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骏杰 《文史春秋》2002,(11):53-57
陈绍宽,福建闽县人,生于1889年10月7日,17岁入南洋水师学堂读书,从此投入海军。毕业后历任舰长、舰队司令、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等职,曾授海军一级上将军衔,是闽系海军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动荡纷乱的民国时期,由于他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对海军的责任感,曾一度得到蒋介石的器重和重用。  相似文献   

2.
正一、孙中山"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向背"的经验总结清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建造轮船。并附设前后学堂,以培养造船和海军人才。同治九年七月(1870年8月),船政大臣沈葆祯奏请以李成谋为福建水师提督,将马尾厂自制的兵商两用船和英法购回的炮船编组为福建水师。随着船政学堂毕业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生于1866年(同治五年),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据有关资料说,孙中山最初是想从军的,但当时清政府规定平民子弟不得学陆军,海军的福建水师学堂又被炸毁,受当时广州《述报》刊登的一些“西医从军”的报道及谋生等因素的影响,孙中山选择了学医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陆欣 《文史春秋》2014,(3):43-49
陆爱唐,原名陆饴筵,字锡藩,号爱唐。1867年10月10日生于清朝广西梧州府管辖下的容县龙胆村,清末期间的国子监生,广东军医学堂毕业的优才生。1907年陆爱唐在香港行医,经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冯自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又经冯自由介绍认识孙中山,曾跟随孙中山到南洋发动华侨捐款,并奉同盟会之命以军医为名,跟随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察视西沙十五岛,担任策反李准的重任,争取把李准从革命对象转向革命  相似文献   

5.
1999年版《仪征年鉴》去年12月8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仪征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地方年鉴。《仪征年鉴》创刊号全面记载了1998年仪征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状况,全书分特载、大事记、概貌、百科和重  相似文献   

6.
陈楚楠,原名连才,福建厦门禾山人,1884年出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富商家庭。他是最早加入革命党的南洋华侨之一.也是新加坡最早支持革命的华侨,在反清斗争中做出的贡献又十分突出,因而被孙中山誉为“南洋革命第一人”。陈楚楠早年追随维新派.后来逐渐转变为坚定的革命党人。他曾任新加坡同盟分会会长,并且创办《图南日报》等革命报刊,还筹款接济革命,安置革命党人,为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对晚清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洋海军的创建、编制、特点及素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述评,四洋海军的编制、特点及素质尚未见有人专文论及。文中提供了一些新史料,如福建、南洋海军的编制史料。提出了晚清创建海军的具体时间,并认为晚清海军代表清朝军队的最高水平。将北洋海军发展受限及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海军不能成军的主要原因,归结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根本问题上,并对李鸿章单纯的战略防御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8.
潘谱、字达秋、号达本(1891-1974),潘治的七弟。 1891年,生于番禺县鹿步司朱紫乡(今天河区珠村)。 1910年,考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十四届驾驶班学习,与后来的“永丰”舰长冯肇宪是同窗同学,该班共48人。 1913年冬,在黄埔水师学堂第十四届驾驶班考试毕业,并服役于海军。 1917年冬,跟随三哥潘治(豫章舰长)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革命,同时加入孙中山成立的中华革命党。  相似文献   

9.
白沙先生集,版本甚多。中华书局出版的《陈献章集》,孙通海点校,使用了十种本子,最早的为明弘治十八年的罗侨刻本,最晚的为清乾隆三十六年的碧玉楼刻本。孙氏点校精密,有功学林。但白沙集一些重要的版本,如明弘治九年吴廷举刊本《白沙先生诗近稿》、万历元年何子明刊本《白沙子全集》、万历三十二年许钦赋刊本《白沙先生全集》。孙氏未能觅得,至为遗憾。  相似文献   

