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馆,至乾隆四十六年第一部《四库全书》完成,再到续缮三份《四库全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同时完成,四库馆共存在十四年,期间大批学者文人进入四库馆参与纂修工作。根据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四库馆开列的《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四库馆臣总计三百六十人。四库馆中江苏籍学者人数众多。他们学识文才俱优.治学综览百家,贯穿汉、宋,或精于经史,或长于诗古文,为《四库全书》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祁朝丽 《沧桑》2010,(1):94-95
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当中对明代方志给予了肯定和嘉许。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四库馆臣肯定这些方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当中对明代方志给予了肯定和嘉许。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四库馆臣肯定这些方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曾从《永乐大典》中辑集宋元及明以前亡佚和世所罕见古籍,.或收入《四库》,或列于“存目”,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统称为“永乐大典本”.然辑得的数量,自《四库》问世二百多年来众说纷云,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5.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是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至四十七年七月期间四库馆臣修订《四库全书总目》时抽换下来的零页汇集。它反映了这一阶段《四库全书总目》的面貌及其变化,仅从清代别集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些原拟抄录的著作被移入存目(原因很可能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抄录),而相应提要的褒贬倾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于我们认识《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兴朱筠、朱珪兄弟是乾嘉时期学术界的重要领袖,两人都曾直接参与《四库全书》的纂修,朱筠对四库全书馆的开馆有首倡之功,朱珪则主持了山西采进书籍的工作,此后两人又先后在四库馆任职,分别担任纂修官和总阅官。通过对"二朱"在四库馆任职期间交游和活动状况的考察,可以看出,四库馆内存在一个复杂且联系紧密的关系网络。四库馆臣间或为师生,或为同年,或为姻亲,或为旧友,不仅同在四库馆内参与修书,在馆外也时常一同宴集、出游,交流思想、讨论学术,这些联系和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四库全书》在兼采汉宋的前提下,崇汉抑宋学术立场的形成。朴学思潮的兴起是四库全书馆得以开馆的关键因素,而《四库全书》的纂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朴学思潮的发展。以"二朱"为线索,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这种互动影响是如何一步步发生、扩大的。  相似文献   

7.
<正>近读《清史研究》2016年第1期所载张循《四库全书总目〈四书反身录〉提要辨证》,该文指出四库馆臣在撰写《〈四书反身录〉提要》时,"明目张胆地篡改原文",将李颙原著关于吕希哲(原明)坠水不动心故事中的"安坐轿上"改成了"安坐桥上","以达成矫诬之目的",并批评有关研究者对四库馆臣的这一篡改"偶然失检"。此文发表后,苗润博著《四库全书总目〈四书反身录〉驳议》(《清史研究》2016年第3期),对《四书反身录》版本进行考察,指出康  相似文献   

8.
吴凤霞 《史学月刊》2013,(7):121-124
《金史》是元修三部正史中后人评价较好的一部。清四库馆臣评论说:"是元人之于此书,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取办仓卒者不同。故其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金史》,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清人施国  相似文献   

9.
四库馆臣谓《树萱录》一书,《崇文总目》误归“种植类”,致为郑樵所讥。实际上《崇文总目》并无此失,出错的反而是受馆臣褒扬的郑樵。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清代中期,尤其是乾、嘉两朝是汉学(或称考证学)极盛的时代。梁启超则指出,乾隆后期的"《四库》馆就是汉学家大本营,《四库提要》就是汉学思想的结晶体"。~①他说的不错。今天我们翻开《四库全书总目》就可以发现,那些表彰汉学、贬抑宋学的文字可谓俯拾皆是。其中卷37经部《四书》类的《四书反身录提要》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四书反身录》是明末清初陕西理学家李颙(字中孚,号二曲,1627—1705)的作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清代官修史书提要订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乾隆年间,在清高宗亲自指挥和督察下,开设了《四库全书》馆,进行这部大型丛书的编辑工作,同时撰写了著名的目录学著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称《四库提要》)自《四库提要》产生以来,一直被文史学者用为重要的工具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错误之处。近人胡玉缙先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和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  相似文献   

