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廷腐败无能,甲午(1894)一战,败于日本.有识之士以为奋发图强,当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者遂兼习中西之学.1897年,沈桐生刊行《东西学书录提要总叙》,次年为《中西学门径书七种》作序.1899年,徐惟则、顾燮光印行了《中西学书录》.不少学者则研究祖国国学,以发扬我固有精神文明.1907年,国粹学保存会在上海成立,编印《国粹丛书》及《国粹学报》月报.1908年,国光社在北京成立,编刊《国学萃编》半月刊(初名《国萃一斑》).1911年,上海成立了国学学报馆,编刊《中国学报》月刊.北京国学研究会也相继成立,发行《国学》双月刊.1912年,上海国粹学报社《国学汇刊》刊印了《清学部善本书目》.1914年,北京发刊了《国学丛刊》.1915年,  相似文献   

2.
刘心印 《环球人物》2013,(24):84-85
他对香港的描述,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解读香港的作品人物简介陈冠中,香港作家、文化学者。1952年出生于上海,4岁时移居香港,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1976年创办《号外》杂志,监制及策划过多部电影,著有《我这一代香港人》、《香港三部曲》、《城市九章》等。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3.
旷代草圣于右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仕 《贵阳文史》2007,(6):88-90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陕西三原县人,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从小在私塾读经史,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25岁时中举。1906年在日本会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上海创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等报。于右任还是我国历经百年沧桑的著名高等学府复旦大学的创办人之一。“复旦”的校名,是他1905年5月从《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撷“复旦”两字命名的。  相似文献   

4.
武堉干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际贸易学家。他从湘西山中外出求学,于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即从事国际贸易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国国际贸易史》、《中国国际贸易概论》、《中国关税问题》等著作,成为现代中国对外贸易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先后在中央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北京对外京贸大学等高等院校任教,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对外贸易人才。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师。他和《庄子》一书早有接触,并在二十余岁时“育其辞,理其训沾,求其义旨”。在流亡日本期间,除了忙于政事之外,他还致力于研究并为留日青年学生讲授《庄子》先后撰成了《庄子解帮》和《齐物论释》等论。特别是在《齐物论释》中,他纳入了西方哲学和佛教思想解释《庄子》,力图以此表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章太炎自身存在的问题,无疑他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在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过,他研究《庄子》的活动富于新意,给人予启迪。从批判和继承的观点来看,似应给予积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曹聚仁     
《纵横》2000,(9)
曹聚仁(1900—197 杰出的爱国人士。浙江浦江(炎的《国学概论》演讲而崭露1935年,他力主抗日,与邹韬奋11名委员之一;抗战爆发,投笔 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溪)人。22岁便准确笔录了章太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儒、李公朴等成为抗日救国会的成为战地名记者;1941年受蒋经  相似文献   

7.
正沙千里,1901年出生于上海。青年时期的沙千里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从事进步活动,曾主编《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上海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团结各界人士,先后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市职业界救国会、上海市各界救国联合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进步团体,主编《生活知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11月,他同沈钧儒、史良等著名爱国人士,因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8.
华强 《文史春秋》2013,(4):16-20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他是浙江余杭人,然其一生大半时间在上海度过。《苏报》案发,章太炎一时名播海内外。章太炎晚年移居苏州,两年后在苏州逝世。1936年6月14日上午7点45分,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因鼻咽癌并发胆囊炎、气喘病等症,在苏州锦帆路住所走完了他风云激荡的一生。章太炎一生著作丰盛,留给  相似文献   

9.
徐复教授,字士复,一字汉生,号鸣谦。1912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南门乡下。1929年就读于金陵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学者黄侃(季刚)先生,攻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精研古代典籍,学识深湛。1935年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研习《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和《广雅》。翌年2月,至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向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问学,专治乾嘉以来朴学家的著作,深得我国传统小学治学的旨趣和方法,为大师所嘉许。至今,他仍对章、黄两位大师常常缅怀不已。前几年,他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侃声韵学未刊稿》写了前言,对黄师备致崇仰。他还为章太炎先生的《訄书》作了详细的校注。  相似文献   

