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大午 《炎黄春秋》2006,(10):80-80,46
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我很喜欢《炎黄春秋》这本杂志,我喜欢她讲真话,不讲假话,很少空话,很少套话,喜欢她实事求是,对历史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又是她的特邀编委。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经常给她投稿。今年7月是《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我希望这个刊物越办越好,我想给《炎黄春秋》提四点改进的建议。一、既要保持刊物特色,又要开阔编辑思路《炎黄春秋》是以宣传炎黄文化为主的普及性刊物,其中尤以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的撰述为主。这方面有成绩,为读者欢迎。但是这些似乎还不够。过去介绍的人物,大都有过不幸遭遇,受到过不公正待遇。现在还其本来面目,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能都取这样的题材。要写人物,有许多新题材: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炎黄春秋》介绍《炎黄春秋》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文化月刊。她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自强精神,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推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为办刊宗旨。辟有“春秋笔”、“求实篇”、“英杰谱”、“他山石”、“古镜台”、“时代风...  相似文献   

4.
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又是她的特邀编委。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经常给她投稿。今年7月是《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我希望这个刊物越办越好,我想给《炎黄春秋》提四点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炎黄春秋》2010,(2):87-87
《炎黄春秋》编辑部同志: 最近看了《炎黄春秋》2010年第1期中的《毛泽东领导“三反”运动》这篇文章,我有些看法。“三反”“五反”“肃反”的时候我还小,并不知道其中意义,不过是“三反”内容如同儿歌似的经常挂在嘴上:“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我反对。”这些运动所反对的方面应该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6.
李锐 《炎黄春秋》2006,(10):75-77
本刊已经连续两期发表了几位同志在《炎黄春秋》创刊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本期最后发表李锐、袁鹰、韩刚、孙大午等同志的发言和白建钢先生的贺信。 在纪念会上,还有五位老同志表示了祝贺,并做了简短发言。 李昌同志建议:《炎黄春秋》不仅要走下去,还要走出去,站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战略大开发的高度,扩展视野。他说,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炎黄春秋》应该办成整个中华民族的春秋,和中央搞民族地区开发的大决策挂上钩。 于光远同志把《炎黄春秋》和人的一生做了比较。从少年时代走到青年时代,青年时代正当年,拳打脚踢,矛盾也最多。再往后年龄大了.地位高了,人也满头白发了。《炎黄春秋》现在是青年时代,正当年,要继续努力。 王强华同志回顾《炎黄春秋》的历史,讲到其前身《中华英烈》杂志,介绍了主办《中华英烈》杂志的温济泽同志和他在《炎黄春秋》创办初期的贡献。 钟沛璋同志谈到对陈独秀的历史贡献的评价问题。他强调说,陈独秀的巨大贡献是不可遗忘的。 戴煌同志说,对陈独秀的公正评价至今仍是一个问题。五四大街上的浮雕,把五四运动的主将陈独秀挤到一旁,是不公正的。《炎黄春秋》要继续坚持讲真话。 陈模同志在准备的讲话中写道:我对《炎黄春秋》深有感情,当作必读与学习的课本。它是全国最好的党史杂志和理论杂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秉笔直书,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甄别了许多历史冤案,歌颂众多的忠诚积极、无私无畏、为党和人民建立功勋的人物。从第一年起,我每期到邮局、书摊去买杂志,以后14年一直坚持自费订阅。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这个有65年党龄的老党员最信赖的最好的老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与于光远、李庄等有同感《炎黄春秋》编辑部:贵刊1997年第1期所载于光远、张黎群、李庄、李普四同志文章,读后颇有同感。《炎黄春秋》确实是一本普及与提高结合得较好的雅俗共赏的纪实性历史刊物,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不媚俗,品位高。去年贵刊选用了关于记载老红军钱江同志在  相似文献   

8.
我爱读《炎黄春秋》杂志,有时也投篇小稿。我忝列这个刊物的特邀编委,提过一些建议。我跟她息息相通,是因为思路完全投合。 《炎黄春秋》坚持正面宣传。我理解他们说的正面宣传就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更不是凭一己好恶阐释事物。我年逾八十,终生从事新闻工作,过去认为知道事情不少。“文革”以后,全国拨乱反正,我发现这种看法不对,许多事情我不知道,若干大事所知不确不实。《炎黄春秋》选择一般读者关心的大事,加以介绍,加以澄清,对过去流传的若干不确、不实的说法加以纠正。这对开拓我这样的读者的脑筋大…  相似文献   

