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车上书题名》是研究“联省公车上书”的核心文件,它最早与康有为的上书全文一并收录在光绪二十一年刊行的《公车上书记》一书中。该书在同一年至少推出四个版本,而所附《公车上书题名》不但错漏百出,且内容互有出入。通过追溯《公车上书题名》的祖本,并结合清宫档案、硃卷、乡试题名录、地方志、传记、墓志铭、报刊、缙绅录等相关史料,本文不但澄清了参与此次上书的人员总数及各省名数,为研究“联省公车上书”提供可靠数据,也对此次上书本身提出若干新看法。  相似文献   

2.
《夹漈遗稿》卷三的《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是研究郑樵思想与生平的重要文献。各种版本的《夹漈遗稿》都有此篇。朱彝尊抄本《夹漈遗稿》(现藏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的《丛书集成》本《夹漈遗稿》所根据的《艺海珠尘》本即源出于此抄本。)此篇明显地可以看出有脱略的痕迹。据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宋人林竹溪的《竹溪(虍鬲)斋十一稿续集》(抄本)卷二十九的记载,郑厚、郑樵曾两次上书宇文枢密。其间,宇文并多复二郑。这两次上书及宇文的复书都完好地保存在林的文集中。《夹漈遗稿》收录时是把第一次上书的前半部与第二次上书的后半部合成了一篇,丢掉了第一次上书的后半部和第二次上书的前半部,但这丢掉的部分在研究郑樵思想时却是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3.
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公案,在近现代福建志界中产生不小的影响。本文就该通志的编修经过、梁章钜等上书条举的要求、上书条举的原因、对上书条举的分析、上书条举后的情况,以及对《重纂福建通志》的评价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车上书是甲午战后的重要事件。目前研究公车上书的史料主要有三种: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闰五月上海石印书局代印《公车上书记》。书中内容依次为仓山旧主袁祖志《序》,长沙刘锡爵、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之中,种种问题,争鸣甚多。唯独于其中“公车上书”一节,殊少异议,呈现这种局面,主要因为已有“成论”。此种“成论”,概括起来有四点: (一) 以为“公车上书”者,即是“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人签名上书”,或至少由康氏领导此大联署、大上书。 (二) 因而认为“公车上书”运动,“是由维新派领导发动的”,而“维新派”即康(有为)党也。 (三) 因而认为康氏《上清帝第二书》即为该运动之纲领文献;而该《书》“着  相似文献   

6.
房德邻 《近代史研究》2007,365(2):111-131
三、康有为是不是公车上书的领袖在几本通用的中国近代史教材中都是把康有为描写成公车上书的领袖,根据的史料主要是本文开头所引的《自编年谱》的那段文字。而茅先生则对这段文字进行证伪,否定康有为是公车上书的领袖。这项证伪工作不是从茅先生开始的,而是从黄彰健先生开始的,孔祥吉、汪叔子和王凡先生等继其后。他们的基本方法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关叙述公车上书的三种主要史料(出版于乙未年五月的《公车上书记序》①、康有为的弟子徐勤写于同年八月的《南海先生四上书记.杂记》、康有为写于同年冬的《自编年谱》),将这三种文献对读,找出…  相似文献   

7.
“公车上书”考证补(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公车上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主要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自上世纪70年代起,黄彰健、孔祥吉、汪叔子、王凡、姜鸣、欧阳跃峰诸位研究先进即对此提出责难,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但并没有完全改变学术界的基本看法。本文作者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及其已公开发表的档案文献,从政治决策高层的角度,重新审视公车上书的背景、运作过程及其影响力。本文旨在说明,有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一是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的上书,其数量多达31件,签名的举人多达1555人次,且上书已达御前;一是由康有为组织的18行省举人联名上书,那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本文亦说明,《我史》中的记载多处有误,是一不可靠的史料;但通过这类并不可靠的历史记录,康有为、梁启超已经成功地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并被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1948年秋,守卫武汉的白崇禧桂系部队虽然加强城防工事,但人心都有些动摇了。这时,在汉口警察局七分局任职员的陈叔一认识了江汉军区城工部派到汉口搞地下工作的刘建章。经过交往,他们之间建立了秘密的工作关系。刘建章希望陈叔一利用自己的身份,在汉口警察局中开展策反工作。  相似文献   

