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元代刘祁所著《归潜志》,保存了金代大量史实和异闻,是研究金代历史文化和文学史必不可少的资料.冯巧英先生此次校注,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诸本,力求善、精、详.书末所附《<归潜志>金代人物便览》,为读者节省了检索时间,提供了方便.本书为研究金代历史,文学及其他社会方面问题的必需参考书.此书由三晋古籍编辑部出版.“归潜”,是刘祁壬辰(1232)北还后的书室名,这里用为书名.全书14卷,记述了金代人物传记、遗事,还有杂说,概括唐宋文学之特点和金元文学发展趋势,颇有见地;所记  相似文献   

2.
金元之际人刘祁所撰的《归潜志》,是金代史料中一部值得重视的著作。本文拟对刘祁的生平,《归潜志》一书的内容、史料价值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思想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张博泉七十纪念辽金史论集》吉林大学历史系及辽金史学会为纪念金史学家吉林大学张博泉教授七十寿辰,编辑辽金史文集。该文集纳入“辽金史论集”中编为第八辑。由于志耿、王可宾主编。共收文章约三十篇,以金代居多,内容涉及辽金元明清五代。如《金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归潜志》由金末元初著名史家刘祁所著,全书虽仅十数万言,但其内涵却十分宏富,它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金末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成为研究金史必不可少的重要著作之一.所以,本书问世后,即引起历代史家的高度重视与研究,竞相为本书作序题跋,盛赞其价值.但是,时至今日,本书并未引起金史同仁的普遍重视,进而予以认真发掘与研究,勿庸讳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金史尤其金末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求.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缺失,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归潜志》的价值缺乏系统、本质的认识.因此,拙文欲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笔者认为《归潜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自金灭北宋,《资治通鉴》传入金朝,出现了一些专治《通鉴》的学者,也产生了金代的《通鉴》学.金代《通鉴》学虽成果不丰,但也有其特点.从金代《通鉴》学发展的大致脉络看,它所体现的是对历史上先进的文化成果和文化政策的积极认同.汉人、女真人都有研习《通鉴》者,《通鉴》在金朝也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更多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从学术发展角度看,金代《通鉴》学不尚虚谈,较为务实,更易于《通鉴》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2007年国内外学者对辽西夏金史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出版20余部相关专著,比如韩世明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希清、田浩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日]蜂屋邦夫著、钦伟刚译《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阳与马丹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汤开建著《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李晔 《收藏家》2013,(3):19-24
二.金代时期金(1115—1234年)入主中原后,于公元1153年迁都于燕,是为中都,定窑所在地中山府(定州)正处于金政权统治中心。金统治者潜心汉化,采取温和的统治手段,使中原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北宋时期,定窑的烧造工艺已经完全成熟,以刻花、印花为典型代表的艺术风格也已形成,这些都为金代定窑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金人刘祁的《归潜志》中写道:"联句亦诗中难事—余先子亦留意。主长葛簿时,与屏山、张仲杰会饮,坐中有定瓷酒瓯,因为联句,先子首唱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⑦窑址发掘资料证实,金代定窑刻花、印花白瓷的产量达到了历史高峰。  相似文献   

8.
《金史·选举志》中有一些难解的铨选专用词汇,在金代史料中亦没有解释,对于理解金代铨选、官阶制度造成困难。通过对《金史》和金代传记资料的爬梳,结合唐、宋、元铨选制度进行对比,对《金史·选举志》中出现的铨选用词进行考释,对于《金史》的阅读和金代选举制度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裴子野是南朝萧梁时的史学家,所著《宋略》为世人所重,惜其久已散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多方勾稽,搜集《宋略》史论佚文28首,并对其作了分类研究,揭示其价值所在.《宋略》史论佚文对全面认识南朝史学的发展,尤其是历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座谈会综述雷家宏徐扬杰著《宋明家族制度史论》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36万字,共13章,是作者家族制度研究的又一力作。《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前不久,湖北省社科院历史所邀请武汉大...  相似文献   

11.
金建国于何年?国号年号又为何?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金史研究中也有不同的见解。在《金史》与宋、辽、元人所著文献对比运用时,更应重视《金史》的史料价值。在没有确凿证据以前,《金史》所记金开国史,即金于1115年建国,国号金、年号收国,仍是值得采信的。  相似文献   

12.
晋代墓葬制度与两晋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制是继周制、汉制之后,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考古学意义上的晋制与晋礼的制定关系密切,晋礼制定、施行的过程反映了汉魏晋社会的变迁。洛阳是西晋的都城,都城洛阳晋墓中的洛阳因素代表的墓葬制度内涵应该与西晋制订推行的新礼有关,洛阳因素反映的墓葬制度即为继汉制之后的晋制。东晋时期在都城建康地区逐渐形成建康因素,洛阳因素与建康因素是两晋时期墓葬制度的主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西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在西汉历史上有政策调整的意义.此次会议上双方辩论所形成的《盐铁论》一书,既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历史著作和历史评论之书.该书史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深刻反思了汉武帝末年的有关政策,再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思考,真实地反映了史学与社会的关系,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丰富了中国古代史论.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敏 《史学月刊》2003,(5):21-28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起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东汉末年以来自然环境变迁是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全球性寒冷干燥期的出现,我国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展,各游牧民族原有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于是纷纷南迁,起着西晋统治集团内乱之际,夺取了政权。  相似文献   

15.
史论作为一种历史认识形式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最能体现史家的历史认识特色。汉晋之间的史论在史学与时代的双向互动中,从形式、内容、史论主题和评论风格都有重要发展,在中国古代史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也体现了此间史家对时代和现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干宝《晋纪》已佚,其中二千七百多字的《总论》因历代各种文献引录完整保存至今。创设"总论"这种新的历史评论范式,摆脱《左传》、《史记》就事论事或寓论断于叙事中的历史评论方式,在更宽阔的历史视野下表达史家的历史认识,对后世历史评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总论》对西晋兴亡的历史过程及其缘由也做了深刻的分析和总结,这些历史认识对研究西晋历史发展及其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晋纪·总论》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外宗正司是宋代管理外居宗室的机构。宋金交战,为躲避战乱,它辗转迁入福建泉州。南外宗正司的机构非常健全,宗室在闽蓬勃发展。南外宗正司的入闽,对提高泉州乃至福建的历史地位以及促进福建经济文化的繁荣均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春水玉赏析     
杨玉彬 《收藏家》2009,(9):45-52
“春水玉”是以“海东青(鹘)捕捉天鹅(雁)”为题材构图、反映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春猎生活内容的一类造型别致、工艺精美的装饰玉,过去人们不识其内涵而多存在断代、释义之误,自杨伯达据故宫藏玉爬梳文献考释出此类玉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流播背景后,“春水玉”作为一类具有浓郁北国民族风情的特色玉种越来越受到藏家与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晋书》与《世说新语》是研究东晋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东晋道佛二教并盛,而《晋书》与《世说新语》各有侧重。《世说新语》崇佛抑道,《晋书》崇道抑佛,其直接原因在于其书写者心目中二教有优劣之分。其淡化或湮没的一方,可以命名为"第二教"。这是另一种"曲笔"。这种现象存在的深层背景在于传统书写中独立的史料意识的缺失,而独立的史料意识是中国古代史学向现代转型的首重之事。正视第二教缺席的现象,也能给历史研究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