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何成学 《广西地方志》2005,(2):41-45,27
湘江战役在红军长征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在一些党史军史书刊中,仍然还存在对有关湘江战役的内涵、数字、时间、称谓、人物和地名等问题的述误,需要考析订正。  相似文献   

2.
正1934年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桂边境,蒋介石集中了30万兵力,在桂北的兴安、全州、灌阳三县境内,凭借湘江天险,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我中央红军全歼于湘江东岸。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终于以折损过半的沉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继续北上抗日的征程。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悲壮惨烈的一场战役。  相似文献   

3.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红军在广西桂北湘江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战役,史称湘江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经过一番苦战,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正1934年11月25日发起的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英勇悲壮、最气吞山河的生死决战。湘江血战,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折损过半的红军将士从惨痛中猛醒,经过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朱德等运筹越城岭,才有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直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开始新的征程,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希望。湘江战役由此成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拐点。  相似文献   

5.
正湘江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征中的红军在广西北部的全州、兴安、灌阳湘江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长征途中最大的一次血战。广大红军指战员,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战略被动的情况下,历经铁血阻击、生死抢渡、绝命后卫,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  相似文献   

6.
李成生 《沧桑》2009,(6):34-35
70多年前发生的湘江战役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最激烈的战斗之一,它打破了蒋介石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的计划。在这次战役中,“左”倾错误者否决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主张,因此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损失惨重。但是,英勇的红军终于冲破了蒋介石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表现出了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战斗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为突破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中央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八军团只剩一千多人,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八团、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至3万余人。这是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应当指出,这一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红军将士付出的惨痛代价,证明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使共产党吃尽了苦头,广大红军干部、战士要求改变错误领导的呼声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8.
石仲泉 《百年潮》2003,(7):52-59
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所进行的湘江战役,原来总以为是在湖南境内。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参加写《周恩来传》,涉猎一些党史资料,才知道我这是想当然。尽管“湘”为湖南简称,湘江贯穿湖南全境,算第一大江,但在湖南的是它的中  相似文献   

9.
《全唐诗外编》是中华书局汇集王重民、孙望、童养年三位先生有关《全唐诗》补遗的成果而成的著作。笔者读了《全唐诗外编》,受益很深,启发很大。然而白璧尚有微瑕,此书有些地方还有疏误和缺漏,对此,海内诸贤已有考订力作问世。笔者亦试将考订所得,成一篇,名曰“杂考”,以就正于唐诗研究的方家。一、作者小传订误《全唐诗补逸》(以下简称《补逸》)卷六《贾岛小传》云:“……武宗会昌三“年四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按:此云贾岛“年六十四”,是据《全唐文》卷七六三《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春秋六十有四。”而《唐人八家  相似文献   

10.
正湘江战役之前,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地坚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战略、方针和政策。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主力折损过关,是红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惨败,也意味着"左"倾教条主义的彻底破产。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迫切需要彻底清算"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迫切需要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岗位上来。湘江战役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独立自主地选  相似文献   

11.
夏卫东 《古籍研究》2001,(1):3-7,16
《清史稿》为二十五正史中的最后一部,其刊行本有“关外本”“关内本”“金梁本”三种。建国后,中华书局曾组织专人对其进行校订,但其中仍有脱、误、衍等处。近年虽有《<清史稿>订误》、《<清史稿>考异》等书陆续涌现,然对《清史稿·选举志》尚无专门考订之作。笔者近期因研究需要,对该志利用较多,发现不少讹误,现作校勘如下,期有助于清代选举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3日,红一方面军长征过广西,历时19天。行程296公里,途经今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5县。经历湘江战役,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翻越了越城岭山区。  相似文献   

13.
“买地券”中历日校补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日作为买地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语言史、天文史等提供了参考,误释历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券文内容的正确理解,笔者尝试以<文物>中所公布的买地券材料为对象,对误释历日处加以指正并分析误因.  相似文献   

14.
正全州县城南部湘江东岸的视塘乡土桥村,距县城约10公里,距屏山渡口约4公里,距脚山铺阻击战主阵地约8公里,是湘桂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金鸡岭是土桥地区的制高点,这里是湘江战役期间中央红军少共国际师战斗过的地方,惨烈的土桥阻击战就发生这一带。翻开厚重的红一方面军长征史,我们发现了关于土桥阻击战的记载。在一份红一军团长征战事统计表里,记载了193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即少共国际师,1933年8月扩红时新组建,全师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孔广林辑郑玄《周易注》的成书和流传过程。孔广林参与丁杰汇辑本校补,其考订成果被丁辑本吸纳。孔辑本也存在误辑和考订不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斗,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之战,是决定长征前途的命运之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告诫全党同志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我们要讲好湘江战役红色故事,铭记党的苦难  相似文献   

17.
脚山铺之战是整个湘江战役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战斗最白热化的一场生死阻击战。此役战线长,从全州城外的鲁板桥到才湾的脚山铺,再到绍水的白沙河,战区绵延20多公里。敌人火力猛烈,担任阻击任务的红一军团伤亡近6000人,红二师四团政委杨成武负重伤,五团团长钟学高负伤、政委易荡平阵亡……  相似文献   

18.
它虽是一支主力部队,但全师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仅14岁,师长20多岁,师政委肖华只有17岁,是名副其实的"少儿师";它虽屡建奇功,并在决定红军生死的湘江战役中力挽狂澜,但因部队减员只剩下四分之一,以至于被迫取消番号;它虽仅存在529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其中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有一处将三个外国人物的英、汉姓名“张冠李戴”的疏误。该辞典将著名大鸦片贩子James Matheson误作央孖地臣;把Alexander Matheson误为三孖地臣(《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1984年版,第316、317页),笔者查阅有关中西文档案资料,考订如下。James Matheson(1796—1878),此人当年在华曾用的汉名应是“孖地信”。孖地信为苏格兰人,1813年至印度加尔各答随其叔父经商。1818年,孖地信首次到广州。此后,直到1842年这20余年  相似文献   

20.
《晋安帝纪》与东晋安帝朝史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爽《晋安帝纪》辑本材料出处名称多达六种。经笔者考订,《隋志》所著录王韶之《晋纪》与两《唐志》所著录《崇安记》及《宋书》所载《晋安帝阳秋》皆为《晋安帝纪》之异名,而黄爽辑本中之《续晋安帝纪》与《晋安帝纪》非一书,乃作者误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