9.
《杭州驻防瓜尔佳氏上皇太后书》是一篇以弹劾大学士荣禄为主旨的上书,被"康党"、新党的诸多报刊竞相转载,影响巨大。但对于该上书的作者,目前学界认识尚不一致。本文通过爬梳相关史料,考订该上书的真实作者,着重分析不同观点提出的缘由,进而窥探戊戌己亥年间清廷与"康党"、新党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0.
1895年的公车上书,系帝党所策划,在京公车积极参与。根据现存《公车上书题名录》所载,603人的名单中,贵州公车95人,约占总人数的六分之一,位列第二。贵州人的这一壮举,李端棻作为帝党中的大员,在幕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杭州驻防瓜尔佳氏上皇太后书》是一篇以弹劾大学士荣禄为主旨的上书,被"康党"、新党的诸多报刊竞相转载,影响巨大。但对于该上书的作者,目前学界认识尚不一致。本文通过爬梳相关史料,考订该上书的真实作者,着重分析不同观点提出的缘由,进而窥探戊戌己亥年间清廷与"康党"、新党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纵横导读     
《纵横》1998,(2)
1992年10月16日,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孙越崎百岁华诞,总书记派人送来一张亲笔题字的彩照。曾任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的孙越崎,晚年为给原资委会有功人员落实政策,上书总书记……《总书记宴请百岁老人孙越崎》记叙这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戏曲谚语、口诀,属《中国戏曲志》志略中的一个项目。在编纂中,如何使之合乎上书的要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茅海建先生的《“公车上书”考证补》认为公车上书是由翁同(龠禾)等政治高层发动和文廷式等京官策动、组织的,而康有为、梁启超为参加者。本文对此深为怀疑,因为茅先生的立论多以周边史料为支撑,仅为推测;对于一些史料发生误读,所得结论难以成立;某些分析违背逻辑一致性原则,其结论有预设之嫌疑;在论证《康南海自编年谱》说“谎话”时,未对反证材料一一辨析,其结论有片面性。本文认为公车上书不是由政治高层和京官发动、策动、组织的,而是由举人自发进行的,其中康有为起了重要作用,他是领袖。  相似文献   

15.
东晋南朝时期,由于地处南北之交,安徽境内侨设的州郡县既多且杂,成为安徽地理沿革史中最混乱的一段时期。本文以《晋书·地理志》州、郡(国)的排列顺序,依据《晋志》、《宋志》、《齐志》、《魏志》、《隋志》的记载,旁蒐它籍,对安徽境内侨置郡县略加考述,为省篇幅,考证过程与所引上书材料,不加详述。  相似文献   

16.
董清 《收藏家》2013,(2):19-2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本明人《西游记图册》。图册计两册,折叠式装裱,封面为花卉锦面,左上泥全笺,上书“证道图”三字,并注明册序。明无名氏绘,绢本设色,每半开纵40、横32厘米,每册二十开,半开图画,半开文字,根据《两游记》一至二十回故事绘制。  相似文献   

17.
论及戊戌变法,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但一些大学历史教材受篇幅所限,对康氏的维新变法思想讲解尚不够全面、深入。笔者讲授这一问题时,在全面系统的总括其七次上书的内容和《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总体评价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8.
金义文 《江淮文史》2000,(1):120-120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主席居住的窑洞里挂着一幅国画。这是沈钧儒先生的次子沈叔羊于1943年所作,画面上是一把酒壶,上书“茅台”二字,壶旁有几只酒杯,画上有黄炎培先生所题《茅台酒歌》:  相似文献   

19.
文史精萃     
我国古代的交通规则古代有《仪制令》,这是唐代创制的交通规则,也是我国最早用于交通管理的书。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朝廷下令,令京都开封及各州在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木牌,上书《仪制令》作为交通规则,人人要遵守。如"贱避  相似文献   

20.
《汉书》卷六十六《杨恽传》说到杨恽与太仆戴长乐相失,有人上书告发戴,戴怀疑是杨恽指使,因此也上书报复。对这一节叙述,中华书局标点本使用的标点有误。兹节录如下: 长乐疑恽教人告之,亦上书告恽罪:……以主上为戏语,尤悖逆绝理事下廷尉。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奏恽不服罪,而召户将尊,欲令戒伤畜平侯延寿,曰“太仆定有死罪效事,朝暮人也。恽幸与富平侯婚姻,今独三人坐语,侯言‘时不闻恽语’,自与太尉相触也”。尊曰:“不可”。恽怒,持大刀,曰:“蒙富平侯力,得族罪!毋泄恽语,令太仆闻之乱余事。”恽幸得列九卿请吏,宿卫近臣,上所信任,与闻政事,不竭忠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