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恺帆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参与领导过无为“六州暴动”,历任中共县委书记、皖中行署副主任、皖南地委副书记、苏皖边区政府秘书长。1933年9月,张恺帆担任上海中共沪西区委书记时,不幸被捕,被关进了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在监狱里,张恺帆面对鬼蜮伎俩,昂然挥笔:渺然天地一樊笼,况复人多地狱中。坚壁重门关不住,夜来有梦渡江东。其情之切,其志之坚,跃然纸上。1931年2月7日,著名左翼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频等被集体枪杀于龙华。烈士们的浩然正气激励着张恺帆,诗情也像狂潮一样奔腾而出。他作了《龙华悼念死难烈士》…  相似文献   

2.
泉山渺渺汝何之?检点遗篇几首诗。芳影如生随处在,依稀门角见冰姿。检点遗篇几首诗,几回读罢几回痴。人间总比天堂好,宿愿能偿连理枝。依稀门角见冰姿,影去芳踪我不知。送葬归来凉月夜,泉山渺渺汝何之。革命生涯都说好,军前效力死还高。艰难困苦平常事,丧偶中年泪更滔。这是陈毅写的《忆亡》一诗。诗前有这样的话:“余妻肖菊英,不幸牺牲,草草送葬,夜来为诗,哀哉。”肖菊英烈士牺牲于67年前,年仅2O岁,知者不多。在大型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之魂》的“十里杜鹃红”中曾谈到她。肖菊英,1911年出生于江西信丰县城,念高小时开始…  相似文献   

3.
我国美学史上的“形”、“神”辩难申自强一苏轼曾在题为《书都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的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意谓画贵神似,诗贵神韵及味外之旨;若但求形似,或窘于诗题,那是浅薄幼稚的。苏轼的这一见解本符合审美创造的法...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原上海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原抗敌演剧第九队成员马夫《文史天地》收到了。这份刊物办得不错,有许多重要的革命史料,是前所未闻的。田汉在1944年末、45年初在贵阳时,据我记忆有一个阶段,他和安娥的生活很困难,住在一个用景片隔起来的房间里,墙(布景片)上曾贴着他的一首诗,诗曰“爷有新诗不济(救)贫,贵阳珠米桂为薪,杀人无力求人懒,千古伤心文化人”当时我们队在重庆,我不记得是谁到重庆告知我的,这首诗的内容我印象很深,其他具体情况因我当时不在贵阳就不够了解厂。田汉之子田海男您寄来的《文史天地》杂志收到了。读了您写的…  相似文献   

5.
《诗经》“东门”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始时代,诗歌是与神话和宗教相关联的。——朱光潜《诗·郑风》有《东门之》、《出其东广门》、《陈风》有《东门之》、《东门之必、《东门之杨》。以上五首诗都有“东门”一词,为称引主便,简称为“东门”诗。对于这组“东门”诗的主旨,古代学者多斥之为淫奔之诗,现代学者多认为是爱情恋歌,评价虽相廖,但共识也很为明显,即“东门”诗都为关男女性爱之诗。那么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在一部《诗经》<l,何以竟有五首有关爱情之诗发生在东门?而非南广1?西门?北门?在当时人们的思维意识中,为什么一提到“东门”就让人想到爱情呢…  相似文献   

6.
张恺帆的诗     
不少哲人都说:“诗言志”,对此我坚信不移。近读原安徽省委书记张恺帆的《张恺帆诗选》一书,使我深感,他无论是在战火中、敌人的监狱中,还是在长期担任省级党政领导、身居要位期间,总是时刻关注人民的疾苦,不怕丢官坐牢,讲真话传真情,勇为人民鼓与呼。30年代初,诗人从事革命活动在上海被捕,关在龙华监狱。当他闻知被关在同一监狱的著名左翼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频等被秘密枪杀于龙华监狱后,心中万分悲愤。烈士们的浩然正气使张恺帆诗情逐浪高,于是写下《龙华悼念死难烈士》:“龙  相似文献   

7.
祝秀权 《古籍研究》2000,(1):71-71,37
《郦风.君子偕老》一诗,古今各家解《诗》大多以为是讽刺卫君夫人宣姜之作。究之,其根据有二:一是毛《序》:“《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二是本诗首章末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解谓此二句指斥宣姜德行不善。  相似文献   

8.
李海鹰附语:首先,因为有了闻一多先生这首充满真挚、浓郁情感的诗,才有了我谱曲的基础。闻一多先生在70多年前写这首诗时,也许想不到澳门终于在本世纪末就要回归祖国了;其次,我很幸运,能在70多年后通过《澳门岁月》大型专题片与文化先人做了一次历史性的对话。今天,我特通过《新文化史料》双月刊,为澳门回归祖国再次表示祝贺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相似文献   

9.
47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在悲痛之余创作了那首举世闻名的吊唁诗——《吊罗荣桓同志》,以抒发心中的复杂情感,这是毛泽东诗词中唯一的一首悼念元帅并直接标明“吊罗荣桓同志”的吊唁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首诗引起了史学家的广泛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0月26日,上海《新民晚报》的“博闻”版摘登了《港台信息报》的汪精卫一首佚诗,说这首题为《自嘲》的“绝命诗”,出自汪精卫棺中的一册“手抄诗稿”。披露者虽未说明是何人手抄,但确定此诗是“汪死前所写,尚未披露”云云。 此后,《蒋介石绝密王牌——池步洲传奇》一书中又出现了这一“史料”,唯情节与《港台信息报》所云大相径庭。该书称,这首“绝命诗”是从南京梅花山汪尸所穿的“马褂口袋中”发现的。这口袋里“除了陈璧君(汪之  相似文献   

