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爱的苏秉琦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在迎接世纪之交的时候,回顾苏秉琦先生在本世纪最后的20余年中为中国考古学所开拓的道路,展望这条道路在新世纪可能的走向,不仅是对苏先生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也会使我们对中国考古学的未来拥有更深刻的思索和更清醒的认识。一也许我们在谈论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之前,还是应该把目光先移向即将逝去的这个世纪,移向苏秉琦先生所作出的学术贡献。显然,我们想要追寻一代宗师的足迹,不仅是感叹他曾作出的那些远见卓识的学科建  相似文献   

2.
中国考古学的现实与理想──俞伟超先生访谈录1993年8月8日上午9:00到下午7:00,曹兵武和戴向明二同志以“中国考古学思想变化过程”为题,对俞伟超先生做了一次专门的访谈.从中国考古七十余年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代考古工作者都有属于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3.
论"西汉墓幽州分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初苏秉琦先生将史前诸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影响深远。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区块划分问题自然也引起学者思考。徐萍芳先生认为历史时期考古学分区与史前考古学文化分区在内容和方法上均有不同,指出“在秦汉以后历史考古学文化分区中,墓葬(包括葬式和葬俗)的分区占有重要位置”,此点应当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就从事考古工作,是我国近代考古学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在先生的六十余年考古生涯中,他不仅是一位学术造诣深,为中国考古学作出贡献的考古泰斗,也是一位执教育人、桃李满园、师表流芳的一代宗师。苏秉琦先生旦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做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在北大学习期间乃至后来到湖北一I:作,都常常得到苏先生的谆谆教诲,这一切都使我难以忘怀。此刻悼念先生辞世,亲身经历的一些往事便历历在目。一、良师的…  相似文献   

5.
惊闻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我们敬爱的导师苏秉琦先生,于6月30日不幸病逝的消息,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顿时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苏秉琦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巨大损失,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在学术研究上极富建树的考古学学科上的领路人,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苏秉椅先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考古学上创立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说,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考古学基础理论,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开拓者。苏先生在考古学领域开展的探索古文化、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重建中国史前史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上,起…  相似文献   

6.
区系类型学说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苏秉琦先生两本考古学论文集学习笔记曹兵武如果按照传统的看法,中国考古学自安特生先生1921年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为始,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七十多年来,中国考古学的进步主要依靠了两个方法论的支柱———地层学...  相似文献   

7.
陈淳 《文物世界》2001,(6):10-15
谈到考古学的学术定位,大家一般都会认为是一个没有疑义的问题。比如南京大学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认为,考古学属于人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河南大学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指出,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夏鼐先生也认为,考古学和献探索为基础的狭义历史学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9.
陈旭 《中原文物》2006,(2):8-10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0.
董琦 《中原文物》2006,(2):13-14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1.
刘绪 《中原文物》2006,(2):10-13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先生与世长辞。这位中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帅,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求实、执著进取的优良学风,为文物考古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光辉精神,值得当今学人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刊发一组追忆邹衡先生的文章,以示对先生的敬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考古学已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考古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突显考古学的价值?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忠培先生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的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向。本刊发表该文,希望引起业界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苏秉琦先生一生为创建中国考古学学科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而不懈努力,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考古学结合、考古学与现实结合上取得瞩目成就。晚年在思考科学未来时提出动态考古学及古与今、中国与世界接轨等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考古学方法论的经典之作 1985年我考回母校吉林大学读硕士,张忠培先生专门为我们几个研究生开设了《考古学方法论》课程。这个课程的上课方式是以先生讲授为主,但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开放式地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李佳 《神州》2012,(23):58-58
去年考古学成为了一级学科,这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带来重要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因势利导,扬长补短,构建更为合理的学科体系就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笔者基于对中国考古学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对考古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仅供考古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前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我们解释历史,探求历史规律,从而透古看今,为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一批学者陆续对中国环境考古学史的研究做了工作.周昆叔先生的《环境考古》一书全面介绍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环境考古的研究概况,分阶段回顾了中国环境考古的开创和发展历程,主要通过对实践成果和技术发展的考察,将中国环境考古学分为萌芽、蓄势和拓展期三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考古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了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如柴尔德,还影响到过程考古学(如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更影响到后过程考古学(如批判理论、能动性、性别考古等),它是不同考古学的范式的思想源泉。对于中国考古学而言,它又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作为中国考古学的指导思想,长期影响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但是它与专注于考古材料获取与科学分析而非解释的中国考古学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空缺,因此我们面对再熟悉不过的思想时其实又是陌生的。本文的贡献在于它全面地回顾了世界不同地区考古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种全球的视野正是我们缺少的。结合世界各地的发展,无疑更有利于我们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考古的发展。从世界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一种非常具有批判力的思想,它为被压迫的阶级、民族、或是其他类型群体、乃至个体呐喊,发现那些历史与现实掩盖的真相与知识。阅读此文之后,也许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