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器是民间收藏的大项,其收藏与投资古已有之。收藏紫砂器,一定要多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防陷入收藏三大误区。 一是“土”的误区。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带着他的紫砂壶藏品千里迢迢从北方赶来宜兴,想请我们帮他品鉴那些壶的真假与优劣。当我在宾馆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好奇地观赏着一把放置在宾馆大厅中的被保养得油黑光亮的大壶。见我进来,他用充满疑惑的眼神问道:“这也是宜兴紫砂做的吗?为何要在壶身上涂抹那么多的鞋油?……”我有点哭笑不得,每次和外地的朋友在谈论紫砂壶的时候,不少人都会问我同样的问题,他们很难理解紫砂壶为什么有“油”感。于是,我决定给他来一次“恶补”。  相似文献   

3.
“岐黄之术”的“岐黄”指的是古代的两个人:黄帝和岐伯。 黄帝,传说是古代的一个帝王,他出生在轩辕之丘,号有熊氏,所以也叫轩辕黄帝。黄帝在“三皇五帝”里有一个席位,是中华民族公认的老祖宗,中华民族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炎黄”就是指的炎帝、黄帝。  相似文献   

4.
广西钦州紫砂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钦州紫砂器生产从清咸丰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与江苏宜兴、云南建水的紫砂在我国陶艺苑中同放异彩,而钦州紫砂工艺更是享誉中外,倍受两广和东南亚地区人们的青睐。钦州紫砂器的历史《钦州陶冶志》记载:“钦有宜兴各器,始于咸丰年间。胡老六创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远胜于宜兴……”其中将钦州紫砂器称为宜兴器。可是在当地方言却称为泥兴器,“兴”有喜爱之意,泥兴与宜兴恰好谐音而故名。显然钦州紫砂器与江苏宜兴紫砂器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关于钦州紫砂器创制者胡老六的经历:“相传他当过清兵,曾任江苏宜兴驻屯过,学习过紫砂陶的生产技  相似文献   

5.
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泥”,业内外人士称它为神奇的“五色土”,历代造壶之家非常重视选材,往往亲自取色土经粉碎、筛捣、陈腐制备成可以制作紫砂器型之熟泥。走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老师的工作室,掀起她制陶的保湿缸,缸中红、黑、黄、白、灰、绿、青、紫……一块块锤炼好的泥,使你目不暇接,彩色的紫砂泥太丰富了。  相似文献   

6.
华建民     
《收藏家》2014,(3):94-94
华建民.号砂立。著名中国紫砂艺术大师.中国紫砂窑变技术大师。华建民研究材质二十余年,发表专业论文十几篇:”纯正紫砂为什么打动藏家”、“浅说紫砂”、“美妙的紫砂窑变”、”纯正紫砂窑变初探”等对紫砂材质、制作、烧制做了科学的的论述。其所创立的“纯正紫砂学说”、“手捏供春百壶”、”纯正紫砂窑变”被广大藏友誉为“传统与现代的撞击之光”、”生命的火焰”、”梦界的壶艺”、”火的魔术师”、”奇人怪才天壶”、“紫砂圣手”等。  相似文献   

7.
夔一足与一足巫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夔一足与一足巫术孙华先一、所谓“一足”传说夔只有一足,古籍对此多有记载。《庄子·秋水》说夔的行走方式是“以一足踔而行”。又有传说,说孔子不以为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传说的三个变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有两种:1.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  相似文献   

8.
他是武当山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身份是一名道士,但时人称之"活神仙"。他也是一代武学宗师,传说练就不死之身,活了四百多岁。这是一个不老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叫"全一",又名"君宝",外号"邋遢",但更多的人称他为"张三丰"。  相似文献   

9.
我认识陆小曼,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北平暂住,胡适之(胡适,字适之)、徐志摩和张歆海(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哥哥)先后来看我。胡适之对我说:“海粟,你北平来,应该见一个人,才不虚此行。”我问:“是哪一个?”他严肃地答道:“北平有名的王太太。你到了北平,不见王太太,等于没到过北平。”“哦?有那么重要?我倒要见一见!”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11,(4):36-37
关于佤族的起源.有“司岗里”的传说。一种解释为:”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是从石洞里出来的.而最先出来的就是佤族。距离云南南部西盟县城以西约三十多公里的阿佤山中部有一石洞,至今仍被西盟等地的佤族同胞视为圣地。当然.”司岗”亦有其他解释.例如”葫芦”。不过.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有不同的解释.却都把阿佤山视为族人的发祥地,可以说.”司岗里”是佤族人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人物》2018,(3):104-111
陶艺家高振宇先生大半人生都在和泥土打交道。 他的家与工作室都在北京郊区,原本在一大片麦田的尽头,现在周围建起工业开发区,他就在院子里开辟了_一块小田地,种下四季果蔬。54岁的高振宇曾师从紫砂界的“一代宗师”顾景舟,亲手建立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陶艺研究中心。如今,他每天与妻子坐在各自的工作台上,用自制的拍子敲打紫砂泥,午后的阳光透过薄纱漫进来,除了小音箱里传来的古琴乐曲,只有拍泥时发出的清脆声响。  相似文献   