9.
秉笔直书 感动读者 我是两三年前接触到《炎黄春秋》的,从此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必读,读后必有新震撼和感慨。《炎黄春秋》以“勇者不惧、诚者有信”的精神,以求实的态度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它不优柔寡断、不吞吞吐吐,不媚俗,不跟风,而是肯定、否定、揭露、批评,为广大读者劈开一片新天地,使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炎黄春秋》2004,(6):79-79
我们订阅《炎黄春秋》已有五年了,周围的好多教师和单位都订阅它。下面谈谈读《炎黄春秋》的一些感受。 一、教师的良师益友——《炎黄春秋》 我多年来从事历史教学,历史课本来就枯燥无味,手头资料缺乏,讲起课来不活跃。自从订阅了《炎黄春秋》,我的课堂教学大为改观,在县、学校组织的大型公开课教学中,我的课一直受到师生的好评。有人问我,你知道的为什么这么多?我告诉他们,是《炎黄春秋》帮了我的大忙。在我的课堂教学带动下,一大批文科教师和单位都订  相似文献   

11.
《炎黄春秋》2009,(2):87-88
我们为什么不忏悔 在《炎黄春秋》2008年第五期上看到了一篇署名文章《我打谷志有》。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少有的一篇作为当事人忏悔和反思“文革”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炎黄春秋》2001,(8):17-17
7月21日,中央和首都有关部门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 150多人在北京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 习仲勋。费孝通、程思远、任建新、季羡林。张岱年等数十位老领导、老学者为《炎黄春秋》题词致贺。习仲勋的题词是:“《炎黄春秋》办得不错”。 庆祝会由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方实主持,社长杜导正作汇报讲话。他说:帧黄春秋》在1991年由以萧克、费孝通。程思远为会长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创刊至今已有十周年了。创刊以来,她在宣扬爱国大团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特别是在坚持…  相似文献   

13.
《炎黄春秋》2004,(3):79-79
我们经常收到读者来信,对我刊给予肯定,指出文章中的问题、差错,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这是对《炎黄春秋》的爱护,对我们的鞭策,很有益于我们改进工作。谨向关心我们的读者致以衷心的谢意。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关注《炎黄春秋》,多提批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我刊的厚爱。下面摘登两封近期读者来信。——编者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普通的读者,接触贵刊才一年时间,但我很喜欢这本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杂志。第一次见到《炎黄春秋》,就被它雄浑大气的封面、醒目的标题所吸引。那是2003年第一期,记得上面有一篇描写1…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炎黄春秋》2010,(8):64-64
读了张素华同志在《炎黄春秋》今年第7期上的文章——《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加写“毛主席万岁”》,觉得对待重要的历史事实,就得有这种认真的态度。我很欣赏张素华同志这种态度。不过,这篇文章还不能作为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5.
《炎黄春秋》今年第四期《巫宁坤教授回国落难记》一文,“后来香港远景出版社社长沈登恩先生……”,“香港”应为“台湾”之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台湾活跃着一批年青出版人。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读了《炎黄春秋》2011年第四期上发表的吴传斗同志的《一个右派的饥饿改造》这篇文章后,当晚曾辗转难眠,思绪万千,许许多多学生时代被饿得死去活来的情景一幕幕地涌现到我的面前。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他是作为那  相似文献   

17.
在《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的时候,我曾写过几句话:“澄清史实明辨是非,学术道义勇挑双肩,此为国本精神资源。”时间又过了四年,《炎黄春秋》比过去办得更好,发行量大幅度上升,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炎黄春秋》其所以得到这么多读者的喜爱,是因为这本杂志坚持科学的态度,不断匡正  相似文献   

18.
最近,黄修已先生在《炎黄春秋》上发表《“红色文学史”五十年祭》。修已是我在北大时同班同学。我们都曾参与编写所谓“红色文学史”。该书当年曾被赞誉为“奇迹”和“创举”。修已的文章重提这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往事,发人深省,感触良多。其实,这个“奇迹”和“创举”,不是孤立发生的事件。我想围绕编书的前前后后,也谈谈我今天对此“奇迹”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建议,即在《炎黄春秋》上开辟一个“当代科技知识讲座”。这个栏目同《炎黄春秋》的内容看似不甚相符,但我觉得可能很有好处。《炎黄春秋》在读者中的威信相当高,读者群中的文化与政治水平也相对较高。但这群人,大多数不太熟悉当代科学技术知识,却十分关心国家的现代化,求知欲望也还旺盛(不然他就不看这个刊物了)。因此,提出这一建议,供编辑部参考,近几年来,党中央及国务院均不断聘请各门学问专家向党中央及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人讲课。这种精神是值得本刊编辑部及本刊读者学习的。当前,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中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炎黄春秋》编辑部:读了《炎黄春秋》今年第9期马仲扬同志《康生残酷迫害杨献珍纪实》一文,有一些感想。文中说:“他(康生)有上谗得宠的权术,又有制造冤假错案的‘特长’”。确实如此。我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时与康生曾有过接触。当时中央研究院是整风试点单位,开始时对王实味错误思想作批评,由于康生插手,把这次思想批评变成政治斗争,又由政治斗争变为敌我斗争,最后直至将王逮捕、处死。当时中央研究院的整风运动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维汉领导,康对李不满而认为李领导不力,又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就采用“上谗”的权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