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旧社会的许多行当中,可能码头上的江湖气、行帮色彩是最浓厚的了.武汉老码头不仅帮派林立,而且帮内有帮,派内有派,门户森严,错综复杂.这既与这个行当处于社会下层地位相关,也与其本身的形成、结构、演变及其生存的复杂背景相关. 地域性帮口 汉口开埠前,码头工人大都是本地人,码头上没有明显地域性帮口,但是来往于武汉运输货物的外省民船、客商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同乡在码头搬运货物.如汉口的宝庆码头,自嘉庆初年就有湖南宝庆人在此替本省客商搬运货物,宝庆码头也因此而得名;汉口的大王庙码头,也是自道光年间就有江西人从事搬运业务.  相似文献   

2.
灿烂汉协盛     
先说说宁波帮在说汉协盛之前,我们必须说说“宁波帮”。宁波帮是中国四大商帮之一。大约是指那些出生在宁波或祖籍在宁波、又离宁波在外经商的人。明代万历年间, 宁波人藉着自己的海上优势和从不轻商的传统,便已初步形成宁波帮。明末清初,“无宁不成商”即已在民间流传。鸦  相似文献   

3.
古代城市里的商人按行业不同组织有各种行会,汉口也不例外.到近代这种行会仍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那就是行帮和会馆、公所.由于汉口有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商业十分繁盛,不仅本省商人群聚此地经商,各省商贾无不在这里设有本店或支店.当时省界之见未除,各省商人结成团体,以为自卫之策,于是按省籍分为数帮.各帮中又按不同业务分为数行.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行帮.根据民国《夏口县志·商务志》记载,清末民初汉口的商帮有湖北帮,又称本帮.由于是本地人在本地经商,有地利与人和优势,所占范围最大,工商业种类最多,其势力较大者为杂粮、牛皮、棉花各行.湖南帮占水运之优势,船行营业独多,运来汉口的货物以茶叶、大米为多,占贸易总额的80%,其次为杂粮、黄豆、铅矿、锑矿、铁灰、桐油、漆油、苎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从此,宁波城乡随处可见海外宁波帮捐建的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各种公共设施;宁波帮,几乎成为宁波人的一种骄傲。 宁波帮许多人士都是白手起家、赤脚闯天下的宁波商人,他们头脑里装着家乡一个开放的宁波……这些比地缘血缘关系还要深层次的东西才是宁波帮的根!  相似文献   

5.
汉口统一街图书市场是沦陷时期逐渐发展而形成起来的,除本地有一批书局迁入统一街开店外,还有一批是从上海迁来汉口统一街的.因此,在这个市场上形成了“木帮”(即本地帮)和“洋帮”(即上海帮)两派,各自有自己的势力范围,相互明争暗斗,十分激烈,都为各自的生意挖空心思.这里介绍的是“木帮”大亨大文堂书局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药帮巷泛指硚口长堤街东段南侧药帮大巷、药帮一巷、药帮二巷、药帮三巷、怀安一里一带,属于大汉正街范围,是清初形成的街巷.清康熙年间,河南怀庆府药商在此兴建了一座药王庙,称覃怀药王庙,故这一带河南药商居住的里巷,其命名与怀庆、药帮相关者多(目前这一带的原居民仍以河南祖籍的居多).在原药王庙、药帮巷的西边,原有也是康熙年间兴建的汉口山陕西会馆(俗称山陕会馆、西会馆或西关帝庙),会馆花园的原址上后来建成花园巷以及花园南巷、花园北巷.  相似文献   

7.
佚名 《神州》2010,(1):70-71
娶她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他三十五岁,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婚期。他兄弟多,人又长得不好看,攒钱帮兄弟们娶了媳妇,自己就老了.  相似文献   

8.
股份经营 自汉口成镇,便有"本地人少异乡多"的说法.这里所谓"人"大多是商人,而非普通居民.换句话说,汉口自来就是外籍客商居多的城市.如早期的淮盐贸易多由徽州人经营,粮食的转运以湖南人居多,丝绸布匹、金银首饰为浙帮所专擅,而山货皮毛则是山陕商人的天下,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9.
以华人移民的帮群社会结构特征为切入点,对福建人建构闽帮社群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以祖先崇拜文化建构恒山亭坟山组织的阶段、以神明信仰文化建构天福宫庙宇组织的阶段,以"科层化"组织为特点的现代华人社团组织阶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加坡闽帮总机构百余年的发展演变中,为适应移民人口的增加和华人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闽帮社群经历了一个制度化建构的历史过程。此一演进的过程亦是帮内凝聚与整合不断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武汉、芜湖、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木材商业相当发达.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竹木市场,首推汉阳鹦鹉洲.汉阳鹦鹉洲在汉阳拦江堤外,南抵老关横堤内,北至汉阳南门桥外,长约6公里(一说20华里),平均宽约1公里.据史料记载,古鹦鹉洲有1400年的历史,但在1628——1644年间就完全沉没江中.发展成为竹木市场的鹦鹉洲是从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后逐渐淤积成的.由于鹦鹉洲岸线较长,水深适宜,又有着辽阔的滩地,便于停靠竹排和木排,所以迅速取代拦江堤、玉带河,成为两湖竹木集散码头.最早来洲上经营的是江西商人形成的江西帮,其次是武昌、汉阳商人形成的汉帮(亦称北帮),第三是湖南的东西湖帮(亦称南帮),还有大冶花帮,无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9.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20.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