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杨尚昆     
苏维民 《百年潮》2009,(7):42-46
杨尚昆同志是深受全国人民景仰、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54年7月,我调到杨尚昆办公室工作;1965年11月,他被免去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我随他去广东;1966年5月,"文化  相似文献   

2.
师门忆语     
郑惠 《百年潮》2001,(1):25-29
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中,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工作或与他在一起劳动、生活(干校)。他的文章人品一直是我仰慕和学习的楷模。他对我的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对我的关怀和爱护,使我铭记终生,感激不尽。最近十多年里,我和他之间忘年交的往来更为频繁,友谊更为深笃,我常去他家或陪他去外地,从他的亲切谈话中受益良  相似文献   

3.
忆胡宏     
正1982年7月,胡宏由江苏省委常务书记(正省级)调任福建省委常务书记。我时任胡宏机要秘书,因此随他一道去福建工作。走前我们商定,我随胡宏去福建工作一段时间,待他在福建工作环境熟悉了,找到合意的秘书,我即回江苏工作。这样,我在福建与胡宏朝夕相  相似文献   

4.
刘建 《文史博览》2010,(7):15-17
<正>我是1953年出生,但我从小是在爷爷朱德身边长大的。妈妈朱敏在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任教。为了让妈妈专心工作,爷爷决定把我留在身边抚养,他对妈妈说,"孩子就放在我这里,你安心地去工作好了!"  相似文献   

5.
胶东考古记     
1979年初春的一天,我去看望苏秉琦先生。他跟我谈到他去烟台和长岛的情况,说那里是个好地方,既是连接山东和东北的桥梁,又是通向朝鲜和日本的门户,考古工作应该大有可为,鼓励我不妨去试一试。不久,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李步青和李经章等来到北京,带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和石器等标本,一是让我看后想听听我的看法,二是想邀请我到胶东地区做点工作,我答应先去看看。是年8月,我约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韩榕一同去烟台,烟台地区文化局的刘局长热  相似文献   

6.
1953年我调到清华工作,被分配在建筑系《中国建筑史》编纂 小组绘图。1957年整风运动中我的前夫程应铨被划为右派,我不得 不考虑这个家庭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最后我决定离开他。尽管如 此,我的工作还是受到影响,我被调离系秘书的岗位,去从事资料 工作。 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吴良镛先生,他问我能否抽出一点时间帮 梁先生整理一下资料。我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每隔一天晚上我就 去为梁公整理一次资料。他说自己住在一个大字纸篓里,真是一点  相似文献   

7.
荒煤去了!     
荒煤去了!□汪洋荒煤去了,我痛惜影坛又一颗巨星的陨落!自1952年他到中央文化部领导电影工作起,他就既是我的上级又是我的战友,朝朝暮暮一晃44个春秋了。在同一事业的领域里,能够如此长时间的共事,也可谓人生一大快事了。我在北影主持工作35年,经历了该厂...  相似文献   

8.
曹雷  林丽成 《世纪》2023,(1):21-24
<正>“杀”进译制片圈还在上海电影厂工作的时候,我就多次参与了上译厂(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工作。“文革”期间,虽然拍电影的机会很少,但上译厂有很多内参片需要译制,本厂演员不够用,就找电影厂的演员去帮忙配音。我能去上译厂配音,是因为前辈演员卫禹平的推荐,拍摄《金沙江畔》时,我们在一个剧组,他跟我关系很好;后来他调去了上译厂,当了译制导演,就把我推荐给了上译厂的陈叙一厂长。  相似文献   

9.
<正>30年前,初冬,广州日照朗朗,簕杜鹃烂漫。我去《黄金时代》杂志社编辑部小坐,第一次见到卢锡铭。这是一位壮实面善、待人仁厚的男子汉,我俩一见如故,聊得很投机、很舒心。从此,他的朴实无华、淡定从容、彬彬有礼的模样,一直山清水明地留在我的心间,只要有闲,我就会踅足去他办公室坐坐,讨杯茶吃,我们成了"老友记"。初见他时是杂志社的副总编辑,续而是出版社社长,后来是出版集团副老总,工作干得出色。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09年出生,今年七十七岁。老家住在清镇县王庄乡茅草坝。我在延安时,陶铸也在延安。他有个独生女儿陶斯亮,那时只有三岁。后来,陶铸到东北去工作,他爱人曾志的工作太忙,中央总部就把带斯亮的任务交给了我。不久曾志同志也走了,她临走时对我说“老杨同志,我们这次去,有可能牺牲,如果万一回不来,这孩子就当做你的,你把他带大吧!教育他好好干革命。”我说:“首长放心走,我一定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来养好,保证完成任务。’港志走后,开始组织上就把娃娃送到中央托儿所去带,可是小斯亮总不习惯,哭得很。领导上不放心,我也不…  相似文献   

11.
陈勇钊 《大江南北》2022,(10):37-38
除了工作之外,我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儿子身上,只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可惜,事与愿违。儿子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而且少言寡语,似乎对一切都没有足够的兴趣与信心。那天去学校接儿子放学,老师告诉我,今天体育课是玩“组合跳绳”的游戏,但是儿子却只是坐在旁边看别人跳。老师叫他去参加,他胆怯地说:“我不会,就算是努力去学去练也没用,我总是比别人差!”  相似文献   