10.
《古史辨》在史学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古史辨》是顾颉刚先生自名他所编辑的有关古书年代真伪及其他有关古史讨论的文集,它不但包括先生与胡适、钱玄同的通信与文章。而且包括与他们观点相反的文章(如刘棪黎、胡堇人等)。这表明先生虽然对于他的观点论据有相当的把握,但是他更愿意通过广泛的切磋批评,集思广益,以建立一个新的可信的古史系统。先生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从五、六岁起到二十岁前,凡《诗》、《书》、《左传》、《国语》及诸子百家等书都已熟读成诵,有很好的国学基础,但是他自称生性倔强,不迷信,不盲从,好独立思考,爱提问题,寻根究底,以期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回答。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正逢五四运动,他受到新文化思潮的冲击,对二千年来儒家所传授下来的  相似文献   

11.
仲大军 《文史博览》2014,(11):40-40
儒学仅仅是国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能代替国学。首先要弄清国学的内容,国学应当既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在古代社会,社会科学往往与自然科学密不可分,《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禹贡》《墨子》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四书”“五经”只是国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悼念顾颉刚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八十七岁。我们对他怀着深刻的悼念。颉刚先生苏州人,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后来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任教,担任过北平研究院历史学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交通书局编辑所所长,创办过朴社、民俗学会、禹贡学会、边疆研究会、通俗读物编刊社,主编过《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大众知识》、《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  相似文献   

13.
邓沛 《文史春秋》2010,(3):61-62
栾调甫先生(1889—1972)是古文献《墨子》研究专家、著名学者,山东齐鲁大学(当时欧美教会在华创办的大学之一,其医学院尤负盛名)教授,又先后兼任这所大学中国文学系、国学研究所主任。他于上个世纪20年代被这所著名大学聘任为教授的经过,颇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成长为总政话剧团的著名编剧,曾先后创作了《巨人的握手》、《周恩来在上海》、《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张学良》、《延安颂》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王朝柱的一生可谓硕果累累,著作颇丰。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这样说:"一个人一生中要经常做一些事,要做些有益的,自己还喜欢的事。"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走近这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聆听他讲述自己极不寻常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厉华 《世界历史》2005,(6):136-137
刘思慕先生生于1904年,1985年在北京与世长辞。他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先后出任香港《华商报》、《文汇报》、上海《新闻日报》、《解放日报》、中国新闻学院、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职务。1979年至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在他去世20年之际,我们仅以此文来寄托对过世者的哀思,同时借以鞭策、鼓励后学。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我刚进市委宣传部工作不久,就认识了邓伟志。他当时已是上海的名人。因为在《文汇报》上先后发表了《家庭的淡化问题》、《中国的学派为什么这么少》和《淡化“当宫心理”》,引起很大反响,被戏称为“邓氏三论”。  相似文献   

17.
汪原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整理工作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卓有建树。他是我国第一个对中国古典小说用新式标点并进行分段的先行者,早在1920年就出了《水浒》的标点本,以后继续标点出《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十多种名著。解放后,他先后任新文艺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他翻译作品有高尔基的《我的旅伴》、《流浪人契尔卡士》以及《伊索寓言》、《一千○一夜》、《鲁滨逊飘流记》等外国名著。汪原放是我极为尊敬的老一辈的著名出版家。我们有三度同事之谊。他长我24岁,我一直叫他汪…  相似文献   

18.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无锡人。他是我国近代的国学大师,他博览群书,对中国的文学、史学、经学都颇有研究。一生著作甚丰,著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古籍举要》、《版本通义》、《骈文通义》等,被后人称之为学术经典。我作为一名  相似文献   

19.
著名报人王芸生先生解放前因主持《大公报》为人所知。1929年因与《大公报》打笔墨官司,他受到《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赏识而被邀请参加《大公报》,历任编辑、编辑主任、总编辑、社长等要职。他先后在《大公报》天津馆、上海馆、武汉馆、重庆馆、北京馆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寇入侵,大公报社逐步后撤,曾在各地设馆,坚持出报,从未间断),也去过香港馆(待的时  相似文献   

20.
《贵阳文史》2012,(6):7
来源:《当代健康报》2012年10月11日国学大师南怀瑾9月29日在苏州与世长辞,享年95岁。他在93岁高龄时,还活跃于讲学、著作和其他繁忙的工作,是什么原因让他享有近百岁的高寿呢?饮食清淡。他平时饭量很小,以素食为主。中午少许盐煮花生米,晚餐一碗小米红薯稀饭,配一些小菜。二、睡眠质量高。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