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国内政治形势紧张。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帮助下,诗人艾青让妻子随办事处的车子先行一步,踏上去延安的路。艾青和东北籍画家张仃、作家罗峰一道稍后启程。张仃和罗峰是国民党江苏反省院狱中的难友。“九·一八”事变后,失去家园的张仃到处流亡,曾于1938年以抗日艺术队队长的身份去过陕北,由毛泽东亲自介绍到延安鲁艺工作,不久又被派回大后方工作。这一行三人是利用张仃原来的关系,搞到一张绥蒙自治指导委员会长官公署高级参谋的身份证。将身份证上的“一”人改为“三”人后,身材稍高,气质高雅的艾青乔扮为…  相似文献   

2.
光辉历程光芒永放———延安鲁艺建立60周年纪念活动记实□本刊记者曙晨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6周年,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建立60周年。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为了纪念中国现代史、新文化史中的这段辉煌历程,并继承延安鲁艺的光荣传统,发...  相似文献   

3.
正因为命运的安排,我一生没有机会进入任何美术院校学习,也没有机会在任何名家门下拜师学艺。但在成长为一名职业艺术家的过程中,我却得到过许多前辈艺术家的教诲、关心和帮助,他们的作品和对我的指点在我对艺术的领悟理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张仃先生和我的个人交往虽不算频繁,但是张光宇——张仃体系的艺术风格对我的风格形成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斗胆地说,我与他在艺术上是有缘分的。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时期,延安是中国抗战美术中心之一,而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又是延安美术活动的中心和重要阵地。为了深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1938年"鲁艺"成立"鲁艺木刻工作团",奔赴晋东南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鲁艺木刻工作团"成员一手拿枪,一手拿木刻刀,创作了许多反映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斗争的木刻作品,谱写了一曲伟大的爱国主义光辉诗篇。  相似文献   

5.
毕苑 《炎黄春秋》2014,(4):87-93,85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6.
陆佳漪 《神州》2012,(34):202-203
延安的新秧歌运动是从1943年春节开始,红红火火的新秧歌在陕北闹了起来,一直到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以及鲁艺也向东北地区迁移,革命秧歌在延安的热度才慢慢地消退。在那时的延安,不论是学校、政府、工厂,还是群众,人们都会如火如荼的跳着秧歌,如今延安新秧  相似文献   

7.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与骆文、程云、李劫夫、海默在内的十多位延安鲁艺文艺骨干赶赴东北开辟新区。途经热河(今承德)时,适逢冀东十四分区宣传队改编为胜利剧社,人员不够,需要大量补充。延安鲁艺的早期领导人、时任中共东北局冀察热辽分局组织部长兼宣传部长的赵毅敏同志便将我们给“扣留”了下来,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胜利剧社。  相似文献   

8.
同饮延河水共享长寿年──简记各延安校友会联合举办“新春敬老联谊会”张正1994年2月22日上午,各延安校友会的老同志,冒着春寒来到首都人民剧场,参加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延安大学北京校友会、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校友会延安青干校青训班,校...  相似文献   

9.
张志生 《百年潮》2007,(10):80-80
张仃辽宁黑山人。擅长中国篆书、焦墨山水画、漫画、工艺美术。1932年进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1936年到南京,在《上海漫画》、《泼克》、《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作品曾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1938年到西安,举办漫画学习班,主编《抗敌画报》。后到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哈尔滨任《东北画报》主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办教育历来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和战争的需要。众所周知,上世纪20年代初,国共合作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抗战中在延安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鲁艺等,抗战后在解放区有华北联大,北方大学等。但在中共  相似文献   

11.
我在华北联大文工团演喜儿孟于1945年的小秋节,我们告别了延安鲁艺,踏上了征程,晓行夜宿,步行56天到达华北新解放的城市张农家口。为了加强宣传活动,上级决定由我们华北文_丁d(艾青、所销任正剧团长)和晋察冀的抗敌剧社会排歌剧们>毛女》,准备新年演出。...  相似文献   

