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5年前的6月28日,陆铿病逝于旧金山,享年89岁。按照他的遗愿,骨灰葬在故乡云南。墓碑上刻着“中国一记者陆铿”,其实应该称为“中国第一记者陆铿”。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他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场上的随军记者,写过一百多篇战地报道;在1945年“密苏里号”上见证日军投降仪式的数名中国记者中,他是惟一在世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埃科的中国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贝托·埃科看起来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老头子。胖,有胡子。14年前他来过中国一趟,14年后,他还来不及嗅到中国的气味,记者们就立刻把他包围了。埃科对这样的热情始料不及:记者们都来了,可我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4.
武际良 《纵横》2012,(2):4-9
作家萧乾曾这样回忆斯诺:有的外国记者比他待的时间更长,经历的更多,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活”的中国。他们的见闻是浮光掠影的,只是生活在当天的“热消息”里。由于鲁迅的指引,斯诺这位外国记者未停留在“热消息”中。他以更多的精力倾注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5.
他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掌控着IDGVC(IDG创业投资基金)亚太区20亿美金的资金,其中大部分沉淀在中国想当一个好记者回顾过去30年走过的路,熊晓鸽认为前15年都是在为成为一个出色的记者准备着。  相似文献   

6.
冯琳 《百年潮》2005,(12):41-45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青年时代的冒险旅行中来到中国上海,上海的班驳陆离与杂乱使他错愕,而又感到刺激.原本只想在中国停留一个多月的他,决定呆下去,这一呆就是十几年.  相似文献   

7.
张威 《湖南文史》2014,(2):15-16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近代报道中国最著名的西方记者。他的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巨大、长盛不衰,被认为是西方认识中国的基本读物。红军由此书为世界所知,斯诺由此书而成名。  相似文献   

8.
面孔     
《南方人物周刊》2008,(9):10-11
逝者美资深记者约翰·德里克逝世曾因报道中国成名据美联社报道,该社资深记者约翰·德里克11日在美国檀香山去世,享年93岁。他曾因上世纪40年代前往战争前线采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而享誉全球。  相似文献   

9.
“五一”长假期间,在北京东环广场假日酒店,记者如约见到了陈宪忠——一位在伊拉克打拼了20年的中国商人。陈宪忠告诉记者,他此次回国,可能要呆上一个月左右。在国内,他终于可以踏实地睡个好觉了,终于不用再听隆隆的枪炮声,也终于不需要随身携带冲锋枪和手枪了。记者知道,陈宪忠所言一点也不夸张。5月9日,他在北京接受本刊采访后没几天,就收到了从  相似文献   

10.
正人物简介贾康,生于1954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康的日程排得很满。一个月的时间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不同会议上见到他被各路记者包围,五花八门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向他抛出,他总能毫不迟疑地给出尽可能完整而清晰的回答,就像是刚从论文中抽出来的内容。提问的焦点之一仍是房价。在各种  相似文献   

11.
任正非和他的华为成为中国企业30年的一个另类符号,这也许不是他所设想的。他内心究竟是什么想法,外界从来不得而知,这位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从没有接受过任何一个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陈印  叶德英 《纵横》2011,(3):22-26
理查德·佐尔格,德国人,“二战”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谍报人物。1930年1月,他以德国记者、自由撰稿人的身份来到上海,开始了他三年的中国之行。他的真实身份是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特工,在中国他以共产国际远东局情报部的身份与中共合作,组建了自己的情报网。  相似文献   

13.
曹燕凌 《文史春秋》2014,(12):44-47
汉斯·希伯是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著名作家兼记者。1925年,他从欧洲来到上海,参加中国的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返回欧洲。“九·一八”事变后,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第二次来中国。  相似文献   

14.
5月23日下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离开北京,结束了他就任以来对中国的第七次访问。在安南飞往北京前夕,本刊驻联合国记者邹德浩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5.
王延辉 《环球人物》2012,(27):32-33
在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时间,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国作协及文学界、出版界人士,探究莫言获奖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意义。让中国文学更自信"莫言获奖实至名归。"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莫言取得的这一成就是他二三十年来艰苦努力、积累的结果,莫言是全球华人作家中国际影响最大、在世界文学圈子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此次获奖对中国是个好事,可以激励未来中国纯文学的发展,以前似乎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张颐武说,以后国人在对待诺贝  相似文献   

16.
他“炮轰”国家队主帅,公开发表对足协的“大不敬”言论——中国体坛有没有“狂人”?记者请教业内人士,答曰:“找体坛‘狂人’?郝海东呀!”训斥记者“胡写瞎写”郝海东到底有多“狂”?记者向一位当年多次采访过他的体育记者求证。这位同行感触尤深地说:“那时我们一  相似文献   

17.
5年前,李克强以新任副总理的身份出现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德新社记者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您在中国政治生活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后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您是否可以简要地谈一谈您的政治理念和信念?"照惯例,换届年的记者招待  相似文献   

18.
<正>法国作家、记者吕西安·博达尔1914年出生于中国重庆,他的父亲曾任法国驻广州领事。在1959年为《大西洋月刊》撰写这篇文章前,他曾两次到访过新中国。在这篇文章中,他感叹中国的女性已经变得让他无法理解。最近两年,中国正在努力加速全国性的计划,要尽快把所有中国人改造成完美的毛泽东主义者。毛泽东希望中国人没有任何个人主义自私心理,可以成为国家器官上完美的一个细胞,所  相似文献   

19.
郭春菊 《世界》2005,(4):67-67
记者认识小军是在马尼拉菲律宾华人社团举行的一次大型就职典礼活动上。他在马尼拉的中国留学生中间也算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从上学到经商,丰富的经历使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24岁更成熟一些。  相似文献   

20.
爱拿中国说事,干预亚洲事务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吉姆·韦伯一向不甘寂寞。他当过海军陆战队员,曾任海军部长,也做过律师和记者。本届国会会期行将结束,他不再竞选连任。临走前,他做了一件让很多中国人气愤的事:推动参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