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有关中国近代史学转型的成果中,庾向芳教授的《近代史学转型视野下的民国清史学(1912—1949)》(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对民国时期的学术组织和学者研究清朝历史、编纂清史的活动进行了缜密考察,是一部值得重视和肯定的著作。一是选题新颖、论述构架宏阔。与既往研究取径不同,这部书聚焦于民国时期清史学以呈现中国近代史学的转型。易代修史,本是中国官修史学的传统之一,但对于清史的修纂,其处境与前代则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戴逸 《清史研究》2004,(2):123-124
“中华文史网”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今天正式开通了。它旨在发布以清史编纂为主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资料和各种信息,其范围将涉及史学、文学、哲学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清史纂修工程的启动,是认真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举措,表现出国家对社会科学的极大重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华文史网”作为清史纂修的一个辅助性工程,其成功开通预示着清史项目将高质量地如期完成,也预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宏扬。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任何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建设事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助网络平台介绍、宣传自己,展开各种活动。“中华文史…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料数据库的大规模建设,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以爬梳资料、制作卡片为基本手段的传统史学际遇这个时代无疑是幸运的,它不仅改变了资料搜集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料搜检的效率,还使研究领域大为拓展。然而,毋庸讳言,在真切感受并受惠于大数据技术带来巨变的同时,真正的史学繁荣并未如期而至,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当下被称作"检索体"的论文便是将史学研究降格为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郑天挺先生是中国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遍及中国古代史的诸多领域,尤精于明清两朝历史。北京大学孟心史先生是中国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清史的奠基人,郑天挺先生在孟心史先生铺设柱础之上,构建了新中国清史学大厦,以其独创性的研究将清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学术高度,并引领新中国清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清史研究八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12年清王朝被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以后,有清一代268年的历史就成为史学研究的对象,清史开始成为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断代分支。80多年的清史研究,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重大的发展变化过程。开始,研究清史似乎不被人们看成是一门学问,清史研究的队伍很小,成果自然也很有限。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清史这个领域,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国内外史学家们的研究兴趣,研究队伍迅速扩大,学术活动十分活跃,科学成果也日新月异。在历史学的范围内,虽不敢说清史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如果说清史研究是中国历史学中最有生气、发展最快的…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办的“中华文史网”已在2 0 0 4年3月2 8日开通。“中华文史网”的宗旨是发布以清史编纂为主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资料和各种信息,其范围将涉及史学、文学、哲学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此,它即是为清史纂修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持的工作网站,同时又是一个努力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各个分支的学术网站。“中华文史网”所设栏目及内容如下:一、清史纂修1 机构组织  2 纂修缘起  3 体裁体例  4 档案利用5 文献整理6 纂修工作二、清史研究1 学术中心2 海外研究机构3 史苑4 学者书林5 研究刊物6 重大…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王锺翰开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很快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学术研究中,在清史、民族史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新成就,开创了晚年学术研究的新境界。王锺翰笃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其学术研究亦呈现鲜明的学术特色,如将清史与满族史研究融为一体,注重科学理论指导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善于从宏观和深层次方面来把握时代特征。作为民国时期新考据学阵营的重要成员,王锺翰这一学术路径的转变既具有一定代表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方面提升了新考据学者的理论素养,展现了新考据学在建国后发展的新特征;另一方面壮大了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清史"研究不仅在中国史学发展的脉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传统,出现了许多精深厚重、创意迭出的探索成果和研究名家,在国际中国学界,"清史"也从一个相对单纯的断代史研究的专门之学,日益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领域关注的对象,成为令人瞩目的显学。近些年来,国内外的清史研究采取了不同的诠释立场和发展路径,或者依恃着不同的理论方法各自展开研究议题,一直处于相互汲取和不断对话的反复交流过程之中。随着各类史料的陆续发布与研究方法的持续更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清史百年研究历程的标志性时代的到来和新修《清史》工程的渐进尾声,清史研究领域开始呈现出两个面向,一是回顾与总结,即从主要研究方向上推出宏观、整体、多维、厚重的总结性成果,已经成为学界期待和努力的目标;一是开拓与创新,受惠于清史工程以及相关机构在史料发掘上所做的努力,近十年来大量的稀见文献和原始档案得到整理和出版,新史料的喷涌而出,不仅为日益热火的清史领域各类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更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传统王朝统治在中国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一部完整的清王朝的历史呈现在治史者的面前。百年以来,清史,特别是清代政治史的书写及研究,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经历了不同观念、理论和方法的打造以及历史谱系的构建与重大史事的解构。伴随史学观念不断更新的是人们对于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索与重置,而史学的镜鉴功能也在不时提醒着人们去反思自身民族国家的历史。因此,回顾历史研究的历程与回顾研究历史具有同样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4—7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和上海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开启:大数据时代下的历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海内外11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数据库的建设与使用"、"大数据与史学研究"、"大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技术问题"、"大数据时代下的人文关怀"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一、数据库的建设与使用。日本同志社大学田中智子介绍了3家日本国立机构参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的清史研究发展势头良好,广大学者们笔耕不辍,在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文献整理等各领域,均有数量可观、质量较好的研究成果问世。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与"新清史""内亚史"的争鸣互动进一步深入。杨华《近四十年来美国中国学理论、范式与方法对国内史学研究的影响》(《史学理论研究》第2期)探讨了国内史学研究运用美国中国学研究理论的利弊及本土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祁美琴、陈骏《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13.
