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伊犁河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早在清代就见诸于记载,诗人洪亮吉曾赋诗云“昨霄一雨浑河长,十万鱼皆拥甲来。”他又在《天山客话》中记:“伊犁河鱼极多,类皆无鳞而皮厚数寸……。” 据调查,目前伊犁河常见的鱼类约有十多种。从来源上讲,大致有二种情况。一是伊犁河的原产鱼类如裸腹鲟、伊犁鲈、伊犁臀鳞鱼、银色臀鳞鱼、宽口臀鳞鱼、新疆裸重唇鱼、黑斑重唇鱼、黑斑条鳅、背斑条鳅、黑背条鳅、中亚条鳅等。二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中苏两国人工移入伊犁河的鱼类,如鲤鱼、草鱼、鲢鱼、东方真鳊、梭鲈、欧鲶、贝加尔雅罗鱼等。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涉及到伊犁河鱼类的学术著作,就笔者所见主  相似文献   

2.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瑛 《人文地理》2004,19(4):30-32,90
从我国旅游业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地处江苏省西部,面积196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自唐代始称洪泽湖。洪泽湖鱼类资源丰富,至今仍有鱼类84种。史料记载:明代洪泽湖仅有渔船百余条,清代有1000余条,民国时有3000条,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7000余条。洪泽湖的渔民依据生产工具的不同结成簖帮、罱帮、钩帮、卡帮等不同的渔帮,作为一个相对特殊和封闭的群体,渔民们长年在水上漂泊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与陆上居民不同的习俗。下面就从生产、岁时、礼仪等方面来说说洪泽湖渔民的特殊习俗。  相似文献   

4.
更新世向全新世的过渡与农业起源密切相关,因此探索这一阶段人类技术、适应和文化演变是史前考古的战略性课题之一。自丹麦经济学家博塞罗普提出人口增长是农业起源的重要因素后,这一观点被许多学者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中,海登提出了与人口压力论不同的见解,将资源压力看作是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初技术演变和农业起源的主要动力。他引入生态学中的K-和r-选择资源的概念,将更新世末开始的各种技术发明乃至动植物驯化与广泛利用r-选择资源的生存方式联系起来。海登认为,旧大陆中石器时代和美洲古代期出现的大量新技术和新工具以及许多专门工具的出现与当时人类普遍转向开拓广谱资源有关,而这种技术和工具的发明主要是用来在资源压力和波动的情况下增强食物供应的稳定性。广谱资源数量大、难以开采和处理加工方式多样的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技术和工具多样化和特殊化的发展趋势。而动植物驯化的起源也应当被看作是人类诸多应付资源波动策略和技术中的一种,而不单单取决于人口的密度。他还从"最省力"原则来论述一些工具如磨光石器发明和使用的原因,认为磨光石器制作代价很高,因此这类工具在使用频率不高的情况下不会受青睐,只有当砍树和加工鱼类等劳作非常频繁或数量巨大,人类为了减少工具破损的替换率,才采纳制作代价较高的磨光石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因为磨制石器所付出的代价,可以从砍树或加工鱼类等特殊资源的效率提高上得到充分的补偿。然而,资源压力显然相对人口而言,否则就不成其为压力。这里只是在分析问题时着重看待人口因素还是资源因素,其实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变量。这篇文章对于技术演变和农业起源这些考古学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摆脱文化累进的传统观点,从人类适应和经济发展来分析技术和工具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也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由于黄河、海河、辽河和滦河等多条大河流人渤海,带来许多营养物质,因而水质肥沃,加以海湾深度较浅,地势平坦,适宜养殖的范围广,是发展海洋农牧化的良好基地。渤海其它海洋资源也相当丰富,素以三大池(鱼池、盐池、油池)著称于世。但过去在开发渤海过程中,没有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盲目开发,导致近年来一些珍贵的鱼类绝迹,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化发生变化,渔业资源衰退。  相似文献   

6.
渤海之滨, 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有 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盘锦 市。这里无山多水、 气候宜人、 被称为 “北国江南“。 盘锦市旅游资源车富, 双台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120万亩,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植被类型保存完好的芦苇沼译湿地, 区内生态环境忧美 ,栖息着236种鸟类, 其中最受游人喜爱的是国象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以及白天鹅、 黑嘴鸥等。这里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 乘车往盘锦西南方向走30分钟、 便到达芦苇大堤。走向堤边、 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红得令人眩目的红碱蓬、 自堤下一直铺到大涌边…  相似文献   

7.
清代满族人填词自康熙朝开始,宗室词人中以岳端最为有名,康熙皇帝亦曾填词12首,其他满人如纳兰性德、曹寅、常安等也都以词名世.进入清代中期,满人填词热情不减.宗室之中除恒仁词作不多之外,永恩、永忠、载铨、奕绘、奕读誌等人均热心于填词.其中以奕绘的词数量最多内容最为广泛,是清代中期宗室词人的代表.清代宗室词人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清代宗室文学,也丰富了清代满族文学.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地区流传着许多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的传说故事,主要有才智型和从政型两大类型,其传说具有传奇性、鲜明性和深刻性的特点,由于真人真事的艺术化和其他历史人物的附会、捏合等原因,使其数量越来越多,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富,故对其进行探讨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川古代渔业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川古代渔业述论姜世碧四川位于西南,地处长江上游,长江水系的大小江河密布,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蕴藏着丰富的天然鱼类资源。鱼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巴蜀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对鱼类资源的充分利用。秦、汉时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大量水利的兴修,破池水田...  相似文献   

