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1941年苏日签订中立条约谈判的新揭密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按]:B,H.斯拉温斯基著《苏日中立条约:1941—1945年外交史》(1941—19451995.)一书首次披露了关于1941年苏日签订中立条约谈判的苏联外交档案文件,其中斯大林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的谈话记录表明,斯大林认为,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是第一步,是进一步在“大问题”上合作,使“三国条约”变成“四国条约”,即用德、意、日、苏联盟对付英、美。这是过去许多史学著作中未曾提及的。自然,世界局势并未依斯大林的意志发展,由于德国突然进攻苏联,历史的发展使苏联与美、英、中等国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但这一被隐藏达50多年的苏…  相似文献   

2.
王健 《炎黄春秋》2012,(2):25-27
我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到的香港。原计划到香港后再经越南去昆明读大学。但是有些人劝我,内地(指重庆、昆明)经常遭日本轰炸,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在我拿不定主意时,一位《大公报》的朋友给我写了个便条,介绍我先去看范  相似文献   

3.
《苏日中立条约》与战时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日中立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轴心国签订的极具影响力的条约之一。当时舆论就对此沸沸扬扬,战后也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笔者无意对条约进行全面评价,仅就条约与战时中国有关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嘉谷 《世界历史》2002,4(4):79-88
关于1941年4月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已有多篇论发表,但由于资料的不足,难以深人。C.JI.齐赫斯基1990年发表的论(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并未揭示事实真相,而是为当时的苏联对外政策辩护。近年关于缔结《苏日中立条约》谈判的苏联档案的公布,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深人探讨有了新的依据。本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国际关系变化的角度论述《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李嘉谷《苏日中立条约》是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难岁月时签订的,这无疑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重要的不利影响。怎样评价《苏日中立条约》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前苏联学者对此一直持完全肯定的观点①,并从不提“条...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国、日本和苏联三国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1941年4月13日,就在中国抗日战争陷于胶着之际,被中国倚重的苏联却断然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一举措无疑对中国、对远东以及对国际的局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苏  相似文献   

7.
1936—1941年,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本文深刻地揭示日本对德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展现日本对德军事同盟政策的本质特征,并深入研究日本在"南进"和"北进"的战略转换过程中,谋求对德结盟的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实证分析,论证日本对德结盟政策中的"竞争"、"对抗"心理,从而说明帝国主义间结盟的利益至上原则。同时,还对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构想及其演变过程进行考证,指出1941年的《日苏中立条约》实质是该"四国军事同盟"构想的一个畸变。这可以全面透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变化的动因和措施,以及对远东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治龙 《炎黄春秋》2023,(10):71-74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侵华日军动用空前兵力对华北地区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和疯狂的“扫荡”,冈村宁次称之为“百万大战”,以报复此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晋察冀边区军民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扫荡”斗争。敌人的“铁壁合围”,令我党政军首脑机关陷入重围。司令员聂荣臻率部经过六天五夜的与敌周旋,部队三进三出常家渠,胜利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1941年和199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焰 《百年潮》2001,(5):60-64
苏德战争的开始至今已经60年,苏联的瓦解恰恰也整整有了10年。对苏维埃国家仍充满感情的一些人称,这个联盟国家的历史上有两场大悲剧:即1941年1991年。虽然相隔50年,二者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1941年的悲剧,此后50年内苏联军人一直刻骨铭心。在1941年入伍、八十年代担任总参谋长的谢·费·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曾有一句概  相似文献   