11.
严复《民国初建》诗“美人”新解王宪明1911年底至1912年初间,严复写下了著名的诗句:“灯影回疏棂,风声过檐隙;美人期不来,乌啼蜃窗白。”1915年7月,严复门人侯毅辑录《愈野诗》,在这首诗的前面加了“民国初建,政府未立,严于乃为此诗”的标题,这就...  相似文献   

12.
一、看似送别诗,实为寄赠诗《送莫友芝》最初见载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长沙传忠书局刊印的《曾文正公诗集》卷四。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事实上,这是一首寄赠之作。《郘亭诗钞》卷四有《次韵答曾涤生阁学见寄》,称“见寄”,即是明证。在这首诗的下面,又有《魏将侯承柷大令为致曾涤生阁学诗并用其韵见寄和答》诗一首,据此,知转寄曾诗者为魏承柷。  相似文献   

13.
我收藏的《共产党宣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古今中外都有爱书如命的人,我愿意加入这一行列。”我藏书不多,读书更少,但我爱书,尚未进入“如命”之境。由于陈望道先生于1920年翻译、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发行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激发了我收藏《宣言》版本的热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我在《武汉晚报》的副刊“夜明珠”上,发表了题为《留下》的新诗一首,当时有一位女读看了以后。她约我到汉口民生路口的工艺美术陈列馆一叙,见面后。她赞扬了我写的这首新诗,接着又说:“你要有一位名家指点指点,那就更好了。”我问:“你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王若飞,黄齐生等“四八烈士”遇难55周年。前些年有幸获表姐黄晓苏(黄齐生的亲侄孙女),赠送我一首陈毅同志亲笔写的《哀黄齐生先生》长诗复印件,我珍惜地收藏着,时而取出来朗诵一翻,以示对外祖父黄齐生的怀念。今年又是  相似文献   

16.
张恺帆(1908—1991)自1926年投身革命以来,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在敌人的监狱里,在建国以后长期担任安徽省的领导岗位上,在反右倾和“文革”遭受迫害与不公正待遇中,依然保持着战士、公仆和文化人的特色。可以说:铮铮铁骨,耿耿丹心,浩浩正气。正如张劲夫在《怀念忠于人民利益的张恺帆同志》中所说:“我多少感到,恺帆同志书生气较重,甚至还有些名士派的风格。”“恺帆同志是个革命者的材料,不是一个做官者的材料,他也不计较官位,对乌纱无所谓。因此,从不讲做官之道,不会做官,他却是一个真诚的人民公仆。”(《解放日报》1992年5月15日)  相似文献   

17.
王颀 《神州民俗》2007,(2):60-61
严仲良先生自幼酷爱书法,常喜欢邀清几位朋友、知己喝茶聊艺。 这次严仲良写了一首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诗。写得令我非常喜欢。看其布局谋篇,用笔之形式意味和王昌龄的《从军行》所表达的诗意,是如此的吻合。琴瑟之合实为难得。是一幅艺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极好的佳作。观赏中他使我脑中突然闪出刘邦《大风歌》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雄健豪放之气势,让我为之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拜读贵刊今年第六期刊载的黄大能老同志的《我与黄竞武烈士的三次谈话》,很受教益,也感慨颇多。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黄老缅怀二哥的兄弟情谊,对烈士深切崇敬的心情;同时也不禁引起我对上海地下党机要人员英勇牺牲的思念和缅怀,这是因为他们都是在上海解放前夕,与黄竞武同志同一时期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烈士!时光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人们不能忘怀他们的光辉事迹。  相似文献   

19.
吴之邨 《安徽史学》2000,(2):25-34,17
八大山人康熙廿一年春书《瓮颂》组诗之六《画瓮》:“停舟问夏口,夏口无一画,三人瓮里坐,是事颇奇怪”。八大诗向号难诠,史无确诂。此《瓮颂》六首尤羚羊挂角,踪迹冥杳。今检《春秋&;#183;桓公十四年》:“夏五。”西晋杜预注:“不书月,阙文”。又《庄公廿四年》:“郭公。”杜注:“无传,盖经阙误也”。史因《春秋》此二处阙文泛称佚笔缺文为“夏五郭公”。明张岱《快园道古》卷12及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27皆载明清文士雅嗜“夏五本是五,增口便成吾”诗谑字戏。细玩八大诗义,正暗示“夏口无一画”为“夏五”缺  相似文献   

20.
路远 《文博》2009,(1):74-79
本文围绕西安碑林藏苏轼《集归去来辞诗》刻石,对苏轼的“尚意”书法不践古人、追求个性自由的本质,及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略加述评。对该刻石所据之墨迹本的由来及刊刻者邓霖其人,对苏轼这件书法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价值,略加考述。认为《集归去来辞诗》刻石之“六首本”和“十首本”各有出处,不能因为《苏轼诗集》收录10首,便轻易否定“六首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