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1920年对青年毛泽东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他的恩师,也是他未来岳父的杨昌济和父亲毛贻昌在几天之内接连去世;这一年,他在北京领导了著名的“驱张运动”,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年,他热心地搜索那时候能找到的共产主义的中文书籍,最终建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一年,他与杨开慧喜结连理;这一年,毛泽东还在北京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  相似文献   

2.
曾辉 《文史天地》2009,(5):15-20
1920年对青年毛泽东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他的恩师,也是他未来岳父的杨昌济和父亲毛贻昌在几天之内接连去世;这一年,他在北京领导了著名的驱张运动,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年,他热心地搜索那时候能找到的共产主义的中文书籍,最终建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一年,他与杨开慧喜结连理;这一年,毛泽东还在北京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  相似文献   

3.
最近,收到了北京王殊同志的一封信。他告诉我:"写作对健康特别有益,我现在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常常报废,我也不计较,对训练脑子十分有用。"王殊今年84岁了,九年前,他从全国人大退下来后,一直在坚持"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所以除了在报刊上常见到他的文章外,2000年收到了他写的21万字《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2007  相似文献   

4.
希拉克真会“逃亡”吗?据说,他在非洲买了一座庄园!有媒体报道,现在有几桩官司在等着他。几十年的政坛纵横,使他得罪了不少人,那些想清算其“罪行”的人会放过退休后无权无势的他吗?  相似文献   

5.
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竟是失去组织关系几十年的我军地下情报员!当年他潜伏于国民党高级军事机关,刺探情报,功勋卓著。解放前夕,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无奈返乡,居然被判刑劳改。几十年来,他初衷不改,经多方努力,终于重逢故旧,使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6.
“说我因为喝酒结的婚并不夸张,”布洛克在书中写道,“而说我是喝酒离的婚也不过分。” 1973年,布洛克结束了第一次婚姻,搬回纽约,住在西58街一间小公寓里。第二年9月,他决定戒烟。此前。他也曾尝试过多次。这一次,他成功了。又过了几个月,他决定戒酒,并且开始长跑。  相似文献   

7.
一位被家长怀疑是弱智的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成绩由全班倒数第几名进步到前十几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究竟靠的是什么? 初次见面,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晓军初到我们班时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学生了。胖胖的身体、憨憨的表情,让人第一印象就是这孩子不聪明。果然军训的时候,教官教了几个动作,训练了一上午,所有的孩子都会了,就他不会。于是我把他单独留下来,亲自教他,十几分钟下来,我也有点想放弃了,不知是胖的缘故还是  相似文献   

8.
泽成老兄     
和他共事十几年,低头不见抬头见,他寡言少语,我大而化之,他稳重老成,我急躁冒失。他办他的报纸,我干我的广播,难得打个照面,寒暄几句,仅此而已。 闲暇时,我们却是难得投缘的朋友。每次聚会,给他斟酒,嘴上连声拒绝,但总拗不过大家,只好憨憨地笑笑,任由主人斟满。他醉过几次,酒醉的他一反老成持重的常态,足之蹈之不能自己,话明显多了,情绪也明显亢亩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2009年陈天桥参与的新闻发布会的次数,比前几年的总和还要多。他带领下的盛大,掀起了一波资本运作和收购的狂潮。  相似文献   

10.
正1813年,越南大诗人阮攸出使中国,当时他的官职是礼部参知。阮攸出身名门贵族,不仅精通本国文化,而且懂汉语,读过许多中国书,是个"中国通"。一天,闲暇无事,阮攸在北京街头闲逛,在书店里,他看到摆着几部《王翠翘》,是清初余怀编写的章回小说。翻了开头几页,他立即被吸引住了,便买了一本拿回寓所读。他读得着了迷,甚至连吃饭休息都忘记了。  相似文献   

