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4月3日到5日,我访问了湖北赤壁。同行者中有一位原《方法》杂志编辑李可同志。当他了解到1937年11—12月我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工委(不久就改称湖北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简称农委)委员时,告诉我与我同时担任农委委员的何功伟是他岳父何功凯的兄长。他还告诉我,何功伟和李锐是好朋友。何功伟在1941年英勇就义前,曾写给他的父亲两封遗书,李锐读后认为此信写得极好。不但内容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文字也很动人,十分出色,可以作为范文编进中国语文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论俄苏的法国大革命史学A.B.阿多遗作申晨星译译者按:阿多教授逝世一周年,我曾写过一篇悼念文字,发在《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8月出版),文中谈到我同他的交往和他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其中提及这样一件事:1995年我在俄国访学期间曾与他通信和面晤,...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英雄榜上,瞿秋白占据显耀的位置。1927年3月下旬他第二次来到汉口,住在汉口辅义里27号,9月下旬,离开武汉去上海。在武汉的6个月里,他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宣传部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八七会议,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总负责),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在武汉的6个月,是他政治生命最辉煌的时段。他在风云巨变的革命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万京华 《百年潮》2024,(2):64-67
<正>杨朔是著名作家,他写的散文《荔枝蜜》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名篇。解放战争时期,杨朔曾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活跃在华北战场上,参加过一些重要战役的报道,写下了不少有影响的新闻通讯。他写的通讯,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辞精美,深受读者的喜爱。为人谦和的特派记者杨朔,1913年4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今烟台市蓬莱区),原名杨毓8),字莹叔。曾就读于哈尔滨英文学校。1937年后,他先后到上海、广州、武汉、桂林等地,积极参加抗战文艺活动,  相似文献   

5.
参加“七大” 曾悖是湖南省南县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过一些革命活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南县县委书记。1940年10月接替蔡书彬的工作,担任湘鄂边特委书记,并与鄂西特委的书记何功伟有工作联系。皖南事变发生时,由于疏散隐蔽工作较好,组织没有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的五个遗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玉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颇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可说是脍炙人口。然而,说起他五写遗嘱的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会多了。冯玉祥先生在三、四十年代曾五次写过遗嘱。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月24日,冯玉祥怀着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和失望退隐泰山,5月5日,上海停战协定正式签字。冯玉祥坚决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罪行,感到有生命危险,特于6月14日写好遗嘱,史称“泰山遗嘱(一)”,主要内容如下:“我是当兵出身,我是穷小子出身,我是工…  相似文献   

7.
老友施拉姆     
美国友人传来施拉姆先生的噩耗,使我非常悲痛,我们是研究毛泽东而结识的好朋友。1980年后,他多次作为这方面的美国学者来中国,以及我应邀到美国访问,我们都开门见山侃侃而谈,使我得益匪浅。2005年我88岁时,他为我写了一篇祝寿文章《李锐是我的朋友》,其中有对我的勉励之言:"我们每次见面,他的直率和富于挑战性的见解总是令我耳目一新。"毛泽东是20世  相似文献   

8.
韩泰华 《百年潮》2011,(5):34-37
早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成立的一周前(即1980年6月24日),我就按照通知的要求,由山东来北京报到。我来北京之前,是曲阜师范学院(随后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当时,学校的领导人是赵志浩(后来担任山东省省长、省委书记),他认为我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最初不同意我调出学校。但因为有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正式调令,他和学校的诸位领导以大局为重,也就欣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9.
2017年10月3日,何方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5岁。他生前曾担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创办了日本研究所并任所长;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转折的推动者和见证人之一,他曾亲口向我刊资深作者、著名文史学者丁东讲述这段历史以及他自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与看法。哲人已逝,思想长存。何方先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并不过时,特发此文,以志怀念。  相似文献   

10.
1978年7月28日,是我人生中应该记下来的一天.在那一天,我和大姑姑、大姑爹一起,从长沙动身去看望软禁在安徽大别山中的父亲——李锐. 那一天,距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已经整整11年又两个多月了,我对他已经非常、非常陌生.确切地说,其实我从来也不曾非常地亲近过他.小时候打有了记忆起,父亲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对于我,他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人.我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头5年半都是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在那些周末,他很少在家.  相似文献   

11.
本刊顾问,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白寿彝因病于2000年3月21日在京逝世,享年91岁。3月26日,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这位将一生献给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回族家庭。1932年研究生毕业。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长期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曾担任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古籍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顾问等职务。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的筹建工作,并兼任研究员。他还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伊斯兰…  相似文献   

