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岂凡  谭特立 《纵横》2000,(5):13-14
60年前,日本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五二四团谢晋元团长率领“八百壮士”,孤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成功地掩护了数十万大军撤退的事迹,传遍了海内外,被誉为“盖世的英雄”。“八百壮士”后来的命运怎样?他们又有哪些曲折悲壮的经历?本文系由谭特立同志在多次采访“八百壮士”中的一位幸存者,湖南省攸县渌田镇陈岂凡老人之后整理而成。陈岂凡老人在淞沪抗战时,是谢晋元所部一营三连三排的少尉排长。现以其口述的亲身经历,首次披露了“八百壮士”撤出战场后,继续与日寇作斗争的鲜为人知的史实。  相似文献   

2.
60年前,日本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八百壮士”,孤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成功地掩护了数十万大军撤退的事迹,传遍了海内外,被誉为“盖世的英雄”。“八百壮士”后来怎样?笔者曾多次采访一位幸存者——湖南攸县涤田乡横街组的陈岂凡老人,他在深沪抗战时,是国民党八十八师(孙元良部)二六二旅谢晋元所率五二四团一营三连三排少尉排长。老人以他的亲身经历,谈了他们撤出战场后鲜为人知的遭遇。一、租弄内的升旗风波震惊中外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结束了,“八百壮士”撤出阵…  相似文献   

3.
闻名中外的淞沪战斗中“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早已为大家熟知,“八百壮士”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长期被囚禁在南京,达3年半之久。这些威武不屈的官兵利用做苦役的机会,组织了多次越狱、逃脱行动,先后有100余人成功地逃了出去。也有近百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0月26日晚,战役进行到最后阶段,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昼夜,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敌200多人,取得了“四行保卫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正>“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八百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英雄群体的赞誉,对英雄群体的褒扬。在全民浴血奋战、抗日救国的时代背景下,先后涌现出3个“八百壮士”英雄群体,知名度与影响力较高的是1937年在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与日军孤军血战的国民党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的全体官兵。另外两个鲜为人知,本文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通城保安大队·八百壮士·孤军营·其后行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国民党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第一营的官兵,实际上仅420人左右),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大军撤退任务,又坚守四行仓库,与敌血战了四天四夜,威震敌胆,誉满中外,成为抗战初期的四大名团之一,这些都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在“八百壮士”中湖北人约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而且在湖北人中又以通城士兵为最多,共有一百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相似文献   

8.
全国昆曲从业者约八百人,在“非遗”前一直苦苦支撑,所以在昆曲界一直有个说法,称昆曲从业者为“八百壮士”。围绕昆曲“非遗”十二年来的变化以及昆曲未来发展之路这两个问题,七大昆曲院团负责人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感受(以采访时间为序)。  相似文献   

9.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八百孤军扼守四行仓库,浴血奋战,从此“八百壮士”享誉中外.昔日英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岁月及不为人知的流浪颠沛生活,更激起了我们对抗日将士的钦佩与爱戴.请听一位“八百壮士”幸存者田际钿那刻心铭骨的诉说…… 毅然参军 我出生在湖北赤壁市(前身是蒲圻县)中伙镇烟墩村,家境贫寒,幼年失学,最为不幸的是10岁左右父母双双病故,甩下我这么一个儿子撒手而去.于是,我13岁起便给人家放过牛,帮客栈当杂役,在勤坊铺当过学徒,在酒馆、茶社跑过堂,也帮人家烧过火,给富户人家做长工,小小年纪便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及世间的冷暖.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1999,(1)
最近拣出当年抄录的《尼克松夫妇访华简报》,其中有几期记述江青的有关言行,从中可见当年江青因急于要当“女皇”而八方伸手、四处招摇的情状,特加上几句按语,提供给《百年潮》的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来,抗战红色老歌随着纪念活动的开展火热全国,再次唱响大江南北,譬如《在太行山上》《歌八百壮士》《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等等,让人们回忆起抗战中战火纷飞的岁月,回忆起新四军、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顽强拼搏的飒爽英姿,光辉形象,特别是那首《在太行山上》,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八路军在  相似文献   

12.
以一当十,予敌重创 只要讲到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人们都不会忘记八百勇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就会想到率领这八百勇士抗击日寇的中校团副谢晋元。当时的报纸媒体将谢晋元率领的爱国官兵比喻成楚汉相争时田横的八百义士,称他们为“八百壮士”。实际上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部仅有400多人,而谢晋元的英名也被人民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3.
把正迈向国际大都会的广州定位为古城商都,这已毋庸置疑。因为早在隋唐时代,这里已是“蕃汉万家”的商埠,至今还留有“蕃坊”可为见证;著名的海珠石下,还潜藏着当年波斯商人重金购买而不愿离开故土的珠宝;南海神庙的扶胥江口,就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后来清代改“五  相似文献   

14.
1937年10月26日,淞沪战场上日军突破大场防线,我军腹背受敌不得不西撤,留下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一营的数百名官兵担任掩护任务,坚守苏州河以北的四行仓库,他们号称“八百壮士”。他们在团副谢晋元的指挥下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敌200多人,取得了“四行保卫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读者珍语     
读者珍语在单括(<>)书名号上试求小疵在《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8期“读者珍语”栏内,刊载一则“珍语”:《十五贯》有关文稿是很重要的史料。但在谈及当年北京报刊“发表社论《全城争说十五贯》之句时,我发现其中有关在双括(《 》)书名号中使用与否单括(〈...  相似文献   

16.
胜祥 《文史天地》2012,(2):90-9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本期,我们选取了部分民国时期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图片,并介绍他们的归宿。这些图片,绝大多数是他们离开大陆后的晚年一瞥。当年,由于政治和时空的阻隔,内地读者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八一五”,时值日本投降55周年。余适在东京探亲,欲觇日本右翼势力动静,特往靖国神社前一观。因作诗以记,并于当年9月27日发表在当地华文报纸《东方时报》。  相似文献   

18.
华佳 《纵横》2010,(2):23-26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作战中,先后涌现出以英勇顽强作战闻名于世的“四大名团”,它们分别是北京卢沟桥抗击日军的吉星文团、南口保卫战中的罗芳畦团、山西忻口会战中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陈锡联团和淞沪抗战中孤军八百壮士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  相似文献   

19.
清盛京(今沈阳)皇宫中的“崇德五宫”后妃,即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是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上尊号称宽温仁圣皇帝后册封的,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三百多年来,“崇德五宫”建筑历尽沧桑,几经重新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其历史的面貌,供中外来宾观赏。本文拟对“崇德五宫”及其当年的主人作一些简略的考释。  相似文献   

20.
谢龙文 《古今谈》2004,(4):23-23
1935年11月,梅兰芳大师率剧团到杭州演出了七天,演的为“女起解”、“凤还巢”、“奇双会”、“彩楼配”、“贵妃醉酒”、“生死恨”和“霸王别姬”。正厅票价每张三元,最后一天因为特邀上海金少山前来饰演项羽,票价增至五元(当年学校食堂的伙食费为每月六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