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庄园     
正90岁的普布卓玛和家人一起住在拉萨市夺底乡曲色民族风情庄园里。当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去八廓街卖干牛粪,偶遇从云南香格里拉赶马帮过来的索朗,从最初不经意的一瞥,到熟悉、相恋、结婚、生子。常年在茶马古道上风餐露宿的索朗在拉萨遇上心上人之后,就再也不想离开,拉萨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索朗62岁去世,普布卓玛每次见到从香格里拉来拉萨的亲戚,就会想起索朗,悄  相似文献   

2.
无论我走到哪里,总也忘不了奶茶,尤其是沙依提大婶烧的奶茶……喝奶茶是哈萨克牧民生活的一种饮食习惯,在特克斯草原,哈萨克族小伙娶媳妇不仅要看姑娘长得漂不漂亮,还要看烧奶茶的手艺好不好。沙依提大婶算是草原深处顶呱呱的哈萨克女人了,她不高不低、不胖不瘦的身材,黑里透红的脸蛋上一笑还有两个小窝窝。别看她40多岁了,年轻时可是这草原上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大婶叫沙依提,18岁那年,特克斯草原上搞“姑娘追”比赛,大婶本不想去,可是不去会被草原上的人笑话,在阿帕(母亲)的再三劝说下,她牵出自己那匹大黑马,换了件平日里不大穿的红色小袄。可能是衣服太紧了,把大婶的前胸顶得高高的,活像一对跳动的小兔子,骑上马还没走进赛场,霍地一下围来了几十个骑马的小伙子。按照“姑娘追”的比赛规则,姑娘骑在马上,对面并排站着一溜等待姑娘选择的小伙子,姑娘看上哪一个小伙子,递个眼神,小伙子立刻上马向着草原深处飞奔,看上小伙子的姑娘立刻扬鞭直追,如果跑在前边的小伙子看上了追赶他的姑娘,他就会故意拽着马缰绳,让马跑慢一些,等姑娘追上来了,让姑娘在自己身上抽打三鞭,然后姑娘再跑,小伙子再追,追上了就一把把姑娘从马上搂进自己的怀抱,这时候被搂进怀里的姑娘要乖乖...  相似文献   

3.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10,(4):90-92
西藏自治区索朗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西藏自治区西藏地勘局西堪集团岩土水文公司钻探机班班长索朗被授予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相似文献   

4.
戏如人生     
海阳 《南方人物周刊》2013,(34):110-110
1990年的夏天是如此平凡,平凡得一如从未发生。一个下午,满身泥巴的我放学后在山上追了半天松鼠刚进院儿,隔壁家的老小突然在篱笆那头探头招呼我:“喂,快来看,电视里演孙猴子呐。”那时节在这个东北小村,电视还是稀罕物,我们半个村儿只有赵大婶家才有一台14寸的“金星”。兴冲冲跑过去,映入眼帘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她头戴珠翠,身着绣袍,眼圈儿微红唤着“御弟哥哥”,黑白画面看不清她脸上的颜色,但是那含泪的双眼却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5.
心曲姐姐:你好!我的女儿今年刚上高二,前天老师打电话来说女儿不见了。我们到处找,才找到她。她说不读书了,学习压力太大,不喜欢上学,想自己找工作,养活自己。我们怎么劝说都没用,她还发火,不理人,弄得家里整天和战场一样。现在她在家闲时就上网,只要一说她,她就在房间里不出来吃饭。心曲姐姐,请你给她打个电话劝劝她或者告诉我们怎么做。孩子太小了,现在不读书,将来怎么生存啊?感谢万分!急盼回信的妈妈  相似文献   

6.
婚俗趣谈     
侗族婚俗一碗油茶定亲疏地青等地请媒娘求亲,媒娘对姑娘的父母说:“某某家托我上你家不为别的,他们两位老人一天比一天不中用了,想要你家的妹崽(姑娘)去做个替手,不知二老意下如何?”媒人既不提姑娘小伙的婚事,姑娘父母也知道她是来做媒的,便同样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进行答复:“啊,你是为了这个事来的?那我们就煮油茶吃。”这时,媒娘的心上下不定,如坐针毡,猜不出到底打什么样的的油茶给她吃。  相似文献   

7.
她最近心情不太好,遇到一点点小事情,心中就烦躁无比.中午,她打个电话回家,是父亲接的.她一个人生活在外,为了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每次她打电话给家里,都是打通之后,又挂了,让家里再给她打回来.  相似文献   

8.
索穷 《中国西藏》2017,(6):76-79
看到我想采访她却没有带翻译来,吉奈特·绰斯特消瘦、白皙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快——这很西方,她一定觉得我很不职业。但是很快,这一切被她开朗的性格和遇事不慌的风格冲淡。看到后厨服务员彭琼路过我们打哑语的大厅,绰斯特摇摇手:"彭琼,过来说说话。"这又很不西方,因为她的员工将为我的工作耽搁有效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9.
我的女儿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却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缺点:吃饭慢。小时候带她的保姆喂她一碗饭像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好容易将最后一口饭哄进她嘴里,她上下眼皮一瞌,睡着了。等一觉醒来,那口饭还在嘴里。上学后的女儿,每天在餐桌上都异常活跃,具体表现为话多,从最新娱乐资讯、影视动态到当天的校园花絮统统来个“现在播报”,这使得她那个吃饭慢的历史遗留问题愈发变本加厉。我们想过各种办法,但都收效甚微。最后只好消极对待,不接她的  相似文献   