罗宣 《史学集刊》2003,9(4):92-99
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 ,各式各样的学术性数据库应运而生 ,学术文献载体的形式、结构、功能及生存环境因之发生根本性变革。数据库作为新的史学研究手段 ,在提高科研效率、改变历史学资料收集各环节的工作方式、及时追踪国内外研究最新动向、以及丰富资料来源等方面使史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将引发传统史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数据库是数字技术与史学观念相互激荡的产物,它既是史学研究方法的技术载体,又改进、创新着研究方法。典藏检索型数据库的研发基于传统实证史学理念和文献考据方法,量化分析型数据库的设计则植根于历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与统计学方法,而数据库又使这两种史学方法得到改进,发挥出最大效能。近年来,数字人文这一技术革命催生的数据库,给史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可能,并且与注重文本脉络与历史脉络交错关系的当下史学趋势暗合。  相似文献   

15.
一、政治、军事日本199。年清史研究概况艾平编译清 史研究1992:2}”l年国际清史讨论会在四川崇庆召开(本刊讯少 历史档案1992:l金梁与《清史稿》关外本马士良述马延玉记 燕都1992:2论《清史稿》一一兼就若干问题的辩证喻大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3尊重历史新意迭出—《明清易代史独见》读后 袁森坡清史研究1992:1《国家政体与地方权力一明清时期的处化》简介 黄谷清史研究1992:1评黄冕堂著《清史治要》张照东中国史研究 1992:2填补研究空白,启示后学津梁一一评《清史研究概 说》汪洋史学集刊1992:l必清史研究概说》出书京津中国史研究动 …  相似文献   

16.
王钟翰师《清史余考》 ,由辽宁大学出版社于 2 0 0 1年出版。1 957年钟翰师将关于清史、满族史研究的若干篇论文结集 ,以《清史杂考》之名问世 ,其中对于当时清史、满族史研究中一些重大问题 ,如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皇太极时代满族向封建制的过渡等 ,提出了自己坚实而有说服力的论证。该书体现了钟翰师治学的特长 ,既有从乾嘉学派一脉相承的旧史学深厚功底 ,立论有据 ,严谨有法 ,又吸收西方汉学家长处 ,注意考察史实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与辩证史观后 ,尤着力于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分析问题。这种风格与长…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岁末,我收到台湾大学黄慕萱和甘怀真两位教授的来信,说的是他们现在正共同主持一项计划,"为建置数据库汇整两岸出版之优秀期刊"。因此希望我就他们列举认定的大陆10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历史学刊物,提出自己的意见。这10种历史学刊物的排列顺序分别是:《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农史》《清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史学研究者带来研究方法的变革,越来越多专题性历史数据库的涌现,对人文学者掌握和利用数据库的技术手段方面也带来新的挑战。在将清代缙绅录建设为史学量化数据库的过程中,利用人物姓名、籍贯等关键信息构建有效的内部连接是追踪官员仕途迁转的关键,而跨数据的外部连接能够进一步拓展数据分析维度,补充科考名次、出生年月、家族背景等影响仕途的重要因素。利用明经通谱中的拔贡名册和缙绅录连接比较,可以得到各科拔贡生员入仕的人数比例。在分析拔贡不同的入仕途径过程中,不能忽视履历、方志等史料中对官员捐纳等信息的搜集,同时在任职时间等方面,这些信息可与缙绅录数据库中的信息互补,勾勒出更完整的官员仕途路径。在团队跨学科合作方面,缙绅录就开发检索平台、互动式可视化界面都进行过尝试,但存在成果难以维护和共享利用等问题,为数字人文在史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胡恒  朱浒 《史学月刊》2023,(1):110-115
清代官僚政治史研究已走过百年,既取得辉煌成绩,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在新的研究条件下重新出发,除了借鉴活的制度史、制度史观、日常统治史等政治史研究经典理路之外,也需要充分发挥清史研究的特点,引入结构思维,建立一套平衡“混沌”与“秩序”的复杂史学解释系统,数字人文可以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清代职官信息全样本数据建设基础上,学界有望利用数字人文方法对清代官僚结构、空间差异、流动性与政治网络等问题开展新的分析,实现数字人文与传统史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但这一过程也同样深具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清史研究作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数十年来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向来是一个在学术创新方面颇为活跃的研究领域。2013年初,刘凤云以《理论和方法的推陈出新:清史研究三十年》(《史学月刊》2013年第1期)为题颇为精准地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清史研究的这一特色。她从经济史研究的范式转换、"新史学"大旗下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日渐兴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