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瓷器的仿古之风,自宋代就已盛行。仿古的目的,有些是出于尊古法祖,传承发展前辈陶瓷技艺;有些是出于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个人喜好,按需而仿;有些则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仿而牟利。鉴定古陶瓷,一般有四大任务:辨真伪、断窑口、定时代、评价值。四项任务的首要是辨真伪。古陶瓷真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经验鉴定,另一种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  相似文献   

2.
上海博物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74年到2004年,上海博物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工作经历了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室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终于使我馆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地位,解决了大量的古陶瓷真伪问题,获得了人们一致的信任和好评,现已成为古陶瓷科学鉴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这三十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己制作成功热释光测量仪器;第二阶段,完成古陶器年代测定研究;第三阶段,攻克古瓷器真伪鉴定难关.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古陶瓷热释光测定年代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众考古》2020,(2):94-94
《古陶瓷学论丛》是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古陶瓷学专业学术刊物。她以繁荣学术研究,创新学术知识,服务学术人士,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力求将其办成国内外文物考古界及古陶瓷学界共同的学术园地。本刊物立足于陶瓷田野考古,兼及传世陶瓷、陶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科技考古、陶瓷古文献以及陶瓷文化、陶瓷美术、陶瓷历史等多个方面,从"古陶瓷学"这一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的学科建设角度开设有关专栏,发表古陶瓷考古报告和论文。  相似文献   

4.
对古陶瓷胎、釉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利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产地古陶瓷在元素组成上的类群关系,以此达到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对古陶瓷的产地、年代及真伪进行判定的目的,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科技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收藏队伍逐步扩大。而中国文物价格节节攀升,极大地刺激了民众的收藏欲望。为了迎合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满足部分收藏者的逐利愿望,大量古陶瓷仿品和赝品充斥市场,鉴定古陶瓷真伪成为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古陶瓷收藏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庞大收藏队伍对真伪鉴定的期待大量古陶瓷仿品在数目众多的小作坊出炉和首次交易后,被部分逐利的中间商人穿上了家传、墓葬、窖  相似文献   

6.
陶瓷工艺是从原始时代土器发展而成,中国传统土器在公元5000年前已经出现在黄河流域地区,土器上又绘以彩纹而成为彩陶。黑陶、灰陶,加上天然釉药就变成陶器,它丰富了陶瓷的色彩与种类。中华古陶瓷不只是先民所创设的生活器皿,也是藉以表现文化艺术的载体,走人古陶瓷世界,可以感受到先民在陶瓷创造之精与美,在陶瓷制作时选料、造型、彩绘、烧造的用心,  相似文献   

7.
《大众考古》2020,(1):94-94
《古陶瓷学论丛》是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古陶瓷学专业学术刊物。她以繁荣学术研究,创新学术知识,服务学术人士,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力求将其办成国内外文物考古界及古陶瓷学界共同的学术园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陶瓷的烧造之乡,素以“瓷国”之称闻名于世。长期以来,大量精美的我国陶瓷器被世界各大博物馆及爱好者争相收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藏古陶瓷已不再是文物专业部门的专利,古陶瓷器已成了广大文物爱好者关注的对象。文物鉴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通过科学准确的鉴定,保护好祖国的文物。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加强与各位同行的学习和交流,在这里,就古陶瓷鉴定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与各位同志共同商讨。谈及古陶瓷的鉴定,我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鉴”、“鉴定”,只有明白了…  相似文献   

9.
许哲 《北方文物》2011,(2):44-47
古陶瓷鉴定方法的发展,按照研究范围、检测手法的丰富,可谓经历了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对古陶瓷鉴定通过与大量实物接触,从而积累的鉴定经验世代相传,与"标准器"的对比来鉴别陶瓷的年代与真伪;50年代开始,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在传统鉴定的基础上,采用二重证据法将地下出土的新资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佐证,来对陶瓷进行鉴定;80年代以来,以考古资料为基础,将科学检测古陶瓷标本方法引入到古陶瓷鉴定中。  相似文献   

10.
《文史精华》2013,(1):F0003-F0003
青春喜欢收藏古陶瓷、瓦当。他在收藏中陶冶性情,并吸吮着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尽管他的油画属于舶来画种.与中国传统艺术相去甚远.但他在艺术创造中去真诚地体验生命.其表现手法也是和他的情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瓷器款识是指刻划或书写在一件器物的器身或底部,用以表现器物的年代、用途及工匠姓名的文字,亦称铭文。制瓷业很早就采用了这种做法,瓷器上的铭文也是鉴定古陶瓷年代的主要依据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仿古瓷大量的出现,仿品上的伪款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常使人们误入穀中。因此需要广大收藏爱好者对古陶瓷款识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古陶瓷的鉴定本领。  相似文献   

