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东北内陆特色的鄂伦春族文化。其中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较深。"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化与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一方面人类文化是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另一方面不同的生产类型产生不同的文化。鄂伦春族自古就以狩猎为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他们固有的狩猎文化模式。本文就以此为例论述狩猎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局限性。一鄂伦春族,元代称为“林木中百姓”,其远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室韦族。从南北朝至解放初,鄂伦春族一直以狩猎为生。狩猎生产在鄂伦春族历史上存在时间如此之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地理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鄂伦春族一直没有离开兴安岭山林。这里地处北纬48°至53°之间,是寒温带,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58年为二千四百余人,分布在黑龙江省鄂伦春自治旗和呼玛、爱辉、逊克等县。鄂伦春族在解放前是我国从事狩猎生产,还处在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民族之一。和其他民族同样,鄂伦春族"曾经经过了若千万年的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的生活"。这种原始公社的早期即母权制氏族公社的情况,由于年隔久远,只在他们的传说故事中保留着朦胧的记忆,在他们的生活习俗中保留着少许的痕迹,但对它的晚期即父权制家  相似文献   

4.
鄂伦春族的社会生产,长期以来都是以狩猎为主。十九世纪末叶以前,原始的弓箭、火枪是他们的主要狩猎工具。以后单响猎枪(也叫别拉弹克枪,见图1)传入,遂取代了原始的狩猎工具。比较先进的单响枪使用铅弹头,射程远,杀伤力强,不受天气的影响,使用方便,在鄂伦春族狩猎生产中曾起过较重要的作用。它的使用反映了鄂伦春族狩猎生产工具的一次变革。  相似文献   

5.
张秀芳 《黑龙江史志》2013,(17):265+268
探讨了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传承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社会生产基础,分析了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的"乌力楞"集体传承方式在定居前后发生的变化,从桦树皮工艺传承的前提、载体、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传承的方式,即先理解桦树皮文化的内涵、注重桦树皮工艺传承的软硬件两种载体以及文明有序地传承桦树皮工艺。  相似文献   

6.
鄂伦春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人口较少的兄弟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为了与外界交流,在清朝统治时期,有些鄂伦春人开始学习满语、满文,以后又有人学习汉语、汉文。到了民国年间,黑龙江地方政府陆续为他们兴办了三所初等小学、两所高等小学,鄂伦春人还自办了三所公立国民小学。据民国十一年统计,学生总数曾达二百多人,这是解放以前鄂伦春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峰。鄂伦春族官民和一些外来的有识之士,为倡导和兴办鄂伦春族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论述的就是关于鄂伦春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根贤 《神州》2011,(2X):13-13,19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定居前长年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深处从事迁徙的游猎生产,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刻绘在桦皮上的图案设计就成了他们表达生活情趣和精神诉求的重要形式,这些图案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体现了鄂伦春人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以“鄂伦春民族桦皮工艺的图案设计”为课题,从图案的题材分类、构成形式、造型特点、象征内涵、象征内涵等几方面对鄂伦春桦皮工艺的图案进行分析,探讨鄂伦春族桦皮工艺图案中的审美情趣,能为现代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元素,而且对鄂伦春民俗文化的研究和现代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占伟 《民俗研究》2005,(1):210-216
鄂伦春族现在约有4000多人,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一带,除少数聚族而居外,多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混合居住。这个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七八十岁老人健在的已经很少了,又都没有文化,许多往事记忆茫然,要具体了解他们解放以前的生产及习俗情况相当困难。最近,笔者有幸读到民国九年(1920年)出版《瑷珲县志》刊载的边瑾未定稿《鄂伦春纪事三十韵》及《鄂伦春竹枝词》八首,  相似文献   

9.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沿岸,伴随民族的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鄂伦春族游戏。鄂伦春族游戏可分为冰雪游戏、体能游戏、跳跃游戏、绳类游戏以及生活游戏等种类。通过各项游戏的训练,鄂伦春人增强了民族体质,锻炼了狩猎能力,被纳入八旗后又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人在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教育和培养下一代、对社会生活和动物的模仿、民族间文化的传播、日常交往和娱乐的过程中孕育出富有魅力的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针对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渊源的研究,对于推动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群 《满族研究》2007,(3):25-33
鄂伦春族做为狩猎文化共同体,游猎是文化的核心。考察该族近50多年历史,可以认为,由"游"到"定"——即政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组织实施的猎民定居,以及由此开始的"转产"历程,彻底拉开了狩猎文化前途和该群体生存前景问题的序幕。本文从狩猎文化与环境关系的理论视角,重新梳理1958年前后政府动员推行的鄂伦春族定居化过程,辨析狩猎文化与急剧变化的环境的接触、碰撞形态,揭示其中可能的文化差异因素,从而为理解鄂伦春族及现代化潮流裹挟中小民族因传统而带来的特有的生存发展难题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知道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想是"为了今天和未来食物与生计的安全,动态保护所有农业遗产和他们提供的多种产品与服务"。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显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为了今天和未来人类的福祉。以桑基鱼塘为例,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桑基鱼塘已经有了数百年到上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个体系逐步形成了一个利用生物多样性,构建物质循环利用,形成适应低洼地景观特点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族名各异。其由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源于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如西北的哈萨克族,其族名是白天鹅的意思,传说白天鹅是他们的始祖。二、反映所从事的生产事业。生活在东北深山密林中的鄂伦春族的族名是使用驯鹿的人;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达斡尔族,其族名意为耕耘者,反映他们从事农业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4.
刘德全 《黑龙江史志》2003,(5):42-43,41
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世代繁衍生息着一个勇敢、强悍的北方民族——鄂伦春族。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黑龙江这块土地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敢和智慧,与其他民族团结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为抗日大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鄂伦春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信奉萨满教。伴随现代化进程,萨满教信仰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通过其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看到萨满文化的遗留。鄂伦春族"摩苏昆"中,无论是"莫日根"降妖伏魔的故事,还是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又或者普通的生活故事歌,大都带有萨满文化的印记。这种信仰深深扎根于鄂伦春人心中,最终沉淀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游猎于黑龙江中上游、大小兴安岭之间。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因承清代继续对东北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对鄂伦春族实行的各项政策。有关北洋政府对鄂伦春的政策如重建旗佐制度,强使鄂伦春族弃猎从农,利用鄂伦春族守边等,虽然受制于当时内外形势勉强推行。但毕竟在边防和鄂伦春族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本文略加探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鄂伦春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元时称为"林木中百姓",明代被称为"北山野人",清初谓"树中人"。其在鄂伦春东部者,又呼为使鹿部,其在鄂伦春上流西部者又呼为使马部。其在黑龙江下游之鄂伦春又呼为使犬部。鄂伦春族17世纪之前,生活在黑龙江以北,贝加尔湖以东直至库页岛的广阔土地  相似文献   

18.
以游猎为生的鄂伦春族笃信萨满教,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多神信仰,可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几个层次.其中祖先崇拜是较高层次的信仰,它出现于氏族形成之后,是在人们对于共同祖先的认同与尊崇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苏珊 《满族研究》2022,(3):106-110
东北三少民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文学史在文学史观、研究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充分反映了三少民族文学互相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过程。文学史问题的论述其核心要义是以“文学性”为基准,追求开放而多元的文学史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三部民族文学史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对文学的影响,相对于以往以朝代断代、将文学史与政治史重合,则更强调文学、文化的历史发展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80后偶像作家的商业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们是一种文化符号,形成了粉丝经济,这在以前是没有的"郭敬明这个7年前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来的明星作家,已经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以1300万的年收入蝉联作家富豪榜冠军,而他创办的杂志《最小说》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