10.
佛性的花     
桂严 《神州》2011,(19):104-105
对于莲花,我不敢用喜爱这个词,怕是亵渎了她。儿时的一次经历,让我懂得什么是敬畏。屋子后面有一洼池塘,塘边深深的柳树林里,蝉儿嘶鸣,野地里的樱桃与桑葚,酸酸甜甜的气息,引着我们整日在田畦上撒欢儿奔跑。不知不觉中,荷花开了,挤在池塘里,满满当当的,有粉白有嫩红,在上下翻飞的莲叶中微笑,袅娜地伸展她的身姿。  相似文献   

11.
正我有一个同桌,课前课后变化很大,大家都叫她为"双面大王"。她在课上,总爱做小动作、开小差。上课了,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她先转向左边的林彦宏要讲悄悄话,林彦宏不理她;又向后面的同学打手势,眉飞色舞地做表情、打口型,老师回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她立刻就像被打了镇静剂一样,安静了,但药效很短。同桌看"开小差"等三十六计都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换一计"传纸条"。老师刚背转身,她就打算把纸条快速地传递给右后方的倪诺研,再迅速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7月,已经毕业的加央丹增请求老师允许他继续留校学习一年,他要让自己的唐卡画功和软陶制作手艺得到进一步提高。校长云旦平措和老师们商量后同意他的申请。这件事使加央丹增和他的老师索朗次仁格外高兴,他们用无声的笑和拥抱表达了内心的喜悦。索朗次仁在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了九年,2012年毕业后考入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学习软陶和糕点制作手艺,2015年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得知母校  相似文献   

13.
金润萱 《南京史志》2023,(Z1):52-54
<正>“你这孩子真怪,怎么打小见了栗子就跟喝药一样。”母亲絮絮叨叨,筷子上下翻飞,把栗子烧鸡里的金黄挑拣得一干二净。她阴沉着脸把鸡块推到我面前,半无奈半奇怪地同我大眼瞪小眼。我从小就是坚定的“反栗主义者”,先不说它干硬如刺猬盔甲的外壳,曾数次撅了我的指甲,也不说它冰冷的口感混杂着不明不白的甜涩味,  相似文献   

14.
为女儿感动     
常在文章中看见“逆反心理”几个字,有人说它是一种生理现象,表现在十六岁的女孩子身上尤其严重。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充分领教了女儿的这种“逆反”,喊她干什么,她硬和你对着干,晚上很晚睡,早上睡懒觉,忍不往就看无聊的电视,然后便大谈歌星。我不是个严厉的父亲,却是个唠唠叨叨的大人。女儿出国前的一个月,我们之间并不是很愉快,发生过的激烈争执,数量相当于她长到十六岁的总和。老实说,我们都很失望。我一次又一次失态,有一天,竟然动手打了她。一直到现在,我都不  相似文献   

15.
妮妮上幼儿园了,有时回家跟妈妈讲"幼儿园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觉得小孩子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也没有在意。但这次,妮妮又跟妈妈讲"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还看见妮妮的小脸上有几道红印,妈妈  相似文献   

16.
一 20世纪50年代初,江洛金·索朗杰布 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闪烁在西藏的教 育、新闻、藏学研究等领域中,为刚刚走向 新生的西藏的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热 情、学识和智慧。江洛金·索朗杰布是原西 藏地方政府官员、贵族上层人士中一位有代 表性的爱国者。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他参与部分上层进 步人士自发组成的旨在向解放军筹集、出售 粮食的组织——拉桑岗堆的活动,为协调、 解决进藏人民解放军的口粮、柴禾做了大量 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孩子在一起玩,难免磕磕碰碰,看到自家的孩子欺负别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办呢?A.赶紧制止,然后大声训斥孩子B.制止,但看到孩子占了便宜,心里还美滋滋C.不去管他们,孩子打架是正常的妮妮上幼儿园了,有时回家跟妈妈讲“幼儿园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觉得小孩子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没有在意。但这次,妮妮又跟妈妈讲“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还看见妮妮的小脸上有几道红印,妈妈很心疼,爸爸说:“这样不行,得教孩子学会自卫。”可妈妈说:“总不能我们也教孩子打别人呀。”妮妮的情况具有代表性,许多孩子都在幼儿园遇到相似的情况。分析幼儿爱打人的原因,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主观     
主观与新闻报道,看似风马牛,其实谁都不免有一种自我代入感。 采访“西单女孩”时,我请她再去西单弹唱,她欣然同意。刚刚开春的北京的确冷,在地下通道双腿打颤的我只有蹲下来听她在对面弹唱。一首终了,我鼓掌,为的是鼓励她也暖和我自己的身体,也为招徕听众。  相似文献   

19.
许是对一些现实的不满,许是部分艳羡和怨气的发泄。近日,一条微博在网络上疯转:“她没有全额奖学金,更没有法拉利,哈佛硕士,出门打公车,出境打经济舱,不靠马英九关系谋职,硕士毕业后跟蔡国强学烟火发射,现准备攻读博士,并跟朋友合办女性杂志,她的穿着甚至比不上贫困县副县长的女儿,连像样的品牌都没有,工作太寒酸。”  相似文献   

20.
《山茶》2014,(6):24-25
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上,科列夫把镜头对准一个乘坐旋转秋千的修女(照片中央)。修女从秋千上下来后,科列夫对她表示了祝贺,称赞她勇气可嘉。修女回答说,乘坐旋转秋千一直是她最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