12.
鉴定是指掌握一定行业和科学知识的人,利用其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检验手段,对客观事物的真伪、状态、功能、成分和结构等属性,进行检验和评断,以及为此从事的一切近现代文物的鉴定,主要是指文物博物馆工作者以及收藏者、爱好者,根据掌握的近现代史知识,在一定理论方法指导下,目鉴和利用科学仪器,对近现代器物的真伪、物属、型制、结构,性能和价值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3.
质朴生动的吉州窑剪纸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春节期间,吉州窑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为首都春节的博市场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瓷化之风。作为中国古陶瓷艺术系列展览的开篇,将引导古代陶瓷艺术之旅,也为人们揭开古代吉州窑的神秘面纱,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深厚的“庐陵化”内涵,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就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瓷器是中国古代东南部居民创造的文明之一.而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属于该地区的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瓷窑场一直独领古代世界瓷器生产行业的风骚。从瓷器出现开始,瓷器产品和制瓷技术便开始向周边地区传播,考察瓷器和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演进及其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传播情况,既是研究陶瓷手工业史的主要内容,也是探讨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特征及物质文化交流史的主要内容之一。缘此.古代陶瓷器物、陶瓷窑址及其相关的古代文化遗存便成为考古学关注的内容,陶瓷考古随之产生。但是回顾陶瓷考古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我们认为在古陶瓷研究和陶瓷考古研究领域明显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现分别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鉴定是指掌握一定行业和科学知识的人,利用其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检验手段,对客观事物的真伪、状态、功能、成分和结构等属性,进行检验和评断,以及为此从事的一切近现代文物的鉴定,主要是指文物博物馆工作者以及收藏者、爱好者,根据掌握的近现代史知识,在一定理论方法指导下,目鉴和利用科学仪器,对近现代器物的真伪、物属、型制、结构,性能和价值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以及为此所从事的一切精神和物质劳动。  相似文献   

16.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物价值极高。青铜器的真伪鉴定一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传统古铜器专家依据铜器外表锈蚀特征,将其皮壳概括为黑漆古、绿漆古、水银沁、枣皮红等,对铜器真伪锈蚀的鉴别,是判断青铜器真伪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磁州窑古陶瓷装饰技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州窑是著名的我国古代北方民窑,经历年的调查和发掘,已经发现的窑址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处以观台镇为中心,另一处以彭城镇为中心①。它自宋、元至今历史悠久,生产了大量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瓷器,特别是它的陶瓷装饰技法、优美的装饰艺术及其对磁州窑系其它古窑陶瓷的影响,现已深受国内外古陶瓷专家和陶瓷艺术爱好者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磁州窑陶瓷的装饰技法有30多种,这在全国各窑历代陶瓷中是最丰富的,这充分体现了磁州窑工匠的智慧结晶,在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可是在过去,不知何故,…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利用热释光对9侏青铜器中的陶瓷进行了间接青铜器年代测定,揭示了这些青铜器的真实年代,并为青铜器定代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由于大部分中在型的青铜中都存在,并在取样过程中一般不会对器物造成伤害而为物界所接受,使得这一方法在青铜器的真伪鉴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目前青铜器真伪鉴定中最有效的科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西夏瓷是中国古陶瓷文化的一枝奇葩,是中华大地主体文化和边陲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深入研究以西夏瓷为代表的西夏文化艺术,对深刻认识中华大地各民族的融合历史,增强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初西夏瓷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就深受古陶瓷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众多的学者、收藏家对其进行了不竭的收集和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深入研究西夏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拟就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20.
明宣德朝在历史长河中虽只有短暂的十年(公元1426~1435年),但它却为景德镇悠久制瓷史卷添上了色彩灿烂的一笔。从大量的传世实物及遗存中,宣德器以其胎釉精细、配方独特、造型优异、品类繁多、质优额大、纹饰新颖创奇且中西渗透,青花色泽凝重且浓艳渲染有法以及恰到是处的烧成温度等等,足以窥见其前所未有的技艺风格和无法仿拟之特征而独领风骚,永久地闪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之光辉,成为世界古陶瓷爱好者鉴赏之宏物。随着时代进步,人民物质、精神文明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古陶瓷爱好者、研究者队伍日益壮大,鉴赏、收藏之风日甚,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