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史天地》2008,(11):64-67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集中主力70万人进行了辽沈战役。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根据东北在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选定东北为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战略决战的首战目标。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东北的大工业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随后,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发动平津战役。  相似文献   

2.
影像站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大获全胜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集中主力70万人进行了辽沈战役。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根据东北在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选定东北为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战略决战的首战目标。辽沈战役  相似文献   

3.
多面挖掘,深度追踪,感受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体味时间与时代带给我们的启迪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第三年以后,毛泽东同志及时地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敌人正规军144个师(旅),非正规军29个师,共一百五十四万余人。在这个期间,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都展开了进攻,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在战争的头两年,人民解放军每月平均歼灭敌军8个旅左右,到了这时,人民解放军每月平均歼灭敌军的数目,已经是38个旅了。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覆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和全国胜利的到来。三大战役所取得的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战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战略思想的胜利。战略冷战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真研究三大战役的丰富经验,将帮助我们全面地学习领会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战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1934年11月25日发起的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英勇悲壮、最气吞山河的生死决战。湘江血战,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折损过半的红军将士从惨痛中猛醒,经过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朱德等运筹越城岭,才有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直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开始新的征程,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希望。湘江战役由此成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拐点。  相似文献   

5.
孙丽 《黑龙江史志》2013,(17):79-80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军事战略方针方面来说,离不开毛泽东战略决战思想的指导。辽沈战役的胜利,是我党我军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6.
金冶  胡居成  胡兆才 《神州》2008,(9):24-33
1948年9月,解放战争已进入决战阶段,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周村、潍县,兖州战役后,炮口对准济南,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毛泽东点将,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兖州战役后,由于许世友腿伤复发,行动困难,粟裕批准他去胶东蓬莱县艾山汤治疗。攻济南的方案,粟裕便交给了谭震林、王建安去筹划。  相似文献   

7.
抗美援朝在选将问题上,除了林彪、彭德怀二人外,毛泽东还有一个重要人选——粟裕。  相似文献   

8.
李根清 《炎黄春秋》2014,(5):59-64,58
内勤1964年底,我从北京到上海担任林彪内勤的时候,林彪住在徐汇区太原路的一座房子,那里的内勤有两个人,一个叫刘文儒,一个叫屈真。我去了以后,与刘文儒一起照顾林彪,还为林彪抄写读书卡片,渐渐地林彪也找我记录他口述的一些东西,誊抄他报送毛泽东、中央或中央军委的信件、公文稿等。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军队起义与淮海战役吕仿松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同国民党在军事上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四个半师、28500余人战场起义,其中包括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所属五十九军全部和七十六军一三二师一个团,共三个半师、230...  相似文献   

10.
王澎 《炎黄春秋》2023,(11):77-81
1948年深秋,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陷入困境,迫使蒋介石动用其嫡系精锐部队——黄维所率的第十二机械化兵团前去解围。解放军中野、华野并肩作战,经过23天的战斗,在当时淮北市宿怀县双堆集地区歼灭了这支装备精良的国军主力兵团,活捉黄维等国民党众将,仅有胡琏逃跑。双堆集战役是淮海战役中的关键一战,堪称“决战中的决战”。同时,这也是最惨烈的一战,虽歼敌12万余人,但我军也牺牲了3万余人。  相似文献   

11.
赤男 《文史博览》2006,(1):33-33
1971年9月13日,林彪事件发生后,中央成立了专案组。林彪在北京和北戴河的住处全部被查封。在林彪住处找到的信很多,但涉及到庐山会议上老将们写给毛泽东和林彪的信却只有3封。分别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等人,写给毛泽东、林彪关于对庐山会议“犯错误的人不宜留在中央工作,应放到基层去锻炼”的信件。从一封信的呈阅件上的签字不难看出,是当时经中办副主任王良恩呈周恩来,并由周恩来转呈林彪和毛泽东的。从顺序来看,王良恩当时在庐山会议上负责会议秘书工作,他将来信按程序呈周恩来,周恩来也是按程序上呈。在逐步呈送之中,信在林彪处“卡壳。。所以,当专案办公室将这几封信第二次再呈周恩来时,周恩来作为这一案件的负责人,极为慎重地审查了这几封信。最后,他在信件上落笔“此件是在传阅中被叶群扣压的。退。周恩来。”按理事情就此了结,王良恩将信退回林彪案件办公室存档。但此事引发的复杂情况还在后头……  相似文献   

12.
1971年9月13日,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林彪出逃,途中机毁人亡。其实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在这之前已逐渐显现出来。在国际方面,善于揣摩毛泽东心思的林彪也没有号准脉。从1969年开始,苏联日益嚣张的核战争威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升级,  相似文献   

13.
评《平津战役史》张守四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从1948年11月29日起,经过64天的激烈战斗,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平津战役的胜利具有重大影响。它最终摧毁了国民...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仅有一个人享受过他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此人便是林育英。 林育英,又名张浩,湖北黄冈人。他与林育南、林彪都是堂兄弟,他们三人都担任过党的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5.
于化民 《百年潮》2001,(11):19-25
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秋季,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48年9月,解放军在济南战役中,歼灭敌人主力10余万人,解放了济南,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战略决战,歼灭敌军154万人,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将战线推进至长江北岸.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已基本上被消灭,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捉襟见肘,摇摇欲坠.1949年元旦,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发表求和文告,表示愿意与中共"商讨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熟知蒋介石惯于翻云覆雨的毛泽东,当即写下<评战犯求和>的评论,揭露了蒋介石假求和的虚伪性,1月5日以新华社的名义发表.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及改编一切军队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16.
本对1942年11月郑延卓赴延的起因、经过及其意义,毛泽东对郑延卓赴延的重视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对郑延卓赴延的身份、郑延卓是否当林彪去重庆时“访问”延安、涉及此事的三份电(毛泽东关于同郑延卓谈话情况致周恩来林彪电、毛泽东致彭德怀电和《南方局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报告提纲》)的时间和作等相关史实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7.
莫晓 《文史博览》2013,(4):5-12
林彪从1967年以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的身份被毛泽东指定为接班人,到1971年9月殒命于异国荒漠,短短几年,由一呼百应,到猝然去势,变故之快,落差之大,让人错愕不已。其间隐藏着什么内幕?毛泽东与林彪是怎样由亲密合作走向彻底决裂的?林彪与江青究竞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湘江战役之前,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地坚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战略、方针和政策。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主力折损过关,是红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惨败,也意味着"左"倾教条主义的彻底破产。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迫切需要彻底清算"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迫切需要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岗位上来。湘江战役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独立自主地选  相似文献   

19.
在60多年前的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是国共三大决战中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经过65昼夜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万余人,  相似文献   

20.
傅连璋之死     
黎勤 《纵横》2004,(11)
1951年抗美援朝时,林彪推说有病拒绝担任志愿军总司令赴朝参战。毛泽东对林彪十分器重和偏爱,不仅不批评他抗拒赴朝的行为,反而关心他,让傅连璋组织专家为他检查身体,真相大白,林彪是装病,而且有吸毒的恶习。傅虽是奉毛泽东之命为林彪检查身体,但却因此埋下祸根。1966年“文革”开始后,林彪便利用职权直接迫害傅连璋:殴打、游斗、抄家。在军委卫生部机关和宿舍大院内,揭露傅“罪行”的大字报更是铺天盖地。1966年8月29日,傅写信给毛泽东求救,毛泽东很快就作了“似应保护”的批示。但是林彪置若罔闻,1968年3月14日清晨,又将傅连璋和妻子陈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