10.
与马家浜文化早期相比,马家浜文化中晚期各遗址的脊椎动物构成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千年的时间内遗址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不大。软体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相比早期大大增加,显示出先民对软体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的逐步增强。家畜饲养方面,先民仍然饲养狗和家猪,并未驯化其他动物,不同遗址之间的家猪饲养水平存在差异。先民主要的肉食资源,来自于狩猎野生哺乳动物(鹿类动物)和捕捞鱼类(乌鳢和鲤鱼),不同遗址之间动物种属和数量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遗址中可能存在定期性规模较大的鱼类捕捞现象。  相似文献   

11.
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南海诸岛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以及军事上的战略枢纽地位,引起了西方列强的觊觎,此时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已经较为明显地凸现出来。在与列强斗争过程中,晚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南海诸岛的开发建设,并自觉运用国际法来捍卫我国的海洋国土主权。  相似文献   

12.
河政体制在清代经历了比较完整的兴衰过程,其每一步重要变化均与清王朝的政治生存状态密切相关。清初为稳固政权实现统一计,逐步创设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河政体制,延至中期,王朝渐呈颓势,河政制度亦弊病迭现,至晚清时期,河政体制之命运则为急剧动荡的政治格局所左右,受咸同战乱之影响,铜瓦厢改道后南河及东河干河机构被裁撤,庚子事变则影响到了河政机构被彻底裁撤的结局。可以看出,急剧动荡的政治局势与缓慢的社会变迁相比更能影响河政制度的命运,反而观之,河政体制的演变亦折射着大清王朝的兴衰存亡。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甲午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失利原因的解释,传统观点有所谓缺乏炮弹之说,在社会和学术界都有很大影响.此说主要出自当时几个来华西人,即泰莱、赫德、汉纳根等人的相关说法.但笔者认为,此说大可怀疑,难以成立,是对失利原因的一种错误解释.  相似文献   

14.
沉城之灾是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极端事件,湖市蜃楼以祥瑞的幻景方式重复着沉城的灾难记忆。黄淮运交汇区湖泊水系众多、河工频繁,为明清时期蓄清、刷黄、济运的水利核心区。尤其清代以后,治河无须兼顾护陵,湖泊环境的剧烈变迁引发洪泽镇、泗州城等沉入水底,给当地环境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史籍中有关湖市蜃楼的记载多见于湖面急剧扩大的清代,在洪泽湖、高宝诸湖上均有发生;蜃景发生时多被与时间空间上最近或影响最大的沉城事件联系起来。沉城再现的湖市蜃楼固然不可信,但幻景中包含了百姓的灾难记忆,提醒人们历史需被记忆,灾难不应遗忘。  相似文献   

15.
清代山西的粮食贩运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坚雅、帕金斯等人倡导的明清时期城市化历史中“经济──地理”的人类学理论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微观个案研究。清代山西贩粮路线的演变历史对此提出反例。对山西粮食运销的考察结果表明,区域性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刺激粮食长途贩运的重要原因,粮食的运销也支持了相关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清代晋中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同口外蒙古的垦殖活动有一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宋以来北方人口素质的下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以来经济重心南移之后,北方地区既失去了劳动人口的数量优势,在人口质量方面也呈现下降趋势,至明清两代更为明显。通过与南方的比较看出,主要表现在化水平的落后,思想观念的陈旧,精神的萎靡与懒惰。以绝望的心态面对穷困的经济状况,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产,丧失了信心和再开发能力。片面重农却是粗放耕作,造成产业结构性的贫困,既无开展副业、手工业的技术,更不善于或不屑于从事商业,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低下。人口素质的下降是宋以来北方社会经济落后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校勘学在清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成为一种群众化的学术活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因素之外,清代语文学的快速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从皖派学者治学的实践来看,文献校勘离不开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知识,而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又常常在文献校勘的基础上进行。清代校勘学之所以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清代语文学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海涛 《安徽史学》2012,(4):111-116,128
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事关国计。当时政府的诸多治河措施是为确保漕运畅通,加之明代保陵的需要,更使黄河、淮河、运河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封建政府的决策行为使本自独流入海的淮河改道主要由长江入海,使淮河流域成为十年九灾之区。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与西湖诗词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与地域色彩,西湖诗词能够自然贴切地融入小说叙事,创造出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提高了西湖小说的艺术品位,调节小说叙事的节奏,使其情节生动曲折又符合情理逻辑,还丰富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吴淑鈿 《中华文史论丛》2012,(2):231-254,398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歌創作甚豐而風格別樹一幟,他受到同代人賞識,卻不見重於元明兩代,到清代更是屢受惡評。在當時詩學的唐宋詩之爭中,誠齋詩往往不容於雙方。直至清末,纔受到同光詩人的推尊。本文通過梳理清代誠齋詩在唐宋詩之爭中的各期發展,最後聚焦到同光詩人的誠齋詩觀,指出夏敬觀是清代第一個全面肯定誠齋詩的學者,楊萬里的詩史地位最終因同光派而得以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