12.
缪荃孙认为,《嘉定维扬志》等六种大典本是四库馆臣辑出而为《四库全书总目》失收者。这一观点在四库学及《永乐大典》研究者中影响颇大。事实上,《嘉定维扬志》应为大典本《维扬志》,并不是四库馆臣辑出的,而是阮元于嘉庆十四年冬在全唐文馆中辑出的,包括:《通州志》一本、《嘉定重修真州志》一本、《嘉泰广陵续志》一本、《宝祐惟扬志》六卷(两本)。这四种方志均为明初扬州府所属地区的方志,故均收于《大典》"扬州府"中。阮元从《大典》中将这四种旧志辑佚出来,以作为扬州府之宋代旧志。道光二十三年(1843),大典本《维扬志》因阮元家遭火灾而被焚毁。至于缪氏提到的其他五种大典本,可能多为四库馆臣私辑之大典本,而作为私辑之大典本,当然也不会被《四库总目》著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全面总结了《四库全书总目》的考据方法,提出了四库馆派的二十九条考据法则,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张宗友 《文献》2007,(3):80
清修《四库全书》,收《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题高士奇撰.馆臣又于《四库全书总目》该条提要中,指出此书实由徐胜代撰①.  相似文献   

15.
《四库总目》史部提要,贯穿着四库馆臣鲜明的求真征实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文献考证、史书评价以及拒斥稗官小说入史等方面。四库馆臣认为,家族利益、朋党之争、个人恩怨、爱奇心理等,是导致历史失真的主要原因。为了考证历史真相,四库馆臣主张对史料博采善择、提倡运用金石史料,尤其重视亲历目击及实地考察的史料,并强调阙疑传信的治史态度。四库馆臣求真征实理念的形成,与史学自身的特点、史学发展的时代需要、时代学术风气以及乾隆皇帝的学术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修成后,因为钦定,一直未有公开的补正论著问世。民国时期,这种禁忌方被打破,专门论著得以问世,代表性著作有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本文择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就其的辑录荟粹之功,以及颇具特色案语的学术价值进行分析评介,并把它与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进行比较,以见民国时期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对宋末元初庐陵五位文人,刘辰翁、赵文、刘将孙、刘岳申、刘诜分别有所评价,且基本上都是从人品性格论其文学.这些文人的个性化人格精神使其文学具有某种个性色彩,不同流俗,而在元初文坛有所树立.《总目》反映出这批文人的思想和文学共性,以及其流派基础.其中整体肯定,而又亦褒亦贬的态度,又反映了四库学者的正统文学观.在清代四库馆臣的正统观照下,元初庐陵文学亦具有较大成就和价值,更可见此派的成立和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下半叶,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和撮举四库收录、存目书原委大凡的《四库全书总目》相继问世,前者有“东方文化的金字塔”之誉,后者视野宏大、气概非凡,以它们为焦点,中国古典文化展示了它的最后辉煌。 自《四库全书总目》问世,围绕《四库全书总目》的专门性研究逐步展开,胡玉搢、王欣夫撰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余嘉锡先生从17岁起研读《四库全书总  相似文献   

19.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是对《四库全书总目》作出分析的著作。此书立足于目录学对《四库全书总目》所作的分析,显示出深刻的辨证思想。本文拟就此方面内容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20.
琚小飞 《文献》2022,(3):132-146
《四库全书馆校档残本》为纂修《四库全书荟要》和《四库全书》期间形成的签讹档册,是复校官核查分校官签改书籍及誊录官誊抄讹错的记录,呈现了《四库全书》早期编纂的相关史事,揭示出四库馆纂办书籍的细节过程:先由分校官于底本上校改粘签,然后将这些签条移录至校档,同时也有大量校签在改后被直接省去。随后复校官稽查校签内容和缮本抄写情况,如有讹错就直接于校档中增补、删改。馆臣摭取四库底本和校档中的校改记录,汇编成《四库全书考证》和缮录为《四库全书荟要》的按语。《校档》中有两份《新唐书》的校改记录,应分别属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与《四库全书》,可以明晰荟要处与全书处既密切相关又彼此疏离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