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爱读《炎黄春秋》杂志,有时也投篇小稿。我忝列这个刊物的特邀编委,提过一些建议。我跟她息息相通,是因为思路完全投合。 《炎黄春秋》坚持正面宣传。我理解他们说的正面宣传就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更不是凭一己好恶阐释事物。我年逾八十,终生从事新闻工作,过去认为知道事情不少。“文革”以后,全国拨乱反正,我发现这种看法不对,许多事情我不知道,若干大事所知不确不实。《炎黄春秋》选择一般读者关心的大事,加以介绍,加以澄清,对过去流传的若干不确、不实的说法加以纠正。这对开拓我这样的读者的脑筋大…  相似文献   

2.
从1964年我写《大寒内参》至今,已经过了35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不断有朋友在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中,叙述这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我对自己亲自经历过的这段历史,却始终未写过片言只语。其原因是:一则是事情已过去了35年之久,自己不愿再去回忆那段不愉快的历史;其次,即使一些朋友在叙述那段历史事件中,有些个别事实稍有出入,或者一些提法不那么准确,但也不值得再去评论;王是如今社会上新闻官司案件频频发生,报纸刊物批评报道显著削弱,指名道姓批评了某些人和事,不管批评得是否正确,便告你侵权,引起一场没完没了的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包括《文史天地》在内的不少报刊,发表了若干实事求是介绍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使广大读者知道了历史的真相,走出了非此即彼的的误区。比如就民国时期而言,下面一些人物或组织的历史面貌就得以真实显现: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24日的《武汉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报道“老作家管用和‘出道’武汉晚报:诗歌《绕道》一炮走红。”该文刊出后,有不知情的读者来电问我,《绕道》是一首怎样的诗,居然能够走红?他们很想了解了解。而知道一些实情的读者和朋友来电说,当年你因写《绕道》挨了批判,倒霉透了,怎么是走红呢?报道失实,你应写文章到该报澄清一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陆定一谈瞿秋白为何写《多余的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在1990年前后,陆定一著文认为瞿秋白写《多余的话》确有其事。之前,大家都认为《多余的话》是国民党伪造的,几乎已成定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问了陆老,他说:“我在延安当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时候,就从国统区的报刊中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省兴县是我党创建的晋绥解放区首府。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兴县籍的牛荫冠、刘少白、牛友兰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名誉全区。近些年来,在一些历史述、传记及报刊章中,从不同角度对他们均有介绍,从正面肯定其业绩。不过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加之他们的社会活动都是上个世纪前期的事情,许多人对当时的情况了解不详,也难免有些不够准确甚至错误的记述。2001年8月23日,《南方周末》刊出智效民同志撰写的《开明绅士刘少白》一,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刘少白先生和牛友兰先生由于志同道合,青年时即结  相似文献   

7.
李乔 《炎黄春秋》2006,(9):79-80
《炎黄春秋》是我最爱读的杂志,其爱读的程度,几乎超过了所有的书籍和报刊。这不是夸张,是真的。我自认为是《炎黄春秋》的“红色恋人”,开始是相见恨晚,继而海誓山盟,终至难舍难分。我是七八年前才读到这份杂志的,故日相见恨晚。没有任何人向我推荐,我也没有看到什么广告,但一接触,便放不下。因为我知道,我一展卷,就要和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些沉重而又非常重要的、不能回避的话题接触了。  相似文献   