12.
1940年6月15日,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是萧军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书中大部分材料对于透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放 《神州》2013,(3):86-86
延安鲁艺在秉承中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诞生,而后又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不断进步发展,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鲁艺的存在也注定添彩于整个中国音乐教育史,并对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那天在八宝山,看到凌子风同志安祥地躺在鲜花翠柏簇拥中,不禁想起许多往事。认识他是在1944年秋天的延安鲁艺,西北战地服务团在晋察冀敌后工作多年,回延安来总结休整,都留在鲁艺工作。他潇洒的大个子,高高的嗓门,笑起来那么豪爽。我们同住在一排向南的平房,我和老伴钟敬之住在靠西头,他和石联星结婚时的新房就在靠东头,作为近邻住了一年多。除了集体活动外,日常工作、起居休息都在各自那不到10平米的小屋里,碰面的机会很多。当时延安生活很艰苦,正开展大生产运动,也要大家想办法搞生产。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他刻制一个毛主席的圆型小浮雕…  相似文献   

15.
在“文抗”与“鲁艺”之间到延安不久,艾青发现,在重庆耳闻的“延安城”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经过1939年日本飞机的几次大轰炸,城里的房屋几乎全被炸毁,连一堵完整的墙都没剩下。党政机关、学校因此都分散在城外方圆几十里大大小小山头的窑洞里。令他感到蹊跷的是,如此不便利的交通条件,何以会在“文抗”与“鲁艺”尤其是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之间,造成如此深的隔阂?因艾青基本不写日记,更拒绝撰写回忆性的自传,其中的蛛丝马迹在他的记述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1979年春,周扬在回答美籍华裔赵治生的有关问题时,曾说:当时延安有两派,一…  相似文献   

16.
我是菲律宾华侨,1939年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到延安不久,便报考了鲁迅艺术学院。在鲁艺学习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是冼星海老师的教导。远在抗战前,我组织过一个救亡歌咏会,就学过星海同志许多歌曲,对他有深刻印象。入鲁艺后听说他担任音乐系主任,想见他一面却未见到。有一天我参加课余合唱团时,看到一个较瘦的青年站在我们面前指挥唱歌,我问同学:“这是谁?”同学说是冼星海。我一听,几乎喘不上气来,两眼直盯着他。直到身边一位同学用手撞了我一下,“唱呀!”我才清醒过来。从此以后,我们课余合唱团练唱时,大部分时间是他亲自指挥。当时在延安流行…  相似文献   

17.
严农 《文史春秋》2003,(2):58-62
延安初会毛泽东终于见到了宝塔山上巍峨的塔影,贺绿汀的眼睛润湿了。他沿着亲切的延河,听着老乡豪放粗犷的“信天游”,兴奋激动地向前走着,最后,在老乡热情的指引下,来到了桥儿沟鲁艺宿舍。在这儿,他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妻子姜瑞芝和三个女儿,同时见到了很多30年代在上海认识的老朋友。在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上,他十分简单地讲述了来延安途中的经历。当时,鲁艺整风正进入“抢救”运动高潮。当晚,便有两个保卫局的人来到他家,对他沿途的经历提出种种疑问,让他详详细细述说一遍。尽管粟裕在他离开新四军的当天便给延安拍过电报,但…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整风和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延安的文化艺术曾经繁荣一时。其表现之一,就是各色文艺社团组织活跃在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之中,为延安抗战文艺的繁荣、自由创作的开展、艺术水准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整风和《讲话》之后,原有的文艺社团组织,大部分消失了。《讲话》前延安文艺社团的状况从1937年到1948年,整个延安时期,延安共存在过至少75个文艺社团单位,分为综合、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电影、艺术教育7大类。整风之前  相似文献   

19.
“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54年前,一出《兄妹开荒》秧歌剧轰动了延安城,轰动了陕甘宁边区各抗日根据地,也震动了大后方的重庆。1944年4月24日,《解放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兄妹开荒》的剧本和曲谱,并发表了社论,称它是一个“很好的歌舞短剧”,从此,扮演剧中哥哥和妹妹的演员王大化、李波成了群众心目中的明星,曲作者安波成了知名的音乐家。1943年春节,“鲁艺”组织一个大型秧歌队,他们从”鲁艺”驻地桥儿沟出发,直奔延安县委所在地川口给老乡拜年。在川口的篮球场上,人群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当《兄…  相似文献   

20.
翻阅延安文艺史料,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延安整风和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所有在延安发表的文艺类文章、作品,包括文艺理论、小说、诗歌、散文(含报告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和有关译著,都刊登在《解放日报》这一张报纸上,未见有其他报纸和刊物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