12.
曾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新中国诞生后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及对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的翁文灏,是一个科学事业的组织者、一个历史动荡时代的忠诚建设者。虽然他一生有过曲折,走过弯路,但他矢志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让人敬佩。他的诗词,就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生动反映。“愿为地学启朝暾”翁文灏在少年读书之时,有感于祖国被列强瓜分的危局,立志救国,曾写下了“我虽年少知自勉,须扶衰弱佐中兴”的诗句。1909年翁文灏怀抱科学救国之志,考入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攻读地质学。191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相似文献   

13.
题记 :有一桩发生在1947年的烧杀抢掠黄金商行案(野史称之为“永和金号惨案”)曾引起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注意 ,他亲自召见该旧案的审理人———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邵阳县县长、解放后先后担任湖南省参事室参事、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的徐君虎 ,对他的刚正不阿慰勉有加……一在湖南省西部 ,有一个城市叫邵阳(旧称宝庆府)。这里既是邵阳专员公署(又叫湖南省第六区专员公署)的所在地 ,也是邵阳县县治所在地。该城东通湘潭、衡阳 ,西通贵州玉屏 ,北通湘北重镇常德市 ,南通广西桂林。四通八达 ,人口稠密 ,商贾云集…  相似文献   

14.
谢泳 《文史精华》2002,(2):58-60
前几年,因为写了一篇与王芸生有关的文章,我得以认识他的儿子王芝琛先生。我们见面时,曾谈起过当年大公报和王会生的一些情况。王芸生晚年与其子有过很深入的谈话,几乎涉及一切问题。王芝琛告诉我,王芸生1949年以后是一本小说都不看的,但在50年代,他曾看过一本苏联小说,就是上下两本的《旅顺口》,看完以后气得脸都白了,很长时间一言不发。我对王芸生没有作过深入研究,但看过他一些文章和他当年为大公报所写的社评,总的感觉是,他是一个非常有远 见和历史感的人,他当年对中国发生的 许多大事的看法和评价,是很高明的。 …  相似文献   

15.
张子静  季季 《湖南文史》2012,(10):10-13
张爱玲曾在1944年5月发表的散文《童言无忌》中这样描写她唯一的弟弟:“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一次,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名叫张子静(1921—1997)。张爱玲辞世之后,有感自己“风烛残年、来日苦短”的张子静,决定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写出来。在文章中,张子静真情回忆姐弟往事、家庭变故、人世沧桑,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6.
贺彪同志1909年8月31日出生于湖北省江陵县沙岗镇,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先后担任看护长(护士长)、医生、红三军军医处长、红二军团卫生部长、红二方面军卫生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他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对卫生工作的建设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画师扎西次仁和他的大家庭杨西罗1994年8月7日,我到拉萨西郊的哲蚌寺过雪顿节,遇到74岁的老画师扎西次仁和他的老伴,老先生高兴地告诉我,他和几个儿女成立了一个家庭绘画组织,专门绘制西藏传统的唐卡(一种画在白布上再经锦缎装裱的卷轴佛画)和壁画。最近正...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历官十四省,其中有两度到云南(别称为滇)任职。第一次是嘉庆四年(1819年)闰四月二十七日,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八月初一日抵达昆明,十二月十七日返京复命,历时四个多月;第二次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十六日命为云贵总督,六月十五日抵昆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九月卸职离滇,历时两年余。林则徐两次在云南任职时间总共仅两年七个多月,但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情,政绩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有幸跟蹇先艾老学习;交往近50年中。绝少听他主动谈及他的家世和亲属。文革浩劫之后,偶尔有几次,他才简略地谈起了他嫡堂叔父蹇念益的一些情况,说他叔父对护国运动曾经作出过一定贡献,可是却鲜为人知。70年代末,我从大方调到贵铝工作,一个星期天,我从远郊赶来看望他。其时,这位著名作家刚从牛棚迁回,住到省文联后院的小楼上不久。谈话中,他告诉我,说由于他叔父和梁任公(启超)的亲密关系,1926年4月他在《晨报·诗镌》发表了新诗,任公看见后,曾给了很大的鼓励;还亲自为他书写了一把摺扇,写的是被誉为“词家之冠”的北宋词…  相似文献   

20.
正1985年7月8日,中共中央正式任命朱厚泽为中宣部部长,1987年1月28日离任。朱厚泽主政中宣部只一年六个月。但是他留下的口碑,超过到现在为止除胡耀邦以外的所有中宣部长,他的"三宽部长"美名,可与胡耀邦的"思想建设部"、"思想解放部"部长媲美。是谁举荐朱厚泽任中宣部长?一、众说纷纭有说是邓力群,有说是宋任穷,有说是乔石,有说是习仲勋;还有说是胡启立,是李锐,是胡耀邦。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问过朱厚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