12.
陆锡兴 《南方文物》2010,(3):75-76,77,78
陆锡兴《汉魏以来之泥冥钱》一文论述了汉魏南北朝到唐宋的泥冥钱问题。泥冥钱在战国、西汉曾经盛极一时,考古发现的实物有相当数量,因为其年代久远,形制繁多,早就引起注意,不乏专门论述。东汉以还的泥冥钱,发现得少,制作简陋,并没有得到重视,至今尚属空白。其实这个阶段是冥钱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经历泥质向纸质转变的环节。因为泥冥钱出于考古发现,纸钱多见于传世文献,其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这两个材料来源不同的冥钱却被分割为考古学和民俗学的不同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这段考古资料的梳理,不仅指出了泥钱的消亡期和纸钱的发生期,而且探讨了兴衰的原因。作者在冥钱史的探索方面已经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包括本文在内,基本上完成了各个时代、各个环节的研究工作,为撰写《中国古代冥钱史》准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雷克昌 《文史博览》2005,(12):61-61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是传说中“天雨粟”之处,神农最初教民耕种并建有粮仓的地方。据《嘉禾县学记》载:“嘉禾,故禾仓也。炎帝之世,天降嘉谷,神农拾之以教耕种,于其地为禾仓。后以置县.徇其实臼嘉禾县。”城西郊九老峰麓有个山洞叫“丙穴”.洞外有良田一片,洞中有洞叫“皇帝楼”,即为炎帝栖身处。传说炎帝在禾仓堡(即今嘉禾县)发现嘉禾。白天外出教耕,夜晚回皇帝楼休憩。洞中还有鸡埘、猪圈、犬穴.说明神农在这里驯养过家畜。五行中丙属火,炎帝以火德王,洞名“丙穴”是专为纪念炎帝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我曾参加过一次茶会雅集,那是在京城的雪砚山房。所谓雅集,就是文人间的聚会。茶会雅集,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块儿喝茶品茗。雪砚山房的主人雪生先生,不仅好茶,还喜好收藏紫砂壶。每次有朋友来,都会请人观赏他那一柜子各式各样的紫砂壶,这次也不例外。“出场”的是一把茶黄色段泥精工制做的“牛盖莲子壶”。壶身筒一侧镌刻有书法“千虚不博一实”,另一侧镌刻着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书画落款是“秀棠”,壶底落款为“维明制陶”。徐秀棠和徐维明是叔侄关系,两人同为宜兴紫砂界名师。壶,不用说,做得是相当精致。  相似文献   

15.
葛军匈平     
《神州》2010,(1):F0003-F0003
近二十年来,潜心于紫砂的科。研、开发、设计,独创“色饰法”装饰技法,使紫砂艺术实现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突破。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新会议楼设计制作紫砂门套“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16.
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芥川龙之介事典》记载,青少年时期的芥川一有闲暇时间就经常读妖怪之类的书,如去上野图书馆读《聊斋志异》。他还经常听周围的人给他讲各种鬼怪离奇的故事或传说。加之他小时候生活的工商业区环境,养父家的文学气氛,本地的离奇古怪之事,无不吸引着他对怪奇的兴趣。高中时四处搜集资料,把搜集的有关资料整理为《椒图志异》。这就是他效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写下的笔记。 聊斋本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而椒图原意则为“喜欢沉默的龙”,即“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鸱吻之类也。椒图、,形式螺蛳,性好闭。故立门上。”…  相似文献   

17.
稻城藏语意为“河谷沟口的宽阔之 地”。它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 倾斜的连接部,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横断山脉绵延亘古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块令人神往的圣地──“香格里拉”(注)。这里已被定为亚丁自然保护区。藏族民歌中唱道:“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把她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从稻城到日瓦乡要走约70公里山道,这是到亚丁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路。日瓦乡距亚丁村约30公里,路险。有两种方式进入:一是驾车翻越俄初山到亚丁村,…  相似文献   

18.
高晓然 《南方文物》2006,(4):I0001-I0004
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类御用工艺品的制作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最后一个繁荣阶段。景德镇御窑厂瓷器制作工艺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陶瓷史上的最高水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瓷质之精细,釉面之莹润,造型之新奇,色彩之绚丽,可谓登峰造极。正如《陶雅》中评价:“倡条冶叶,不乏奇丽之观。”《饮流斋说瓷》中也说:“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乎鬼斧神工”。当时凡是日常生活中所用器物,均可用瓷器来仿效或取而代之,清人朱琰在《陶说》中曾作过全面概括,他在谈到文房用具时说,  相似文献   

19.
万新华  孙琦 《收藏家》2003,(8):18-22
陈洪缓(1598—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号老莲.浙江诸暨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显示出非凡的文学和绘画才能.传说他4岁时就在新刷粉墙上面了十尺长的关公像:“逋四龄.过妇翁家.见新垩壁,登案画关壮缪像,长八九尺.盖绘事本天纵也。”10岁时,杭州著名画家孙(木犬)、蓝瑛见其画,惊为天才.预言他的成就将超过吴道子和赵孟頫:“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后来.年少的陈洪绶拜孙(木犬)、蓝瑛为师学习花鸟,山水。  相似文献   

20.
关于贵州安顺地区关岭县晒甲山红岩奇文的考察研究,目前尚无结果。有传说是三国时期,关羽率部探访贵州,命人在崖上作记留下的。有传说在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部到此,书符号为疆界的。查文字记载,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就说在关岭见一红岩。到近代,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曾到此考察,他说红岩碑是钟乳石贴于岩上,实是石花,山岩下看则象奇文。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红岩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多次察看,发现崖上无斧凿痕迹,原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文物学家、书法家陈恒安建议不宜称“碑”,改称“红岩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