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登》2017,(2)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致使黄南州边界地区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成为分裂势力分裂渗透的重点区域,且集中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所有的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黄南州应该以新发展理念为契机,解决边界治理中的存在的难题,推进边界地区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2.
张发宏 《攀登》2012,31(1):119-121
黄南州作为青海省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十二五”时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把文化的张力变成地区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地区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地区经济社会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黄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提出了以文化产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以期对黄南州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美玲 《攀登》2013,(5):97-10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旅游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更加繁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青海省黄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该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蓰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振兴开阳县经济,1998年我县组织了专题调查组,对全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户:1979年93户,1987年发展到4801户,从业人员5480人,注册资金1998万元,销售总额12023万元。私营企业:1990年3户,1997年发展到72户,从业人员1238人,注册资金2895万元,产值  相似文献   

5.
黄南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总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占96%,全州共辖同仁、尖扎、泽库、河南四县和李家峡工委,总人口为18.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9%。解放前,黄南地区教育事业极为落后,仅在少数汉族和回族居住区有8所小学,共有学生530名,教师31人,而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因没有学校也就失去了学习文化的权利。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全州民族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1953年,黄南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后,全州民族教育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并积极兴办民族学…  相似文献   

6.
《攀登》2006,25(1):I0002-I0002
黄南州民族中学是青海省黄南州直属的唯一一所寄宿制完全民族中学,始建于1990年,学校座落在隆务河畔百年古镇——隆务镇西北角,校园绿树成荫,花草掩映,成为集“校园、花园、乐园”为一体的“庭园化”学校。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问题,是当前经济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促进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针对青海省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谈点个人的粗略看法。青海乡镇企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90年代以来,青海省乡镇企业获得了相对快速发展,1996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9.35亿元(90年不变价),占农村牧区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利税人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为青海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经济结构上看,农村工业结构和农业内部…  相似文献   

8.
多杰才让 《攀登》2014,(3):144-146
黄南州的藏文化融合了藏民族和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有全国其它藏区藏文化的特质,又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是藏文化宝库中的瑰丽明珠。笔者在文中分析了黄南州发展藏文化产业的内外部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黄南州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攀登》2017,(2)
近年来,新业态在黄南州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转变、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对推进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伴随而生的利益分化、矛盾纠纷、网络的负面效应等对维稳工作提出挑战。稳定的问题不能仅通过维稳本身解决,新业态形势下黄南州维护社会稳定要从思想引导、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事业、调处矛盾、依法治理等多方入手,打牢黄南州社会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攀登》2006,25(2):132-133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青海省黄南州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当前国家对民族教育推行的优惠政策以及本地区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有关策略,提出了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发表的《在留外国人统计》报告,截止1990年12月底止,旅日外国人总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已达1075317人,较1989年的984455人增加了近10万人。旅日外国人中,来自朝鲜和韩国的占64%,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占14%,来自巴西、菲律宾和美国的分别占5.2%、4.6%、3.6%,其他占8.6%。据该报告书统计,1990年12月底旅日中国人总数已达150339人,较1989年增加12840人。若以1981——1990年这十年间旅日中国人数的变化而论,十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46%,其中1988年增长率高达46.7%。(参见表一)这些逐年增长的人…  相似文献   

12.
里耶秦简中对迁陵县编户数量有"积户"与"见户"两类不同记载。积户数多达五万余户,见户数仅有不到两百户。见户数是核验、钩校后确定的实存户数,反映的是一个时点(一个会计年度中的某一天)的户数;年积户数则是一年中每一天的实存户数的总和,反映的是一个时段(一个会计年度)的户数。秦始皇廿八年至卅三年、卅五年迁陵县实存152~191户,迁陵县编户人口大致为一二千人。  相似文献   

13.
党周才让 《攀登》2011,30(3):82-86
近几年来,国家对藏族聚居区经济建设尤为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黄南藏族自治州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此,必须认真总结黄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国家藏族聚居区建设政策,推动黄南州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粮食安全经历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几次较大波动:一是三次供过于求。第一次在1983—1984年,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带来的影响,从1979年开始粮食年均增长率达到6.7%,导致粮食供给超过了当时较低水平的有效需求;第二次在1992—1993年,受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带来种粮机会成本降低、粮价上升带来种粮预期收益提高等影响,1989年、1990年粮食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4%、9.5%,1993年又较199  相似文献   

15.
<正> 流传于一些民族地区的傩舞,作为人类早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传递和延续着古老的文化信息。这种民间风俗,折射出人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生态的深深眷恋。至今尚存在于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的"於菟舞",就是这样一种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珍贵古文化遗存。霍尔王妃的传说和"邦"祭年都乎村,位于青海黄南州隆务河畔,是同仁县的一个土族村,现有230多户人家,1300多人口。村子坐落在一座古城里,三面高墙一面崖,街巷窄小弯曲,房舍拥挤。於菟,在汉语典籍中是"虎"的别称。跳"於菟舞",是年都乎土族人每年冬季必行的隆重民间祭祀活动,它的目的在于驱邪逐魔,求吉纳福,这种被村人看得极重的一种精神图腾仪式,已经存在了很久。  相似文献   

16.
<正>1984年4月8日,无锡市委总结推广“一包三改”堰桥经验,将乡镇企业的改革引向深入。4月1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一文,并配发评论《把“包”字引向乡镇企业》。5月25日,省委批转无锡市委《关于总结和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乡镇工业“一包三改”经验的报告》。“一包三改”经验的影响由无锡全市传至全省并辐射全国,极大激发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1984年5月,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领有关人员专程到江苏学习考察近一个月,先后考察了无锡、常熟、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俞勇军  陆玉麒 《人文地理》2004,19(3):41-45,30
区域差异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江西省受周边强经济中心的影响,经济区位边缘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江西省突破原来农业大省的发展思路,致力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江西省内部地区差异较1990年明显扩大,而且表现出各地区相对波动较大的特征。本文采用偏离一份额模型,对江西1990-2001年间11年来的发展状况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探讨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将江西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江西省各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是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适咏青海     
高适(702?-765)字达夫,一字仲武,唐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天宝中,他随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到今青海黄南、海南等地,写下了多首描写这一地区山川风物,记述发生在这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诗篇。  相似文献   

19.
马志超 《中国地方志》2022,(6):84-90+127-128
洪武户帖作为明代户口统计的原始档案,是研究明初户籍制度及财政制度的重要史料。然而,业已发现的户帖原文仅20余件,远不足于厘清户帖制度的全貌。甚至学界对户帖是否具有征发赋税的功能尚存在争议。新见《洪武五年潭州府湘潭县李祥户帖》为我们探讨明代户帖的运行实态提供了新的史料。结合该户帖与相关文献资料可知,一是户帖在全国的推行存在一个较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明初不少地区施行单一的赋税科则,统计有田地的总数即可完成赋税的征发,户帖的赋税功能毋庸置疑。三是黄册颁行之前,明王朝并未在全国施行划一的赋税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洋边村是一个自然风光美丽的纯少数民族村,也是省重点帮扶村。位于盐田畲族乡东部,全村共有256户,总人口1017人,耕地面积约930亩,林地面积约450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茶叶及果类。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省标6户、国标13户),低保户5户,五保户2户,残疾户21人。如今,洋边村正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创农产品品牌,打造美丽宜居宜业的新畲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