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今年66岁的覃祥官思维敏捷,举止洒脱。提起他早年创办合作医疗,从农民到厅长又辞官还乡的曲折人生,老人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相似文献   

2.
农民看病只要五分钱,医生、护士、卫生员记劳动工分,亦农亦医。从此,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遍布乡村,深山农民看病可以不出门。这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只是一名身居深山的普通医生,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  相似文献   

3.
丑牛 《文史博览》2006,(9):36-39
农民看病只要五分钱,医生、护士、卫生员记劳动工分,亦农亦医。从此,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遍布乡村,深山农民看病可以不出门。这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只是一名身居深山的普通医生,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的传奇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4日至5日,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吴仪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吴仪还和与会代表一起,深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祥地———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地参观考察了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众多媒体在相关报道中无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的土家族古稀老人覃祥官。作为覃老的忘年好友,笔者近日独家专访了他。“赤脚医生”首创合作医疗,毛泽东批示全国推广1964年春天,只读过3年私塾的覃祥…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23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人称“农民厅长”的覃祥官在鄂西长阳土家山寨因病去世,享年75岁。本文揭示了当年毛主席亲笔批示合作医疗的内幕,再现了21年前的省委副书记纳谏改乡名的情景,讲述了一双草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情故事,展现了“厅长夫人”终身务农的贤惠善良,披露了主人公晚年的生活情况及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迅速瓦解,覆盖率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90%下降到1985年的5%。90年代初开始,党和政府努力恢复合作医疗,但重建工作一再受挫。农民自费医疗的境况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003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台,这是又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几年来的试点和推广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符合我国的实际,对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各方力量的整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随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产生,1965年毛泽东的一月指示和“六·二六”指示推动其发展,1968~1969年《人民日报》组织的大讨论带来大办合作医疗的热潮。“文化大革命”后,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制度化,但自80年代开始传统的合作医疗日趋萎缩。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为发展、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进一步提出建立、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村合作医疗不仅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障农民防病治病的好办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而且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在自愿互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制度之一。1949~1958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创立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1950年前后原东北各省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办法,举办了带有合作性质的基层卫生组织。1955年中国农村正式出现具有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山西高平等地建立了一批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  相似文献   

9.
曹普 《百年潮》2012,(11):50-5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合作医疗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创立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原东北各省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办法,也建立了一批带有合作性质的基层卫生组织。但是,真正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1955年前  相似文献   

10.
张玉龙 《沧桑》2009,(1):129-130,132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进行,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运用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各种史料进行深入剖析,已在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特点、兴衰、主体行为及与社会历史变迁的关系等层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梳理与评析,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丁秀萍 《攀登》2008,27(5):96-99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并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西宁市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科学高效的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遴选能够有资格获奖的人选。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是获奖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永梭,1915年7月14日出生在安岳县龙台场(今龙台镇)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王永梭幼年在龙台场读书,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尤其爱好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由南京迁到四川江安县。王永梭被录取为该校学员。1938年,王永梭在隆昌八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常到茶馆、闹市体验生活,其间自演了他创作的第一个戏《卖膏药》,用他精湛的表演技艺,生动风趣的四川方言,塑造了一个漂泊江湖、浪迹天涯,以卖膏药谋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潘天寿先生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讲到“指画”一节,认为“指画,创始于清初高且园其佩.高氏以前,历代画史画迹各著录中,均未见有指头画家及指头画迹之记载,足以为证.并且又说:“唐张文通璪, 画古松,喜用秃笔,双管齐下,一为枯枝,一为生干.偶于运笔中未称意处,辄以手指摸绢素,以为涂改.世人因谓指头画,创于张氏,非也.原张氏以运用秃笔双管见长,未曾以指头作画.倘谓张氏以指头涂模绢  相似文献   

15.
刘晓霞 《文史月刊》2005,(10):33-38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上.俞秀松是一个无法抹去的重要人物。早在1920年4月,俞秀松和陈望道一起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之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年8月,俞秀松受陈独秀委托,筹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  相似文献   

16.
朱雯 《文史月刊》2014,(6):13-16
<正>"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出自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一首诗,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高君宇把它抄录在自己的照片上作为座右铭,这是他短暂而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蓄革命之决心高君宇,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他于1896年10月22日出生在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高君宇的父亲高配天一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现在我国水稻产量,无论是总产还是单产,都居农作物产量之首。尤其我国水稻单产,平均亩产已达千斤以上,有的优良品种亩产高达吨粮左右,已走在世界前例。水稻如此高产与水稻移栽密切相关,水稻移栽最早的创始人就是朱元璋。水稻,在中国历史上民间亦称百稻,亩产以前  相似文献   

18.
集体化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始终坚持缓解农村医疗困境的大方向,通过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进行医务人员"在地化"培训以及坚持"预防为主"等方式,让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农民有了制度化的健康保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的政策倾向,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推动缺一不可。而这些因素发挥作用,又必须以集体经济为依托。虽然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基层干部及赤脚医生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等问题,但其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是共和国医疗卫生史上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著名西河大鼓赵派创始人赵玉峰,艺名赵双合,1894年农历十一月三日出生在河北省河间县。河间县是西河大鼓的发祥地,所以西河大鼓也曾叫河间大鼓。 赵玉峰自幼在家乡受着鼓曲艺术的熏陶,酷爱这民间艺术,又加幼年时,曾随母亲和哥哥流落天津,学唱过京韵大鼓,更使他对鼓曲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0岁时,赵玉峰在家乡向堂兄赵双印学唱小北口西河大鼓,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由于他天资聪慧,又能刻苦钻研,艺业长进很快,第二年便能随堂兄赵双印四处卖艺了。 十六七岁时,在家乡已经小有名气,受到同行和乡亲们的赞誉。  相似文献   

20.
《福建史志》2012,(6):17-17
人们常说:“四角号码”检字法是王云五发明的,其实它的创始人应当是著名学者高梦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