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吴淑《事类赋注》是一部用赋体写成的、征引富博、体裁特别的类书,其中引证汉魏六朝赋作颇多,将其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辑和相比勘,出入颇多,或可据以辑佚,或可为校勘之资。  相似文献   

2.
甘博源 《丝绸之路》2011,(10):71-72
《归去来兮辞》与《归田赋》在主题思想上一脉相承,创作构思如出一辙,艺术手法亦有颇多相似,表现出鲜明的继承性。而相比《归田赋》,《归去来兮辞》全面描写了山水田园之乐,特别是躬耕生活首次进入文人创作之中;隐逸思想更加成熟,人生追求诗意化、哲理化;艺术水平达到物我同化、真淳自然的圆融境界,体现了六朝辞赋对汉赋在思想内容拓展和艺术手法提高方面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刘怀香 《神州》2013,(32):3-3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其《赋》篇对后来赋的影响也较大。此文就荀子作赋史料记载和荀子《赋》篇流传中的差异,从而理解荀卿怎样失志而作赋,以及汉代学者引用荀卿《赋》的内容和后人引用荀卿《赋》内容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乾隆《御制盛京赋》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因为它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学价值及艺术价值。本就《御制盛京赋》的创作背景及内容作以简介,主要阐述它的版本源流情况,相关的名人和史实也穿插期间.试图理清《御制盛京赋》版本的传承脉络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他曾经阅读过《昭明文选》、《古诗源》、《元人小令集》、唐宋元明清《五朝诗别裁》、《词律》、《容斋随笔》、《梦溪笔谈》、《楚辞集注》、《屈宋古音义》、《古文辞类纂》、《六朝文絮》等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1]其中,他对庾信的《枯树赋》却百读不厌,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6.
论者通常将扬雄四赋的作年定于元延二年和元延三年。但此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成帝元延三年从胡客大校猎的假设为前提,二是对本传里"明年"二字理解有误,将扬雄作《校猎赋》之年与成帝羽猎之年混为一谈。只有充分尊重《成帝纪》元延二年的记载,并认识到本传所说的"明年"并不是指成帝羽猎之明年,而是指扬雄"作《校猎赋》之明年",才能正确地考证出扬雄四赋的作年。  相似文献   

7.
《神乌傅(赋)》或引用、或化用《诗经》、《论语》、《周易》、《孝经》、《老子》、《庄子》、《荀子》等典籍,文字与今传本多有差异。以《神乌傅(赋)》考论典籍,可补通行典籍之缺,增《诗三家义集疏》中《齐诗》说内容;以典籍释读《神乌傅(赋)》可明作者习《齐诗》、谙《论语》,初步释读止于樊、幾自、去色就安、不意不信等词,裨益文本解读,以更好地理解《神乌傅(赋)》文意。据此,结合西汉官学教育体制,我们对赋作者习学和受教的情况有了个大致臆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班固的思想和汉代赋作状况从新思考"赋者古诗之流"的内涵和价值。本文认为,班固"赋者古诗之流"意在阐发赋体讽谕观,并非一个立足于汉赋现实的文体源流判断,只是经史学家对赋体文章提出的理想的政治要求。汉赋之"赋"源于《诗经》"六义"之"赋",以敷布铺陈为基本手法,普遍呈现出靡丽的文体特征。在经学背景下,汉人赋论执着于理想的"讽谕"而批判现实的"靡丽"。由于讽谕的创作手法与文学性文体有密切关联,使得以讽谕为依据的《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文体归类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丽 《神州》2013,(33):10-10
魏晋美人赋悦慕佳人——思而求之——求之不得——怅然怀愁的情感结构模式是古代士人追求理想的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写照。从《诗》、《骚》到宋玉到《洛神》勾勒出了一条"企慕"的心理线条,魏晋美人赋正是循着这一心理线条,通过求美这一方式反映着当时士人的特殊心态。本文从企慕的哀愁、阻隔的意义、梦的满足与失落三个方面来探寻魏晋美人赋的企慕主旨。  相似文献   

10.
钟嵘在全面继承汉代经学家的赋、比、兴观点的基础上,摆脱了儒家诗教的藩篱,在《诗品序》中将把风、雅、颂与赋、比、兴分开,将兴、比、赋并称为三义,其次第则兴居第一,比次之,赋为第三。既能三义兼备,又区分次第,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重"兴"轻比、赋的倾向,同时强调了兴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1.
《文选》李善注中保留了很多旧注,其中以赋类为最多,体现出唐前为赋做注的兴盛。本文对李善注中收录或提到的旧注逐一辨析,考察其概貌、真伪、引书及特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一批文人贬戍边疆,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边疆舆地赋的创作值得注意.英和流戍东北边疆后,创作了具有独特东北边地风情的《卜魁城赋》,为读者全面呈现了卜魁城的情况.《卜魁城赋》继承汉大赋的创作传统,以赋的形式颂扬了清代统治者开土拓疆的丰功伟业,是戍配文人盛世情怀的抒发.作者在赋的创作过程中亲历调查,广征博引,我我们保留了清代东北边疆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方志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钱冶 《收藏家》2005,(6):41-48
一、《感蝗赋》及其作者徐元文《感蝗赋》行书手卷,纸本,长133、宽25.5厘米,启首处钤有“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宝笈三编”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蒋祖诒”白文印、“榖孙鉴藏”白文印,赋文后附有姜宸英、万斯同、尤同、万言、徐秉义、朱彝尊、曹寅等徐元文门生、故旧、亲友的14通题跋及缪荃孙、梁鼎芬等人于光绪二十九年  相似文献   

