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袍探源     
龙袍是中国服装史上地位最显赫、气派最庄严、材质最珍贵、工艺最精良、文化内涵最丰富、政治气息最浓厚的传统礼仪服装。其特点是以龙作为装饰纹样的主题,配以彩云、山石、潮水、海浪等衬景,突出龙的神力与威严,通过艺术的烘托,显示服用者的尊荣和高贵。因此,龙袍是和中国的龙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中国的龙文化背景是龙袍产生和发展的土壤,而龙袍则是中国龙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就是龙文化辐射到服饰艺术上的一种具体表现。要搞清龙袍的起源,必须从龙文化的起源说起。  相似文献   

2.
《周易》象数与元大都规划布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是人类作用于地理环境的集中点,是人类群体活动于地理环境最强烈、最敏感的地区。中国古都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布局往往是那一时代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事实上,中国各朝代的古都都是那个时代文化思想观念在国都城市面貌上的投影。国都的物质实体和时代的文化思想,如影之随形,不可分离。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发源和传承着东方文明,自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国都规  相似文献   

3.
资讯     
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11月在京举办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11月7日在北京拉开帷幕。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贸促会承办"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是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最知名综合展会之一。作为第二届文博会最  相似文献   

4.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潜”,这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也是中目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围人的精神纽带,是中斟人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最重要的传承载体,足中国人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辨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用玉始于早全新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最著名的国家。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玉器文化,正是占代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玉有真假,真玉又有软玉与硬玉之分。如珉、砆、碈等是假玉的古称,又名采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旅游》2017,(1):84-89
四川是中国最美、最具风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区。歌舞,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缤纷多彩也最容易亲近的部分,不仅在节日庆典中尽情绽放,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踏歌而行,寻访少数民族村寨,感受那种淳朴而热烈的生活气息、文化魅力,是四川之旅的一个经典主题。  相似文献   

7.
孟"-艳 《神州》2013,(4):41-41
基层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并且决定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面貌和走向,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走上前台,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最核心的动力是“三个代表”的提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由此开辟了有关文化价值和功能的新的阐释空间。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趋于共识,重视指数明显上升。文化部曾提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基层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周口店地区是中国原始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人类文化遗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有关部门计划依托这种独一无二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在周口店地区以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学研究成果为依据,突出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新洞  相似文献   

9.
张婷  余荣培 《中华遗产》2009,(12):160-160
在制作华容道选题中“洛书”也就是《九宫图》的时候,同事激动地说:“中国文化太美妙了,你看,洛书就把5排在最中间,5是中图文化最崇拜的数字了。”“不对,中国文化最崇拜的数字是9。”正在编辑九连环选题的我脱口反驳。“9是最大的数,而5是最受崇拜的数。”同事想了一下,得出了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当地藏书量最大、门类最广博、出版最正统、各类专业性书刊杂志最具权威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人们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学习与交流时代精神文明、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窗口。只要认真经营,就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与科技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全面创建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魏晋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发展、大变革,民族大融合的阶段。这一时期各种文化空前交汇杂糅,形成了"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创造出精彩纷呈的物质文化,改变了秦汉以来中国汉文化传统,为隋唐大一统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邺城遗址及其周边的北朝墓群是这一时期河北地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该地区是曹魏至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中心,这些遗存的发现对于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民族心理中,与仁、义、忠、孝等文化观念一样,均平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文化要素之一,是中国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中国传统社会平均思想的研究十分重视,特别是关于农民阶层的平均主义更曾经是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曾颢灵 《神州》2014,(3):284-284
佛是国人最持久、最坚实的精神信仰;茶则体现了国人精神和物质的两个层面的人文风俗。两者皆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从二者展会的空间设计、主产品、产业链及衍生空间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试图通过两个极具中国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化形式为其他形式的文化发展提供好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活跃的区域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世纪末的改革开放20年来,岭南地区成了一块经济发展的热土,使岭南文化一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势能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在其孕育、成长、定型和演变过程当中受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构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整合与演变模式。本文从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初步研究,得出结论:(1)岭南文化是山水型的实用文化;(2)岭南文化是开放性和兼容性极强的区域文化;(3)重实践,讲创新,少说多干是岭南文化的精髓;(4)岭南文化系统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5.
周春 《神州》2011,(22):101-103
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不被中断的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思想。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其重要动力即在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达。自周公、老子、孔子以降,三千年来,中国学术思想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巨流。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随着新时代城镇化步伐持续加快,应该加强史志文化的抢救、整理、保存和发扬工作,充分发挥史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岑其画庐山     
岑其 《收藏家》2006,(11):I0007-I0010
庐山为天下美景,避暑胜地,而最能让我神往的是她所包容的文化,从陶潜到李白、白居易、朱熹、苏东坡,再有朱元璋、唐伯虎等都与庐山结下不解之缘。他们所留下的诗篇已成为庐山最美丽的风景线,亦是最诱人的名片,称之为"中国第一文化名山"实不为过也。  相似文献   

18.
汉水流域丧歌作为一个典型的汉水文化事象,其中蕴涵着丰富而典范的孝文化、乐感文化和伦理习俗文化等中国文化的内核。迎来送往、养生送死、慎终追远、追根溯源等传统道德标准是汉水流域丧歌创作和流传的最深刻文化动因,而其巨大的习俗传承价值、伦理教育价值、历史认识价值、社会心理价值和美学认同价值则是其长期而广泛流传的最直接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人事厅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文号:2002Z03001/(2002)6号。的现实动因。演唱丧歌是汉水文化习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几乎伴随着汉水流域民俗大礼———丧礼形式的每一过程。加之汉水文化产生和繁育在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世界民间故事村武家沟村、汉民族第一部神话史诗《黑暗传》,第一个以“汉”命名并将“汉”字几乎覆盖所有中国文化事象的朝代汉代和汉民族民歌村吕家河村等古老文化化石和文化富集区所在地,在中国文化产生和演变的历程中具有典范和代表意义,因而,挖掘、整理、保护好汉水流域丧歌,并进而认识、利用、传承好汉水流域丧歌,不仅对于抢救、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利用地方文化具有示范作用,同时,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辨证深入地全面认识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持续发展,有效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更具有直接强大的现实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煜 《巴蜀史志》2010,(5):52-52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最具民族魄力的时期。鲁迅先生曾说:“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古朴、深厚、雄浑是汉代艺术的典型风格。雅安的东汉石刻就是汉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篦纹的起源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篦纹是裴李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是考古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篦纹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其渊源应当是裴李岗文化。它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衰亡而在中原消失,却在中国的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得到充分发展,并且距中原愈远则时代也愈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