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锺书不写自传,且对时兴的自传写作屡次表达讥讽与批评。这与钱氏关於史传的看法一致。他依“六经皆史”说提出经、子、集莫非史的观点,初看似扩大了史料之范围,实则洞见到史传作为文本的非确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钱氏否定“信史”的可能与努力,恰恰相反,他以“谈艺者”的生命历程,提供了解读史料与认知历史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初,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并从那里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父亲的命运和近现代的河南紧密相连。在父亲的自传中,在他建国后20多年每次“运动”写的检查里,在他学习毛著改造思想的材料和他的影集里  相似文献   

3.
长者何满子先生一次赐给我两本他的新著《世纪末抒情》 ,都是2000年出版的 ;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版本。满子先生在两本书的扉页上各写下一段文字 :此为此书“洁本” ,删去一万八千余字 ,恰合《金瓶梅》删去的淫秽文字之数。如加对看 ,可领悟何者可写 ,何者不可写之作文法也。此为此书真本 ,惟最后缺数页 ,故可称“残本”。在此之前 ,长者冯英子先生将他写的《劲草———冯英子自传》寄给我。冯先生的经历也颇富传奇性 ,收到后就一直看下去。这回得此珍本 ,焉能不看?于是放下快要看完的《冯英子自传》 ,拿起“真本”读将起来。边看 ,边翻翻…  相似文献   

4.
秦诤 《百年潮》2007,(5):60-65
关于胡适夫妇的情况,最常见的资料是康德刚《胡适杂忆》中的一章“较好的一半”,以及石原皋《闲话胡适》中的一章“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据唐德刚说,江冬秀晚年写了一份自传,那是一大卷铅笔写的稿子,虽然不善述文,别字连篇,却是一篇纯真朴素、最宝贵的史料。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去台北胡适纪念馆寻访这份自传的下落,当时的馆长王志维说已经毁掉了,使寻访者怅然若失。令人欣慰的是,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收有胡适致江冬秀信129通(包括信函、电报和明信片),胡适档案中又存有江冬秀致胡适信135通(包括明信片),双方往返信函共264通。这是研究他们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最具权威性,惜未被研究者充分挖掘。现主要根据这批信函,对胡适夫妇的关系作一个粗线条的勾勒。  相似文献   

5.
50年代初,在一份自传中,我曾经写过:胡耀邦同志是我在延安工作时期的楷模,今后我还要努力向他学习。如今,耀邦同志已经作古,人民对他光辉的一生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我们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战士,念起他,想到的常是一些小事。我想,这些“小事”,是不是能够作为对这位伟人革命生涯的一些注脚呢?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沟通与交融──关于《巴金自叙》阎焕东巴金老人晚年曾一再表示,他不打算写“自传”、“回忆录”之类的东西了。他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进行创作,把要说的话说完,把要做的事做完,尽可能多给后人留下些东西。对巴金来说,这样的安排是很自然的,体现了他终生...  相似文献   

7.
名字写作学     
现在当爹娘的,当然不只是一把屎一把尿那么简单,连给孩子取名字都算是一门学问。但孩子对父母操的这份心并不那么领情。据说还有小孩被自己复杂的名字逼急了,就在作业本名字栏里通通填上“X上下”,因为“上下”两个字他写得最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文字古奥,诘屈聱牙,很多人以为他反对白话文,不写白话文。连学生钱玄同、鲁迅也有过章太炎“摈斥”白话文的话。章太炎的反对白话文,似成定谳。 然而,坊间却有《章太炎的白话文》一书,书名就叫“白话  相似文献   

9.
看了《邓肯自传》,总觉得俄国诗人叶塞宁天真得象个孩子,他的诗我只记得一句:死亡并不新鲜。而今天提笔写这篇文章,便不由自主地将这句诗写了下来,总觉得心中有些想法要寄托于此了。 电影里常常有这样的话:“连生都不怕,那么还怕死吗?”我相信世上一定有人不怕死,比如英雄伟人,比如高僧大德,但  相似文献   

10.
母亲去世已经35年了。最近,在翻阅组织部门退还她生前写的文字材料时,我们看到一份母亲写给组织上的自传。自传是1951年1月27日写的。从自传中了解到,母亲原名叫邓静真,参加  相似文献   