14.
S.3663号《啸赋》残卷为较早公布的《文选》敦煌写卷之一,历来研究著述甚夥.本文全面梳理了前人的研究工作,并修订补充了数条校勘意见.  相似文献   

15.
《南都赋》自然生态史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衡的《南都赋》中记载有汉代南阳地区的自然生态情况 ,如丰饶的山林、金丝猴的生存状况、甘蔗和甘橘的栽植等 ,但后来都不见于记载了。其原因除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外 ,气候变迁又也是重要因素。通过对《南郁赋》中自然生态史料的研究 ,有助于推动历史时期自然生态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桂枭 《文献》2022,(2):17-28
周邦彦的《重进〈汴都赋〉表》不仅是其四六文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周邦彦生平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王国维以来,学者都认为王明清《挥麈录馀话》记录失实,将此文系年于哲宗朝元符年间。通过对《重进〈汴都赋〉表》的文本细读,及其与宋代其他史料的互证,可以证明王明清对此文的记述基本属实。周邦彦重进《汴都赋》一事当发生在徽宗朝政和七年六月十八日面见徽宗以后。这也为考察周邦彦党附蔡京之史实与提举大晟府之时间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7.
鲍照的《芜城赋》写于扬州在刘宋时期遭遇两次浩劫之后。实际上,扬州处于南北要津。得益于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扬州成为繁荣的都市。然而,在敌对政权征战期间,这里往往成为戎马之冲。鲍照的《芜城赋》呈现了扬州城市的极端命运。尤其是自鲍照《芜城赋》开始,"芜城"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破败扬州一个历史映照和记忆。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当扬州遭遇重大兵祸时鲍照的"芜城"成为一种缅怀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秦代已经有多种“赋”,但从岳麓书院藏秦简与里耶秦简来看,当时的赋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律令中有规定的、由县管理而课以民众的,用于军事方面及贡献中央的“户赋”;二是郡课以县官府的“赋”。目前未有证据说明此赋是课以民众的,它是县官府让其属下的劳动人员来完成的搜罗物品的任务。县官府完成任务后将这些收集品提交给中央。其用途与户赋相同,用于军事及贡献。文献中所见的“献”,是中央课以地方政府的,县通过赋的征收来准备“献”的贡献品。秦的赋在创设后,随着历史的演变,按照需求逐渐添加新的规定,并且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岳麓秦简《金布律》正反映了上述赋的特性。秦统一前后,可进行赋税收纳的地域逐渐扩张,并在很多新领域征收了赋税。秦结合这些新领地的地域性进行了巧妙的征收。  相似文献   

19.
鲁琢所编《赋学正体》从文体特点入手将赋分为四体(骚赋、古赋、文赋、律赋),并追本溯源,为它们找到了共同的根源——屈骚,四体之赋分别继承了屈骚中不同的特点,从而蔚成大国。《赋学正体》产生于古、律各体赋之创作及具有新创的赋学理论皆十分兴盛的乾隆朝,其将四体之赋渊源归于一处的做法,实质上是对"因时代高下"与"祖骚宗汉"的赋学批评观的反拨,将各体之赋置于平等的地位,更为客观地考察并揭示其文体特点。而他在"韵语杂体"一卷中将十四种韵文文体与赋画境,显示出其所持的狭义的赋体观,仅有导源于屈骚,以赋命名,文体特点合于其所分四体之赋的韵文才能被称作是赋。而从他"间採名篇"的选赋标准及赋后之论中可见他于古厚醇雅的赋作的推崇。而鲁琢对历史发展中各体之赋的变化缺乏关注,则是其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20.
姜靖 《中国地方志》2012,(7):55-57,5
方志文体不拘一格,有散文体、骈俪体、辞赋体、歌诗体等。本文作者从“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典故铺展开来,通过援引大量的古文献资料,追溯赋体志书产生的渊源、发展和历史流传情况,分析研究辞赋体在方志中的运用概况,并进一步指出最早的韵文体地方志,来源于东汉时一些郡府听事壁上的画赞和三国吴时的《南州异物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