8.
关桂霞 《攀登》2012,(4):12-13
在我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攀登》是我最早认识的刊物之一,从1982年1月到今天,可以说,我是伴随着《攀登》的成长在成长,转眼间已走过了30个春秋。或许人们对早年的《攀登》没有多少记忆,有些人可能根本不认识,而我却很在意。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本刊为使广大读者关注《孙子兵法》八十二篇是否真的在西安发现,上期曾发表何件同志的一篇文章。今年元月,《光明日报》等报刊有多篇文章辨其真伪,这里所载黄朴民同答读者问的文章,很有说服力,广大读者能从中识别其真伪。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刊纷纷刊登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在西安被发现的消息或报道,请问这件事情的可信性如何?北京读者倪或答: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情,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维护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和新闻报道的严肃性问题,有必要予以澄清,以免混淆视听,以讹传讹。这首先应从《孙子》的成书及著…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正我是《环球人物》的老读者,今年78岁,在邮局干了42年,退休后自己摆了个书摊。工作大半辈子,经过我手的报刊不计其数,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数《环球人物》。接触贵刊以来,我就像交到一位知己,几日不见总感觉缺点什么。我也记不清读过多少期《环球人物》了,总之很多,有些还做了笔记,遇到有价值的还会收藏起来。在与同事的回忆交谈中,大家和我的看法一致:《环球人物》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开年伊始,我的第三部长篇纪实文学《汉口徽商》,由武汉出版社出版了。提议我做这件事情的是周晓山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原副院长,一位安徽籍人士,赋闲之后受聘为湖北省安徽商会名誉会长。我与晓山是战友,他请我出山,我不能不尽战友的情谊。再说,我对汉口徽商,确实作过一点研究,对早些年的研究成果,有难以割舍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谈个人的事情.我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父亲过世后母亲告诉我的.这几年,我看了一些他的回忆录,还有他在“反右”期间写下的两份检查,对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相似文献   

13.
王德彰 《文史精华》2003,(11):61-62
2003年9月号大刊《文史精华》发王晓飞先生的《毛泽东的京剧情缘》一文,介绍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党务、政务之外的戏曲生活,读之颇引兴致,受益多多。但感言犹未尽,故将我所知道的其他一些情况续说如左。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9,(5)
经历过“文革”的人,大概都知道江青和“八个样板戏”。其实,与她有关系的不止这八个样板戏。那第九个,就是京剧《平原作战》。关于京剧《平原作战》是怎么产生的,它和电影《平原游击队》是个什么关系,多年来,不断有人问我。我虽然是电影《平原游击队》的作者之一,但事情的整个经过我也不完全清楚,只能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旅游》2008,(6):8
《旅游》杂志社的编辑:写信打扰,想询问投发稿件的事情。我初次向贵刊投稿,尚有些不明之处。我在今年4月11日向贵刊的公共信箱(Ivyou@vip.sohu.net)发送一稿件,题为《横断山脉山谷中的女儿国》以及我对《旅游》杂志的一点真实感受,但不知稿件你们是否收到,是否采纳,故写此信询问。我发的稿件和感受都在附件上。盼复。感谢。  相似文献   

16.
组这一期稿件时,正值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在长江流域的上空演绎。跟大部分人一样,我也去买了一幅日食观测镜。随镜附送的宣传卡片上的几行字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上网一查,才知道这几句话其实是温家宝总理在某大学所作的一个即席演讲中提到的,后来随同他的《仰望星空》一诗一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有地域界限的,文学又是没有地域界限的。文学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都希望全人类知道他的作品。由于对于文学的喜爱,我在近20年里参与了市内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结识了一些文学界的老友新朋;通过耳德目染,知道了一些市内文学界鲜为人知的事情,现借出版《江汉明珠采风》的机会,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新中国成立后,我市文学就发展迅猛。以南下干部中的知识分子和行阳简易师范学生为主体的一批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当年在通海口小学教低年级语文的刘培清,陆续在《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报》发表儿歌、诗、童…  相似文献   

18.
俞杰 《福建史志》2013,(5):11-12
地方志设无题概述由来已久,南宋《三山志》《新安志》《临安志》的有些门类就使用过,明清方志使用更多,名目有无题的、有称“引”的、有称“叙”的,多为介绍主旨、说明内容、考镜源流、辨明学术,等等。  相似文献   

19.
启骧 《北京文史》2001,(1):21-22
很多朋友经常问一些清朝皇族的问题,现就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提供给大家,如有不妥之处请专家、学指正。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满族在清代中期以前没有在文人笔下产出小说作品,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多是一些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满族文人创作小说是清代中期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朝成书的《红楼梦》,还有聊斋体文言短篇小说集《夜谭随录》以及道、咸年间成书的《儿女英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