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弹一星功勋”自1999年9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仪式上被授予后,已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一个符号。那一天,23位“两弹一星功勋”从历史大幕后面走出来,第一次集体脱密、集体亮相、集体受勋。他们的人生轨迹虽不尽相同,但他们投入“两弹一星”事业时全都是“我已无我”的精神状态。本文以纪实文学笔法,勾勒出中国核弹专家王淦昌命运多舛而又波澜壮阔的大美人生……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家乡,近年来以“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为抓手,以“资政育人”功能发挥为使命,探索出了一条赓续红色血脉、建设精神家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穆鲜明 《江淮文史》2022,(6):109-118
<正>“中国核司令”程开甲(1918—2018),祖籍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改革先锋”和“人民科学家”六项国家最高荣誉于一身,是百年党史的功勋人物,是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4.
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烈士,也不愧是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今年是他的35年祭。他1968年死于非命,10年后被追认为烈士,17年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0年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  相似文献   

5.
提起中国的原子弹,大家都能想到钱学森、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与原子弹有过亲密接触的热血青年。杭州老人吴银强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提起中国的原子弹,大家都能想到钱学森、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与原子弹有过亲密接触的热血青年。杭州老人吴银强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孙家栋小传:中国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曾担任过东方红卫星等多种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并担任过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科学家,荣获一等功、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在第五届珠海航展上,耸  相似文献   

8.
《神州》2006,(Z1)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而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生平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  相似文献   

9.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七名功臣中,有一个令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那就是郭永怀。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和航空学会  相似文献   

10.
王希季是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921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白族。1938年,高中一年级考上中国战时最高学府西南联大,曾轰动一时。谁也想不到,这位天才少年在联大学习时曾吃过“零蛋”。据王希季回忆:当年在联大机械系任教的是我国唯一的机械大师刘仙洲教授,他对学生的学业特  相似文献   

11.
苏峰 《百年潮》2022,(7):71-77
<正>“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是国防科技事业领导人张爱萍将军1986年为邓稼先写的悼词,概括了邓稼先忠诚的品质、无私的精神、伟大的贡献,成为“两弹元勋”邓稼先一生的写照。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邓稼先终生践行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相似文献   

12.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宣布了《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必须不断地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中国人民有站在世界科技进步前列的勇气、信心、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始终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埋头苦干,迎头追赶,努力使我国的科技事业继续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王建柱 《文史春秋》2022,(11):39-43
<正>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一枚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王希季院士胸前。王希季,中共党员,1921年出生。中国空间技术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空间返回技术两门新的学科;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杰出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院士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这是世界科学天空一颗巨星的陨落,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损失,更是四川学子心中永远的伤痛。大师虽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对四川青年科学家寄予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5.
李凌 《炎黄春秋》2000,(7):38-42
两弹一星元勋中的 清华人和西南联大人 在 1999年建国 50周年大庆前夕,中央隆重表彰并授予功勋奖章的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的23位元勋中,有六位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生、一位是通过清华公费留美的学生。他们是:王淦昌(1929年清华物理系毕业)、赵九章(1933年清华物理系毕业,1934年公费留美,1938年返西南联大任教)。彭桓武(1935年清华物理系毕业)、钱三强(1936年清华物理系毕业)。王大珩(1936年清华物理系毕业)、周光召(1951年清华物理系毕业)。另外还有钱学森,…  相似文献   

16.
金凤 《炎黄春秋》2001,(2):46-51
核潜艇和“两弹一星”一样,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战略意义和威慑力的尖端武器,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国防的有力保障,在研制中功勋卓著的黄旭华是我解放前在交通大学就读的老同学。想起当年那个热情活泼、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并于上海解放前夕加入地下党的小伙子,如今已成为核潜艇总设计师和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怎不令人高兴不已,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徐欣蓉 《攀登》2014,(1):47-50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写照.“两弹一星”精神对青海有着特别的意义,进入新时期,被赋予了新内涵的青海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本文中笔者将青海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韧、自信、实干、创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2015,(1)
<正>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的功臣,23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熟悉这些科学家经历的人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人,因为这23位科学家中有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还有2人的事业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叶企孙,中国科学界的元老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建蒙 《炎黄春秋》2001,(11):53-55
孙家栋‘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地地导弹和运载火箭初创阶段的工作。担任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1967年始。他负责组建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研制和试验工作。担任过多种型号人造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和中国第二代主要应用卫星航天工程大系统的总设计师。孙家栋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科学家。荣获一等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  相似文献   

20.
霍四通  杨柳 《世纪》2022,(5):41-44
<正>因为专业研究,杨福家和很多献身中国核武器事业的核物理专家有过密切交往。这些专家后来有不少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为世人景仰的“两弹元勋”。这些功勋科学家一般都比杨福家年长十几岁,有的不过只大几岁。他们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钱三强提携引荐钱三强(1913-1992)是国际著名核物理学家,因与何泽慧一起发现核的三分裂而闻名于世。他担任二机部副部长兼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所长,主持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钱三强当时经常给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讲原子能知识,闻名全国。他身居高位,待人却十分真诚谦逊,没有一点架子。杨福家当时二十出头,到北京出差去看钱三强,谈完话钱三强借口出去散步,坚持亲自送杨福家到车站。1960年钱三强到上海视察和指导工作,对杨福家领导下的“五八中队”的工作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