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枪手"看清代科场枪替活动的市场化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枪替是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主要舞弊方式之一。枪替活动与当时的社会经济、风尚习俗相互影响。乃至出现了较显的市场化倾向。乾隆年间是枪替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雇倩枪手作弊现象在童试和岁科试中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清代玉牒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族谱,记载翔实,装帧华丽。玉牒有着严格的编修制度,其内容为我们揭开许多清史之谜,了解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玉牒为我们研究清史、满族史尤其是研究清代宗法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丰富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3.
燕行使基于“满汉差异”之比较,形成有关清代盛京满洲群体的族际认知,其对满洲人“满洲本色”的捕捉折射出盛京满汉社会文化的交融与张力。相较满洲群体,由于“华夷”意识与“异质”文化的冲击,燕行使站在“汉本位”立场,对盛京蒙藏群体的质疑与批判更为强烈,并带有明显的文化偏见。“燕行录”叠合“他者”与“异域”的历史镜像不仅呈现出跨族际的文化汇聚与碰撞,同时亦对思考清代边疆民族带来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4.
刘小丰 《攀登》2008,27(3):11-14
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相结合起来。当今世界争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需要。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时代同步,立足当代实践,体现时代精神,积极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捐纳是清代官吏选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封建吏治腐败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借助捐官执照这一实物,对清代捐纳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弊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唐肃宗李亨自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以后,适逢唐玄宗先后宠信宰相李林甫、杨国忠,深受政治迫害,而后又遭遇安史之乱的动乱之苦,成为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不在长安登基的皇帝。文武失德的政治危机让唐肃宗印象深刻,以至于对相权膨胀与军权旁落极为敏感和忌惮。为此唐肃宗一改唐初抑制内廷的政治准则,而着力于提拔内廷势力,引入宦官后宫来对抗外朝,构建一个内廷外朝相制的二元政治体制。自肃宗朝起,以后宫、宦官  相似文献   

7.
<正>“民以食为天”,盐作为百味之首,从古至今一直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盐课”历朝历代作为朝廷非常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官府对盐的控制和管理也较为严格。河东是北方重要的产盐区,主要依靠天然的“解州盐池”进行食盐生产,其所产之盐称“解盐”或“河东盐”,在明清时期按规定销往山西、河南、陕西三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利用清代遗留下来的满蒙文档案文献中的有关汉(尼堪)、中国(清朝)、皇帝(汗)等概念的记载、表述,考察包括清朝的统治民族满族和蒙、藏以及中亚、俄国等地区和国家等"非汉"群体,在清朝初年对于新生的清朝政权的认识,进而探讨此类"表述"背后所体现出的满蒙藏各族以及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对清朝国家属性的认知。本文的"非汉"文献的解读结果表明,"他者"的视角和观点,与学者们根据汉文官方文献所得出的中国观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服饰史籍记载较多但大多是历代官服的描述,民间百姓服饰鲜有记载,四川地偏西南,四面闭塞,史籍对四川服饰记叙更是少之又少。今人大多是针对四川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如蓝勇先生对四川少数民族服饰深入的研究,阐明各族服饰地理分布及产生的机理,但对四川汉族服饰论及相对较弱,但他指出四川在明清时服饰化受移民化的影响。清代,  相似文献   

10.
法律多元性研究目前在西方法学界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学者的研究工作揭露了土著社会群体在国家所发布的法律外展开的保持法律自治权的策略[1].法律多元论是否适合描述清朝法制?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尤其当我们谈到对边疆民族法的时候[2].事实是清朝扩大了国家的版图并巩固了对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  相似文献   

11.
满汉毕竟都是中华民族。这是一个民族的融合过程。明清鼎革以后,满汉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经历了一个从剧烈冲突到长期磨合,进而逐渐融合的过程。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服饰的改变。顺治二年六月,清廷下令中国南方各地军民人等一律剃发,改从满人服饰发型,否则军法从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所谓"留头不留  相似文献   