12.
<正>罗明老师走了,走得安祥宁静。2013年11月,我去看他。他的病已经发展到影响咽喉发声,与人交流,只能通过纸笔。握着他无力的手,我心里一阵阵抽搐。突然,他嘶哑着嗓子对我说:"我能活到今天,全靠心态好。"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认识罗明老师是在1983年。当时全国社科发展规划列入了大型清史的研究和编写,其中就有人物传记。人大清史所承担了传记的大部分编写工作。戴逸老师主持下编,亦即晚清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13.
郭光明 《神州》2014,(8):4-4
<正>前年的夏天,蓬莱的朋友邀我去看海,我借故推辞了;去年的夏天,他又邀我去看海,我又借故推辞了。到了冬天,不等他打电话,我就主动告诉他要去看海,把他惊愕的半天没有说话。说心里话,我不是不喜欢大海,也不是不谙人情世故,之所以婉拒朋友的夏日邀请,实在是因为我无法在游人如织的沙滩上,拾起一枚五彩的贝壳,采撷一束拍岸的浪花,无法在人满为患的海边,感受天水合一的广阔悠远。因此,我避开旅游的高峰,选择清澈的冬天,到蓬莱看海。  相似文献   

14.
我爱你,爸爸     
正我的爸爸是一名军人,一名驰骋蓝天的飞行员。他工作特别忙,平时很少回家。我很希望自己能像别的同学一样,天天早上能由爸爸送我上学,可是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一天也没有送过我。即使是节假日,他也经常是在部队值班或出差。有多少次和我约定星期天一起去动物园、紫金山……他都爽约了。爸爸屡次爽约,让我常常感到失望。我埋怨他不守信用,说他不爱我。这时爸爸总是给我讲爸  相似文献   

15.
友苏 《炎黄春秋》2003,(6):45-47
静静的时候,我在想着:许多人说,我在父亲病危、去世以及办理后事的过程当中最为冷静。我没流泪,我毫不分心地去做那些应该着手做的事情;我没有茶饭不思难以入眠,也没有让他在我的梦中出现;得空闲也没有去想想他。是一副没情感的心肠吗?不,不是的,我只是有种感觉,一旦我去想他、念他,我会伤心的。“爸……爸!”……“爸!”……“老爸!”50多年里我们这样对他称呼过来。不过,真觉得叫“老爸”更为亲切。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知道了。然而,打从2003年1月22日凌晨,他因为脑内大量出血昏迷过去后,我们叫着“老爸!”也不知道他还听得到不;在2…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1948年春才经人介绍到当时天津一所著名中学——新学中学去任教。到校以后,校长领我到教员休息室去认认同事。在十几位未来同事中唯独坐在屋角的一位中年人不知怎么却吸引我坐到了他旁边。他有一张长着连鬓胡子的大方脸,总带着一种微微的笑容。他姓张,名公骕,河北省南皮人,比我约长七八岁。他是  相似文献   

17.
通用表情记     
哥哥说他辞职在家每天都要冒出30个想法。我想我上班的人果真相对单纯,我一般每天除了工作只想三件事。早上一般是:如果我不上班,一切将会怎样——不会怎样,兔子们肯定照样蹦来蹦去,我不喂草给它们自有别人来喂;接近中午多半是:我是不是真的永远无法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是的。你不知道你到底喜爱什么,哭去吧;到了下午总会是:如果有勇气彻底改变生活,到头来究竟会不会后悔——不知道,不知道后悔的日子会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18.
四、肖登良一家在成都见到了秦基伟司令员 当肖登良准备去成都见自己的老首长时,他犹豫了,首长工作那么忙,怎么好意思去打扰他老人家呢?但是老首长派来的人再三说了一定要去成都见一见,我不能不去呀,最后他决定还是要去见一见秦司令。  相似文献   

19.
小事琐记     
齐振华科长带我们俩个在春节期间送报纸 我和李进亨穿着白大褂从昔阳小学教员任上调《太原日报》社,分配到发行科。开始的科长是高鹏,比我们俩大几岁,大约20岁出头,他不安心在这儿,当时报纸在坝陵桥街太原解放印刷厂印刷,雇的三位送报工人骑自行车送报;我和李进亨俩人每天一早就去印刷厂业务课,分发报纸,数份,卷贴,又忙又累,但高科长平时很少来,一来就训斥我们;我是火爆脾气,和他干了几次仗,他很快就调到文教组当记者去了。怨不得他不安心发行工作!高鹏走后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与李修仁同志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在中共离石县委书记任上,他任中共山西省汾西煤矿管理局党委书记。一次他来吕梁谈工作,中共吕梁地委书记王铭山请他吃饭,因离石有汾西煤管局的矿,便把我也叫了去。那次,他讲了许多关于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的关系问题,对我启发很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的第二次交集是在1983年3月中央调整山西省领导班子之后,修仁同志任省委常务副书记,我任省政府副省长。但由于修仁同志分管党务,我则分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