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陈独秀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彦 《安徽史学》2001,2(4):69-74
陈独秀早年曾经对“近世明”(西方近代明)进行了顶礼膜拜式的赞美。但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否定之后,在他的后期尤其是晚年,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重新回到了否定之否定的思考起点;而在抗战时期,他对发展资本主义有了更加明确的论述,并结合抗战的时代特征,使其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有了时代的烙印,即发展资本主义的建国主张与抗战的时代主旋律是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先生是政治上的失败者。他学术上的成就,多于政治上的成就。他曾是北京大学的文学院长,是《新青年》杂志的主编;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人;是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70周年。1931年11月4日,代理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违命抗日,率所部东北军在江桥(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所辖泰来县江桥镇境内)奋起抗日,打响了中国军队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为铭记历史,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共齐齐哈尔市委、齐齐哈尔大学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中共泰来县委、泰来县人民政府协办的纪念江桥抗战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0月22—23日在江桥战役的故地——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4.
漫谈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体能和智能都不允许我对陈独秀作认真的科学研究了,因我已80多岁,无能为力了。但30年代初,尤其在陈独秀于1932年被捕时我看到全国名流的一片抗议与声援之后,才找了陈独秀的书来读,即种下了钦佩陈独秀的种子。那时还不知道苏联的托派及中国的托  相似文献   

5.
抗战伊始,在各方营救之下刚刚走出国民党监狱的陈独秀,没有逃避抗日战争这一伟大时代,他在对国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全民族抗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思考。本文试就这些见解作一探讨,以弄清其渊源,阐明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面抗战爆发。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各阶层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一致对外,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沿海各省市机关、厂矿、学校、商店、银行等单位纷纷内迁,西南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处西南中心的贵州除迁来一批厂矿、企业外,浙江大学、大夏大学、湘雅医学院、陆军大学等大专院校也纷纷迁入。大批学者、专家、名人也随之而来,一些国际友好学者也来贵州参观访问,其中李约瑟教授的三次来访较负盛名。  相似文献   

7.
蜀辉 《史志研究》2000,(4):49-51
朝鲜是中国的邻邦,1895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半个世纪之久。朝鲜人民为争取独立和解放,曾经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人民才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挣脱出来。但是,1945年8月上旬,美国得悉日本投降的意愿后,即拟定了受降步骤的命令。  相似文献   

8.
邵建 《炎黄春秋》2008,(1):10-16
1925年10月10日,“五卅”过去几个月了,胡适从武汉讲演后,同到北京,旋又南下上海。三天后,上海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在日记中记道:“晚八时,仲翁来,……听见适之兄到了,非常高兴欢喜,坐谈了很久,约定明天午后四时和适之兄会谈。”第二天下午四点,胡适到了,陈独秀晚了一小时才来。两位老朋友见了面自然欣喜,  相似文献   

9.
张家康 《纵横》2013,(4):48-53
在日寇大举入侵、国土一块块沦陷、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刻,悲观消极的思想在一部分围人中弥漫开来。此时,刚刚出狱的陈独秀却坚信,尽管日寇横行中国,压迫蹂躏得我们几乎窒息,但是,只要我们有自信心,“不肯附和、屈服、投降于黑暗”,就可以敢说:“我们断然有救!”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15日,是四万万中国人最激动最高兴的日子,也是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迫害的东南亚人民欢呼庆贺的日子。虽然过去了60年,而我也由当时的青年成为如今的耄耋之人,但每想起这一天,心中仍然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1.
在日军大举入侵、国土一块一块沦陷、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刻,悲观消极的思想在国人中弥漫开来,此时,刚刚出狱的陈独秀却坚信,尽管日军横行中国,饱受压迫蹂躏的我们几乎窒息,但是,只要我们有自信心,不肯附和、屈服、投降于黑暗",就可以勇敢地说":我们断然有救!"我能够不参加抗日运动么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  相似文献   

12.
张旭东 《百年潮》2008,(3):68-69
陈独秀(1879—1942),清光绪五年己卯八月廿四日(1879年10月9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城(即今安庆市)。谱名庆同,科举名乾生,字仲甫。留学日本时名陈由已,辛亥革命后始用陈独秀名。著文时曾用独秀山民、只眼、撒翁、实庵、仲、实、众甫等名。因其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时常用“独秀”署名,“独秀”由此名震寰宇。直到今日,人们往往只知道陈独秀之名,而不知他的谱名及其他众多笔名。  相似文献   

13.
提起“庙”来,人们也许就会想到众多的“神”“佛”以及在人的心理上的庇佑功能。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建国神庙”却是在东北沦陷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宗教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记载着东北人民的血与泪、悲惨与耻辱。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为寻求救国之道路,在1901—1914年间先后5次东渡日本。日本是青年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起点,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陈独秀产生了中国启蒙运动的想法,由此拉开了他一生革命运动生涯的帷幕。  相似文献   

15.
王泰栋 《古今谈》2005,(2):14-17
抗战八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馨竹难书。他们灭绝人性,进入中国,即如狼似虎,任意杀戮无辜的人们;中国人辛辛苦苦,经过几代人努力建起的房屋、积累的财富被付之一炬,对妇女侮辱、强奸之后还要捅上几刀。这里仅就宁波一角,举几个实例,有时间,有地点,有数字(虽不完全),有的亲眼目睹这些恶行的人还在,有的有实物作证,桩桩件件,血泪斑斑,岂是用篡改历史教科书这种拙劣的手法可以抵赖、抹煞得了的?  相似文献   

16.
庆城(庆安县)地处小兴安岭山脉西麓,此地九河汇流,土质肥沃,是主要的水稻产区.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之后,一批贫苦的朝鲜农民来到庆城县东部的安邦河畔,开垦水田,以种植水稻为生.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研究》2006,(3):110-110
李良志、史桂芳、裴匡一编的《抗战时评》,作为《石头说话丛书》之一,由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该书276千字,精选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期间,重要报刊所载与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日相关的时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等方面,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唐宝林 《百年潮》2007,(1):46-51
陈独秀于1879年10月9日诞生在长江中游交通枢纽城市——安庆。那时的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是一个弱国,正经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年轻的陈独秀决心到先进的国家去寻找救国之路。如他后来写的文章所述:“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一国的盛衰荣辱,全国的人都是一样消受,我一个人如何能逃脱得出呢……我越思越想,悲从中来。我们中国何以不如外国,要被外国欺负,此中必有缘故。我便去到各国,查看一番。”  相似文献   

19.
1942年1月,日本兴亚院派遣视察员调查上海邮务。此前及其间,汪伪交通部邮政司特饬邮政总局驻沪办事处给予便利,并为之提供相关资料。以下所选史料不但反映了沦陷区的邮政状况,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对华邮政监督加强侵略的罪行。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指的是1937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对日抗战两年后的1939年9月,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迄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而结束。前后为期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