11.
柳影 《巴蜀史志》2020,(2):93-95
一年前,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我可以换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却遭到老公极力反对。他反对的原因,仅是这份新工作工资太低。在那刻,我非常愤怒,愤怒于他只看钱,不在乎我的感受。毕竟,这些年,我一直努力,就是希望有这个机会;可是,机会来了,他却极力反对。那些天,我都没跟他说话。  相似文献   

12.
我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由素昧平生到不由自主地为他奔走呼吁,以至为他写了十数万字的内参,实在是因为我从内心里反对那场动乱,同情“文革”中科学家们的遭遇所致。  相似文献   

13.
藤田和芳决定把他的“革命”带到中国。2013年7月9日,他的中文版自传《一根萝卜的革命》在北京举行发布会。这天,为他“站台”的有著名学者秦晖和资中筠。来到中国之前,藤田和芳特意为签售练了汉字——“有机农业是和平的农业”。  相似文献   

14.
卞文志 《文史春秋》2008,(11):64-64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她不但治国有方,而且颇有“雅量”,豁达之中透出其宽宏大量。武则天不仅对忠于她的文武百官厚爱宽容,而且对于反对她的人,也能容忍。据史料记载,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被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对武则天颇为不满,便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当政。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极力追随徐敬业反对武则天。他不但是这次“谋逆造反”的骨干,还写了当时引起轰动的《讨武曌檄》。  相似文献   

15.
胡邦定 《百年潮》2010,(1):46-52
前年我去看电影《梅兰芳》,在等待进场时和身边的人闲聊,我问:“你们看过梅兰芳先生本人演的戏吗?”被问的人异口同声,都说:“没有看过。”这也难怪,梅先生1961年逝世,距今已近半个世纪,曾亲见他演出的人自然不多了。这使我想到胡适之先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胡先生在中国可是个大大的名人,他倡导文学革命,主张写白话文,并带头写新诗;他宣扬民主自由,讲究科学,反对迷信,  相似文献   

16.
董明藏出生于1895年,他的自传写得很清楚。董家是青山余家土库乡的人,估计就在今天的余家头附近。  相似文献   

17.
剧作大师曹禺,在“文革”时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身心遭受了严重摧残。“文革”结束后,虽然恢复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职务,但这对他是另外一种摧毁。他的女儿万方回忆说:“我爸爸八十岁的时候,常常念叨‘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我亲眼看到爸爸的晚年被一种痛苦持续不断地困扰,他想重新获得写《雷雨》时候的力量,但是他已经被异化了,他已经不是他,已经回不到原来那个曹禺了。他不知道怎么写好了,老觉得,这么写对吗?这么写行吗?他的脑子已经不自由了……一直到死,他都没有真正恢复到他写《雷雨》时候的那个自由自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石楠 《江淮文史》2006,(6):85-96
1981年,台湾《传记文学》开始连载唐德刚译注的《胡适口述自传》和唐德刚撰写的《胡适杂忆》。在《胡适口述自传》的开篇,写有《写在书前的译后感》和《编译说明》。他在两文中,概要地叙说了《胡适口述自传》这本书诞生的背景和成书经过。那是1950年代初,胡适旅居美国的时候,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胡适通过录音,经唐德刚记录、整理、编撰而成《胡适口述自传》,因为当时赶得匆忙,没有来得及仔细推敲勘校,只能算是部未定稿。1972年秋,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公布了部分中国名人口述自传,胡适的自传也在公布者之列。时隔多…  相似文献   

19.
苏维民 《百年潮》2008,(10):10-15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为此,成立中央精简小组,杨尚昆为组长。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多次谈到要系统地谈谈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但是,他当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写好《回忆录》第一册(即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一直排不上日程。为了帮助他回忆,我根据他平时的谈话,并收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出一份素材请他审阅。他看得很认真,在材料上画了许多标记,对我说:“你整的这份材料有用,它勾起我很多回忆。  相似文献   

20.
他本身就是个摇笔杆子的人,写总结、写新闻、写小说,还给别人写讲话稿,“一把刷子两边用”,我实在不知如何写他才好,考虑了许久,仍是迟迟没有动笔。可是在我即将编辑出版的《朋友》一书中,写了那么多的文化人,又怎能没有他呀?加之我们是货真价实的朋友,而且“友龄”也有20年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