12.
殷勇 《中国地方志》2020,(5):99-105+127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又被称之为"左派王学"。在中国传统多元社会,王艮学说流布之广、影响之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存在着"正统化"趋向,获得具有儒学教养的官绅的认同。王艮学说"正统化"在明代方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百姓日用即道"成为明代《泰州志》编纂主旨;二是王艮卒后归入方志"理学"传;三是王艮祭祀列入地方祀典。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清水江下游所产之杉木,已成为远销省外的商品。为了争夺开设木行的权利,锦屏县的毛平、王寨、卦治三寨(内三江)和天柱县的坌处、清浪、三门塘三寨(外三江)展开了长迭二百多年的诉讼,即“争江案”。本文试图以“清浪碑”为主要材料,对“争江案”作简要述评,从一个侧面揭示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与乡村社会变化的关系以及黔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统治者历来重视"以孝治天下",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与表彰下,历朝历代的孝子孝行层出不穷。唐代开始出现一种极端的尽孝行为——割股疗亲,随着两宋"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深入,这种行为更加普遍。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孝治氛围的浓厚和专制统治的加强,在统治者两相矛盾和反复不定的态度中,割股挖肝救父母的现象愈加盛行,明清时期的孝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愚昧化。  相似文献   

15.
徐扬号云亭江苏吴县人,家住阊门鱄诸巷,是乾隆年间有名的院画派画家.他专长山水梅花,作品见于著录者三十五种,有不少一直保留到现在.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南巡到苏州时,徐扬因献画而入画院.后来得到乾隆的赏识,"十八年钦赐举人,宫内阁中书".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又完成了"盛世滋生图"一卷.顾名思义,他是想通过该画描写出当时苏州市面繁荣的盛况,来颂扬当时"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辐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的所谓"乾隆盛世".这幅极其珍贵的画,曾保存在清宫御书房,后被溥仪窃出,解放后归东北辽宁博物馆收藏,1959年调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盛世滋生图",是一个长卷.据画后作者的自跋:"其图自灵岩山起(在苏州城西二十五里),由  相似文献   

16.
保甲制是清政府对基层社会实施控制的一种制度安排 ,也是国家权力赖以渗透基层社会的主要途径。然而 ,现实总是与制度的理想相去甚远 ,保甲制不仅未能成为官方查拿邪教的利器 ,反倒成了个别村民或少数不良乡保借机敲诈勒索、挟嫌报复、发泄私愤的工具 ,这不能不说是保甲制的尴尬。乡村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民俗的、礼治的社会 ,而不是王法的社会 ,邪教案反映出官民对立表象下的深层原因———习俗与王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竹枝词是一种古典格律诗与民歌相结合而产生的诗体,它的特点是题材广阔,擅长吟咏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能够真实、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为研究和探讨古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史料。清代竹枝词的创作风行一时,其影响所及,贵州诗坛上也涌现了大量的竹枝作品,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杂咏、棹歌等等。这些作品涉及到清代各民族的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现在就从竹枝词的吟咏来看一看清代的贵州民族经济状况,当然,这种看法并  相似文献   

18.
马思义 《南方文物》2002,(1):111-112
1987年笔在江西省樟树市进行物调查时于观上乡曹溪村一民居发现一组清代木雕窗棂(图见封二)。该组窗棂呈对称镶嵌于厅堂两旁厢房的格扇之中,共计18件。值得注意的是该民居正堂上方至今仍悬挂一木质大匾额,镌刻“棠棣联芳”四个鎏金大字,其右镌刻一行小楷“显考彭公口昆玉大厦落成志喜”,左镌刻书一行小楷“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岁冬月谷旦”。可见该民居始建年代为公元1777年。  相似文献   

19.
从档案史料的记载看清代典当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典当之业起源较早,《周礼》云,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大市以质,小市以剂,这是典当之始。《后汉书·列虞传》也记有:“虞所赉赏,典当胡夷”。这就是说,以物为质之事,已见于秦汉以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据《南史·甄法崇传》载:“法崇孙彬,有行业,乡党称善。尝以一束苧,就州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苧还,干苧束中得五两金,以手巾裹之。彬得,送还寺库。道人惊云:近有人以此质钱,时有事不得举而失。檀越乃能  相似文献   

20.
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乾嘉汉学鼎盛之时,汉宋对峙更加凸显,但因寻求义理的内在需要:其中又滋长着调融宋学的潜流。汉、宋之学陷入困境,士人乃日益从今文经发掘“微言大义”,从而落实由考据以求义理的主旨。今文经学因之兴起。并在晚清经世致用及汉学义理化趋向中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