13世纪北印度拉其普特诸王朝铸造的两种主要钱币:一种是仿印度萨希王朝的骑马人像和公牛图案的钱币,见图一;另一种是风格独特的“吉祥天女”钱币,见图二至六。本文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08,(12):71-71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卐”字也传入中国。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  相似文献   

5.
新莽六泉,十布钱中,中泉三十有“中”字弯曲,不弯曲两种版式(图1、2)。十布有中竖过穿与不过穿两种版式(图3、4)。十布中竖过穿与不过穿的钱拓《历代古钱图说》等均有著录,而中泉三十只录有“中”字弯曲的1种。“中”字不弯曲的中泉三十钱拓始见于1992年...  相似文献   

6.
王涛 《民俗研究》2024,(1):80-93
天狗在陇中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天狗神和治疗仪式的形式呈现。仪式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敬献行为讨天神欢喜,以达到敬神和治疗的目标。“讨神欢喜”是当地农村实现敬神的方式,仪式中以参与者“制造热闹”为核心的敬献行为围绕这一方式展开。仪式的深层目的是将因当事人不当行为招致的“天神不喜”的秩序重新回归到“天神欢喜”的规范状态,进而实现地方社会秩序的再生产。仪式提供了中国社会追求“热闹”的另一种地方性解释,即“热闹”作为仪式特定阶段的结构性活动,既是参与者讨天神“欢喜”的敬神行为,又是人类处理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从交融到结构状态转换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班丹拉姆     
“班丹拉姆”梵文读“达维”,藏语称“巴登拉母”,即吉祥天母,还有“大命女主”、“女大战神”、“战神王后”、“魔王”等名号,是藏传佛教万神殿中位居首席的密宗女性护法大神,是藏密中“八仇凶神”出世间护法神之一,也是藏密中贡布依怙主(大黑天神、亦称“玛哈噶拉”)的明妃,属忿怒佛母,因她有大吉祥,受到人们的爱戴,故又称“功德天”。吉祥天母常见的造型有两种化身,一为文静慈善形,一为忿怒形。  相似文献   

8.
飞飞扬扬话“郎达”□散人藏语郎达直译成汉语就是“风马”的意思,是一种先经木板雕刻,然后用红色或黑色颜料印在四方小纸片上的祭祀供品。图案以马为主,有一马、四马、十马之分,以十马为至尊。常见的一马图案是:居中一匹白马,背负圆锥形的“闹日”(宝贝),边饰火...  相似文献   

9.
学界一般认为,西晋官员刘卞试经后担任的“台四品吏”就是八品的尚书令史,被降资品后则任九品的尚书令史,但《初学记》的记载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可能。经考证可见,左民曹主掌户籍与谱牒,左民令史则从属于左民曹,执掌内容一致。从现有材料来看,刘卞试经后所任“台四品吏”既有可能是六品的尚书郎,也有可能是六品的尚书左右丞、尚书都令史或者七品的尚书典事;刘卞“下品二等”后担任的“左民令史”,很有可能就是《通典·晋官品》所载八品的“主谱令史”。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其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图案与标志,都有不同的历史内涵或民间传说人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选登,愿那些对藏文化有兴趣的读者们喜欢。“和睦四瑞”又称之为“和气四兄弟”,这是一幅藏民族传统的吉祥图,象征着团结和睦、吉祥幸福。在西藏不管是寺院还是民居中,都能看到这幅图。它们有的绘在墙壁上,有的是唐嘎卷轴画。在寺院多绘于增舍和过厅,而民居中则绘于神堂。这幅由大象、白兔、猴子和鹏鸽鸟组成的和睦四瑞图,源于这样一个传说。从前在噶喜地方的森林中,鹤鸽鸟、白兔、猴子和…  相似文献   

11.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驱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病。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  相似文献   

12.
《文史博览》2008,(1):35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驱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病。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  相似文献   

13.
七七丧俗,俗称“做七”,是生为亡灵“超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流行极广,不仅广泛见于汉民族地区,而且在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也广为流行。例如在西藏,严格的天葬仪式,既要择定吉日,请专职天葬师,还要请喇嘛念经超度亡灵。这种经一般要念七七四十九天。  相似文献   

14.
黄民初 《民俗研究》2001,(2):198-199
不久前,一位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同胞,在参观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时,来到放着一件“人头骨内画”的陈列柜前,恭敬地双手合十,低首肃立口中还默诵着什么,表情十分虔诚和安详。这柜中陈列的“人头骨内画”是在一具人的头盖骨内彩画着“欢喜佛”形象,它是藏传佛教密宗特有的一种神圣供品,十分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探讨清朝第二代君主皇太极在太庙祭奠祖灵、进献供品的具体情况,考察了当时清朝内外的政治情况和皇太极本人的宗教观。皇太极在当时导入中华王朝式的仪式,有意识地创造了和满族传统仪式共处的状况。祭天仪式也好,祭祀祖先也罢,并没有排除满族传统的仪式,也没有使两者融合。原因在于保持民族意识须要满族传统的仪式,而为了成为中华世界的政权须要中华王朝式的仪式,二者皆其需要。皇太极虽然很热诚地导入中华王朝式的仪式,但根本上还是灵活地站在其基于满族政权现实的需要上。  相似文献   

16.
董良义  董文萍 《中国钱币》2013,(5):76-77,I0006
蛇目半两,是西汉铸造的一种版式较特殊的半两钱。最早见于清李佐贤编著《古泉汇》收录一枚(图为手绘),释曰:“外郭特宽,与肉相平,半两字半在肉,半在郭”。  相似文献   

17.
日月 《福建史志》2010,(2):43-43
魏碑字,又称魏碑体,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种书体,主要见于当时的石刻。由于北朝元魏时期极盛,所以称之为“北魏体”,简称为“魏碑”或“北碑”,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没有挑战。一点挑战性都没有。”扫了一眼茶几上的采访提纲,季琦迅速地点燃一支咖啡色的雪茄,摸着圆乎乎的半寸小平头,狡黠地一笑。  相似文献   

19.
漫话蜀锦     
郑容 《巴蜀史志》2007,(3):43-44
蜀锦以其华丽精美,色调明艳,图案文饰古朴典雅,而居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图义有意、意义吉祥”,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成都一抹颇为光艳的颜色。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知识和思想不仅来源於上古文书、典籍,也来源於上古图文献。上古图文献数量来多,曾作为仪式器具,用於分辨民族关系、沟通神灵、象徵天赋权利。从《山海经》、《齐谐》等物怪之书和现存上古图文献看,当时人对鸟兽草木的记录和描绘,其实是对仪式事项的记录和描绘。因此,从本来意义说,“兴观苇怨”、“事父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等诗学命题,谈的不是文学的审美功能,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不是所谓“足以资多识”的博物之学,而是礼仪政教的技能,是对“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这个三段式的形象表述。本文主张结合上古文化史上从仪式中心到伦理中心的思想转变,结合孔子学礼的过程,认识孔子的知识结构和诗学思想,也了解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