11.
伍迪·艾伦常为电影注入一种超现实的力量,尤其是琐碎的生活及男女之事。他可以将双方的互动拍得充满了超自然感应,或许他脑里的龃龉本身也是一种法术。这几年他迷恋欧洲,新片《魔力月光》将目光瞄准法国海岸,讲述了一个相互角力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2.
当29岁的杰克·凯鲁亚克终于停止狂热的键盘敲击,望着脚下30多米长的打字纸时,他一定想象不到,这些文字,会在未来改变许多人的生活与命运。那是1951年的春天,已经在路上旅行7年的凯鲁亚克,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横穿美国大陆的旅行,回到了曼哈顿的家。他把自己锁在公寓里,夜以继曰地坐在打字机前。3个星期后,他完成了小说的初稿,经历了几次删改,又在出版商面前碰了几鼻子的灰后,终于在1957年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3.
周鸣盛 《古今谈》2005,(4):62-64
五舅杨步飞,当我开始记事,他已是国民党的中将师长了。只是1949年后与他才有近距离的接触。我的外公是诸暨西乡草塔镇杨家楼村的一位乡村郎中,大概在1885年春天,有人从余姚领来几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想在村里找婆家。经人说合,外公娶了这位姓陈的少女,她就是我的外婆。第二年生了我大舅叫杨敬胜,外公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大舅上过几年村学,十一二岁送他去诸暨城里中药铺当学徒。再三年有了我二舅,取名敬贤。  相似文献   

14.
爱新觉罗·溥仪是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后来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他又做了几年的儿皇帝。这样奇特的经历,大概只有他一个了。1937年,他的侄子、14岁的爱新觉罗·毓嶦进入了伪满洲国的皇宫。此后的20年,毓嶦一直生活在溥仪的身边。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浠水县近几十年来名气大了一些,这是因为出了一位闻一多。闻是诗人、艺术家和学者,但他名气的主要来源是毛泽东主席说过他“拍案而起”“要写闻一多颂”那几句话,以及他本人疾恶如仇和大无畏的精神。除非是同行。同事、他的学生,一般人对闻的了解,大约也只限于他最后几年的政治斗争方面。社会上的传颂,纪念活动,各种宣传介绍,也多半集中于此。一个学者,如果不是在政治上有什么特殊表现,单凭他的学术贡献是很难为一般人所了解的,他的“知名度”常偏低。刚巧,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浠水县还有一位学者,巧得很的是:他不仅与闻…  相似文献   

16.
《搜神记》里描述过一个人,他几年不吃饭也不感到饿,仍健康如常;把一堆柴引燃,烈火熊熊而起,他坐在上面,柴烧成灰烬,他的衣帽却一点也不曾烧坏;有一天,他请几位好友吃饭,只见他咳嗽一声,口里的米饭立即变成了几百只蜜蜂,飞集在客人身上,接着又一张嘴,蜜蜂便全部飞回口中,变回了饭粒。这个有着奇绝道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葛玄。葛玄,字孝先,句容人,是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  相似文献   

17.
傅斯年在台大的最后岁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斯年1949年1月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去世,他任台湾大学校长近二年的时间可以看作他一生的最后岁月。他这个时期的所做所为,过去大陆了解甚少,记载颇多讹误,近几年随着资料的面世,对傅斯年这一段生活有了较多了解,这里叙述几个片段。  相似文献   

18.
金日成主席寻找他几十年;邓小平直接下令寻找他;他成为世界瞩目的“烈士”,但一朝现身,他却仅是中国大西南山区的一位普通农民。他到底是谁?他就是在朝鲜朴达峰上创造军事奇迹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16岁的孩子,一边卖烧烤一边谋划了两年,所谋之事就是为了杀掉他身边仅有的两个亲人,他的父母亲,结果,他只成功了一半,只是杀掉了他的母亲,而也许是因为过几天就是父亲节的缘故,他的父亲捡了一条命,这是老天爷在捉弄还是人间伦常惨剧的又一次重复?……”  相似文献   

20.
刘继 《南方人物周刊》2012,(40):112-112
父亲辞世33年了。随着自己步入老年行列,对他的思念之情更甚,总想写些文字纪念他。他去世时,组织部门照例确认了一份悼词,在我看来,虚多实少,意义不大。记忆中倒有几件事情,能反映出他的性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