10.
1776年"条约计划"是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宣布独立之后在对外关系上的第一个重要文件,主要是为这个新独立国家派往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代表提供一个与这些国家王室或政府进行谈判的条约蓝本。大陆会议制定"条约计划"的前提是美国不卷入大洋彼岸的政治事务,只能以互惠的商业往来谋得法国等国对美国独立事业的支持。这种意识形态取向反映了"条约计划"起草者约翰.亚当斯那一代人对美国在国际社会所扮演角色的"定位"。这一重要文件对美国早期外交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美国早期外交的活动基本上限定在"条约计划"已经确定好的框架之内,奠定了美国政府早期对外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柴进 《江淮文史》2020,(6):119-126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中苏美英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战胜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战争,可是在几乎整个大战中却出现了日本与苏联之间的中立状态。是什么原因使日本由对苏强硬转变到谋求日苏中立?本文试图对此略述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诺门罕战争亦称诺门坎事件,是1939年5月4日到9月16日在今中国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一带以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及其支流胡鲁斯台河两岸进行的一场战争,参战双方为日本、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这是一场局部的立体化战争,以日本军国主义遭到惨败而告终.这场战争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正处于日本加紧用兵中国华北、华中并向华南逐步推进时期,处于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中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4.
1933—1941年的中德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自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至1941年7月中德断交时期的中德关系。这对了解该时期纳粹德国的战争准备、外交战略,以及蒋介石的外交方针、国防建设和对日政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41-1949年美国在中国的军事机构及其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8 35年建立其海军东印度分遣队 (theEastIndianSquadron)起 ,美国就开始了它在中国领水和领土上的长期存在。只是在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后 ,美国政府为避免美日冲突才开始从中国撤军。1 937年 1 2月 1 2日 ,在南京附近的江面上 ,日本飞机蓄意炸沉了美国长江巡逻队 (theYantzePatrol)炮艇“帕奈号”(Panay) ,迫使美国逐步撤出其巡逻队。 1 938年 2月 ,美国决定从天津撤出它1 91 2年就开始驻扎在那里的美国陆军第 1 5步兵团 (theU .S .Army’s 1 5thInfantryRegime…  相似文献   

16.
一次大战后美英矛盾在美国对外关系中本居主导地位,为了抗衡英法,美国积极扶植德国,德国因而迅速崛起,疯狂向外扩张,终于成为美国的劲敌。对于两次大战间的国际关系,过去人们只注意英法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却忽略了美德矛盾的产生与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本文对这组矛盾的发生、发展及其结局作了细致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41年,我第二次到反帝会工作。这时,反帝会已迁到两湖会馆。这里的办公室宽掉了,但这时期反帝会却处于革命低潮之中。“××被捕了!”“×××也被捕了!”“国民党派人来谈判了……”“盛世才的弟弟盛世骇被盛世才杀害了!”种种传闻搞得人心惶惶,真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不断逮捕人的情况下,各单位陷于瘫痪,许多工作难于进行。反帝会的组织面貌更不清楚,如部正副部长都是谁?现在很难讲清,更难讲完全了。只记的秘书长是王宝乾,姜作周担任过宣传部长,藏谷烽担任过文化部长,但不久安、藏也都被捕,并被杀害。在我第二次来…  相似文献   

18.
外援断绝后,因边区银行未能处理好边币发行与物价问题,边区政府任命朱理治为银行行长。为使银行工作适应经济形势,朱理治一方面稳健发行边币,调整贷款、汇兑、存款业务,另一方面扩充机构,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努力发挥银行在贸易、经济中的调剂作用。就银行的发行工作,边区内部存在着不同声音,成为朱理治被撤职的重要诱因。银行内部存在的问题及机关部队的自给生产,是制约朱理治金融、贸易思想落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1941年日美谈判是罗斯福玩弄新的“远东慕尼黑”。从现资料看,这种论点是缺乏根据的。上述论者的一个主要论点,是认为1941年《日美谅解案》是英国政府同意的方案,它要求美国政府承认并劝告蒋介石接受的条件中有“承认满洲国”,“蒋政权与汪政权合而为一”等条款,这是美国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重要标志。其实,现许多资料表明,《日美谅解案》并不是美国政府所能允许的日美妥协条  相似文献   

20.
1941年,新疆省政府为加速完成二期三年计划,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省财政厅首次发行建设公债,专作新疆省各项建设之用。公债的发行,不仅超额完成任务,而且对于发动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全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增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