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2月6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的消息传开,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但如何穿越从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到唐古拉山南麓安多的55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建成这条目前全球穿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带最长的铁路,是摆在建设面前的一大难关。  相似文献   

2.
文史精萃     
青藏铁路九项世界之最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西藏这个占全国总面积八分之一的雪域高原,在火车汽笛声中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伟大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挥汗谱写这部“天路传奇”的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九项世界之最。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标高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高度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  相似文献   

3.
曾培炎 《百年潮》2010,(3):4-13
攻克“三大难题” 创出多个奇迹 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往往有一些难点需要突破。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工程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的工程技术难题,这也是青藏铁路几上几下的重要原因。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青藏铁路建设任务,中央领导同志对突破“三大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今年7月1日这条铁路客运车辆将试运行,届时,人们可以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乘坐火车直达拉萨。于是许多人在等待乘坐第一趟列车进藏的同时,也在关心青藏铁路通车后,这条“钢铁巨龙”将会给西藏带来些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5.
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试运营。与坚守一线全线上万名建设者一样,作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的张鲁新,“五一”假期并不轻闲。在总指专家办公室,张鲁新盯着电脑不断处理冻土观测数据,桌上电话来电频频。张鲁新是青藏铁路线上坚守时间最长的建设者,59岁人生里,雪域守  相似文献   

6.
1962年,孙永福从长沙铁道学院桥隧系毕业,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体。为调查铁路桥梁的承重问题,他曾从郑州徒步武汉,一桥一梁地看过去,踏勘所得的技术文章使他崭露头角,当上了技术员。随后,他参加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枝柳等铁路及援建坦赞铁路建设。1984年,43岁,调任铁道部副部长,主管全国铁路建设、计划工作,主持建成京九,大秦、南昆,衡广等万余公里干线铁路。2001年初,朱镕基总理提议,增补孙永福为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青藏铁路建设的日常工作,并在文件中正式任命他为“正部长级”;2001年6月29日,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拉萨会场,吴邦国副总理向大家介绍孙永福:“这就是青藏铁路的总指挥。”五年里,孙永福以花甲之年,数十次上高原一线,像呵护婴儿一样呵护着青藏铁路建设者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在他的周密指挥下,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自己在学术上也不断出新,2005年底,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通天之路     
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千年祈盼梦想成真1300年前,美丽的文成…  相似文献   

8.
去年与刘伟强电话联系源于约他提供关于野生鸟类的照片和文章。当时他正好在可可西里与藏羚羊、西北狼、大嘴乌鸦和野牦牛“打成一片”,略带沙哑的嗓音透着一股豪气。后来从网上知道,回到大庆后他不仅是个大忙人,还成了不少网友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藏羚羊照片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刊发,还获得“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记忆图片”铜奖、2006中国青藏铁路专题摄影金奖,并获得“黑龙江十大优秀记者的荣誉”。接着今年7月又是连载结集出版,摄影集、DV作品发行,还将到全国各地去巡讲,9月要去参加国际摄影节……就在这样的繁忙中,他接受了我们的约稿。他说《风景名胜》杂志精美大气,内容丰富,也很合他的心意。所以他愿意把自己300多天在可可西里拍的最好的照片优先提供给我们……  相似文献   

9.
当青藏铁路第一列旅客列车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翻越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最后抵达拉萨时,青藏铁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终于全线通车了。这条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铁路线,是一条经得起冻土和地震考验的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工程,可与三峡工程相媲美。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无疑成就了地球上最美的铁路之旅,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最想乘坐的列车。  相似文献   

10.
《西藏人文地理》2020,(1):66-69
可可西里,蒙语“青色山梁”--青海省境内、青藏高原上不可或缺的板块,竟然会和“无人区”三个字组成一个固定词汇--可可西里无人区。从拉萨出发,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驱车到达沱沱河,需要1天多时间;从沱沱河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需要2天时间,因为时速最高只能达15公里每小时。从青藏公路下来,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变化的不仅是行车的速度,还有与外面的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曰子。  相似文献   

11.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03,(6):77-79
青藏铁路铺轨风火山 到9月28日清晨,青藏铁路正线铺轨完成287公里,铺轨进入气候条件最恶劣的海拔5000多米的风火山区段,全长36.02公里,共有桥梁38座,路基上石方250万立方米,其中轨面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共完成正线铺轨287公里。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一列满载轨排的火车在青藏铁路格拉段已经铺好的轨道上行驶。至此,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铺轨己到达海拔4400米的昆仑山下,提前两个月完成了2002年116公里的铺轨任务。2002年是青藏铁路的攻坚年,共有25000多人,6000多台机械设备参加工程建设。青藏铁路新建段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铁路。自2001年6月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3.
天路行空     
甘隆-南山口南山口位于格尔木市以南30公里,1984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格尔木段建成通车后,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和冻土技术方面的制约被迫暂停施工,二期工程格尔木——拉萨段仅向南延伸30公里修建至南山口。此后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等待,终于在2001年6月29日开始了新的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7,(7)
<正>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84年投入运营。2001年6月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工程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神州》2006,(6)
通天有大道,启程正当时。青藏高原神圣的雪峰及空旷的原野敞开胸怀,拥抱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公元2006年7月1日。这一天,将续写中国铁路通车里程中最辉煌的一笔;这一天,将掀开青藏两省区经济建设崭新的一页。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是世界铁路史上的伟大奇迹。建…  相似文献   

16.
《神州》2006,(6)
李白曾有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可谁又知道,青藏铁路这条天路比起蜀道来还要难上百倍!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英国《卫报》曾预言:“西藏根本没法修铁路。那里有5000米高的山脉要攀越,12公里宽的河谷要架桥,还有绵延上千公里、根本不可能支撑铁轨和火车的冰雪和软泥。怎么可能有人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中开凿隧道,或者在这个稍一用力就需要氧气瓶的地方架桥铺轨呢?”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  相似文献   

17.
边吉 《中国西藏》2001,(3):36-39
2001年2月8日.中国各大媒体都先后就修建青藏铁路一事进行了报道.热情非凡。继而在第九届四次全国人大政协会上.作为“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青藏铁路也备受关注。媒体这样热情的描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如果把“九五”期间建成的京九铁路看作是纵贯南北的雄健的一竖,那么,“十五”期间.在陇海线的西端连上一笔长1118公里的青藏铁路,直达“太阳城”拉萨.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穿越了广袤的高海拔地区和藏北无人区。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有着多重的安保措施,而其中一项是最原始的守卫方式——人力值班,监控着铁路沿线的安全状况。执行这一项特殊任务的,是一群特殊的集体:"青藏铁路护路队"。  相似文献   

19.
2000年7月20日,由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山西省考古小分队”,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目的地——吉县清水河下游地段,开始对柿子滩遗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古调查。 柿子滩遗址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麓的清水河畔,西去上游2公里便是壶口瀑布。该遗址区主要分布在清水河岸,长约20公里。清水河发源于吕梁山南端的高天山。在柿子滩遗址分布区内,悬崖峭壁,巨石林立,瀑布叠翠,仪态万千,真乃人间仙境。偶尔还可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情形,想想远古人类生活在如此的美境中,怎会不创造出…  相似文献   

20.
“七一”冰川摄影巨浪在距嘉峪关西南约120公里的祁连山麓,在海拔4300米的高度上,有一座巨大的冻土冰块,它,就是蜚声华夏的“七一冰川”。1958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兰洲冰川冻土研究所冰雪研究队在祁连山中勘察时第一次发现,所以命名为“七一冰川”。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