10.
海军重生     
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大清帝国似乎没有近代海军了,中国的海军建设和发展也似乎停滞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自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至1911年10月10日卒亥革命爆发,16年半的时间中,清政府外购大小军舰共计43艘,并且在海军近代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甲午既是北洋海军的终结,也是大清重建海军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光绪三二年(1906)旧历三月初一日由协办大学土、学部尚书荣庆等人上奏的《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以下简称《奏折》),是日得上谕,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教育宗旨颁布全国,成为继《奏定学堂章程》之后进一步明确、亦为我国近代以来首次专文公示的教育指导方针①。二十世纪初期,在变法、立宪、守旧以及面对革命等势力的错综交织之中,成立学部、制定教育宗旨可说是深承慈客圣意”,为挽救清廷命运而实施各种措施中的一环。面对立宪改革,作为慈橹的嫡系,荣庆又是一位老谋深算、以通过学堂教育抵制和消除革命的守…  相似文献   

12.
张小杰 《中国钱币》2015,(2):36-41,6,7
<正>孙中山早期在海外为革命活动经费筹款时曾印发了多种票券,其中包括1906年印制的"中国革命政府百元债券"(彩页5图1)。冯自由、张永福所撰《乙丙两年印行之革命军债票》、《南洋与创立民国》书中都有记载。但他们没有提及为何债券只印英、法两种文字,后又为何在票上加盖"中华革命军银票"(彩页5图2)和"中华国商民银票"中文字样以  相似文献   

13.
正夏玉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47.8万字,99元夏玉清著《南洋华侨机工研究(1939—1946)》一书,以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台北"国史馆"的"南侨机工"档案为基础,利用南洋《总汇新报》《南洋商报》《槟城日报》等报刊资料,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洋华人社会支持祖国抗战的时空背景下,重点考察与介绍了"南侨筹赈祖国总会"的动员与  相似文献   

14.
张清江     
张清江,新加坡新闻工作者、东南亚史研究者。祖籍中国广东潮安。1930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1948年新加坡华侨中学初中毕业后转读英校,1951年英校毕业后曾执教数年。1956年进新加坡南洋大学史地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南洋研究室助理员一年。其后到《星洲日报》工作。现任《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执行编辑。业余从事东南亚史地的译著工作,  相似文献   

15.
自《文物》1987年第1期刊载《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和我与王勤金同志合写的《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初考》(以下称《初考》)两文以后,胥浦《先令券书》已经引起学术界同仁的重视和关注。陈奇猷先生于《文物》1987年第6期发表《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字释》(以下称《字释》),陈雍同志亦于  相似文献   

16.
以《中兴日报》观点为例,阐述了辛亥革命前革命派“反满”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反满”民族主义的作用及影响;认为革命派对南洋华侨进行“反满”民族主义宣传,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南洋华侨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但其中包含的狭隘民族意识,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7.
徐渊 《钱币博览》2010,(1):43-45
在2007年第4期《钱币博览》上,曾刊出笔者《说说“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务”真相》一文。以英国收藏家黄中行先生所藏盖有“南洋同保兴业社之图记”的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券,作为孙中山亲赴越南为刚成立的同盟会筹集革命经费之实证,从而否定了《世纪伟人孙中山》一书中称该债券是宋嘉树在美国旧金山发行的虚构之说。  相似文献   

18.
清末最著名学府,一为1888年广州的广雅书院,后改为中学;二为1890年武昌的两湖书院;三为1893年的自强学堂,是武汉大学的前身;四为1896年上海的南洋公学。前三所皆是张之洞创办的学堂。后一所则是盛宣怀创办的。其中规模恢弘,影响深远,以“两湖”为最。  相似文献   

19.
日本占据中国东北后,其陆、海军在"北进"与"南进"政策有过长时间争执。由于诺门坎战役的失利,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在军事与外交上的双重失败,使其陆军丧失发言权。而南洋战略资源的诱惑、日本与英美战略利益的冲突,最终导致日本南进政策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正>《库页岛志略》)是我国近代著名方舆学家、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石荣暲先生所撰的一部著名方志。荣暲生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4月,原名修忠,字荩年,号靖弇,湖北阳新白沙铺石清人。是著名方志学家蒲圻张国淦先生的好友。山西法政学堂毕业,历任山西调查局法制股股员、山西高等审判厅民庭庭长、山西中路代理观察使署内务科科长、冀宁道署内务科科长、山西法政专门学校刑法教员、山西省兴县知事,后因触犯军阀豪强利益,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