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碧玉乡解谜中国人崇玉爱玉,自古而然。在人名、地名之中,以"玉"为名者多不胜数,不过大部分是徒有其名而已,并不一定存在名称背后特指的某种玉石。像广西的玉林、山西的右玉、内蒙古凉城的西白玉、台湾的中央山脉主峰叫玉山等,这些都是名称有玉,而实际上无玉。这种有名无实的情况,让古今学人对记录着140座产玉  相似文献   

3.
正冯玉雷(《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2012年以来,在叶舒宪、王仁湘、赵逵夫、叶茂林、刘学堂、易华等学者的支持下,《丝绸之路》杂志社已组织了有关玉文化研究的八次田野考察。第一次:2014年6月,玉石之路山西道(雁门关道)考察;第二次:2014年7月,玉帛之路河西走廊段考察;第三次:2015年1月,玉帛之路环腾格里沙漠路网考察;第四次:2015年4月,玉帛之路与齐家文化考察;第五次:2015年6月,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第六次:2015年7  相似文献   

4.
正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本次考察是玉帛之路的第九次考察活动。玉帛之路系列考察活动针对1877年德国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概念,目的在于找到这条路具体如何开通的。中国文献最早的记载为《穆天子传》,其中记载了周朝第五代君王周文王西王昆仑山拜会西王母,求取美玉的故事,其路线是先到山  相似文献   

5.
6.
7.
<正>由中共玉门市委、玉门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肃省敦煌学学会、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中共玉门市委宣传部、玉门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8月27~29日召开。为配合这次学术盛会,中国甘肃网、酒泉市文物局、玉门市文物局、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联合举行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6月28日下午,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道)文化考察活动座谈会在甘肃省玉门市政府召开。参加此次文化考察活动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华;《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作家冯玉雷;玉门市政府副市长塞力泰;玉门市政协副主席董天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玉门本土学者和文博系统全体干部。座谈会由玉门市文化局局长李玉林主持。  相似文献   

9.
10.
正禹河,渭河,玉河大禹的卓著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和划定中国版图,渭河是他建功立业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是夏朝主要孕育地。顾颉刚先生认为"禹"字源与龙有一定关系。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西周遂公盨、齐侯钟和秦公簋。《尚书·禹贡》记载:"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将渭水源头之一命名为"禹河"。后来,随着其功绩被  相似文献   

11.
正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唐代诗人戴叔仑《塞上曲》云: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常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末句用东汉名将班超的典故。班超一生在西域征战30年,暮年垂老时上疏请归,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  相似文献   

12.
正神奇的梦临行前一天晚上忙到3点才睡,只睡了两个小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神人给我布置任务,叫我跟师兄分工合作,激发玉石的力量。我接受了任务,回头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望着我,我心里明白这人是姜子牙,因为我母亲姓姜,她常说姜太公是我们的祖先,所以看见姜太公就感觉特别亲切。姜子牙一言不发,只是笑眯眯地望着我,那笑容简直暖到心里了。醒来之后,我有点奇怪,怎么会梦见姜子牙?我是极少梦  相似文献   

13.
正从石礼器到玉礼器——从杨官寨看中原与西部玉礼器起源的线索人类文明的步伐是从漫长的石器时代中走来的。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孕育出的一批文明种子里,石制的礼器无疑是玉礼器的前身或雏形。已经举办过的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为中心,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学术疑问是: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玉文化是怎样起源的?能够从实物证据方面找出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之内,截至9月底,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策划的玉帛之路系列田野考察活动已经完成了三次,分别为4月下旬至5月初的第十一次考察(陇东陕北道)、6月下旬的第十二次考察(玉门道)和8月下旬的第十三次考察(敦煌三危山、金塔县羊井子湾、秦安县大地湾)。第十三次考察活动是借助于2017年8月28~29日在甘肃省玉门市召开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之机会,由会后组建的临时考察团完成的。主要成员是叶舒宪、冯玉雷、杨骊、刘继泽和敦煌当地向导董杰。考察敦煌玉矿的日期是8月30日。第十三次考察的最重要收获是在敦煌以东约60公里的三危山一个山口内看到面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2016年7月20日地点:甘肃省陇西县主持人:冯玉雷《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张天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薛庆余李氏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宋玉祥甘肃省陇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朱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相似文献   

16.
<正>时间:2017年4月25日下午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一觉醒来,从酒店房间透过朦胧的春雨南望,依稀可瞥见大雁塔。那是古代中国知识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之地。我们的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活动即将在这里启程。这是甘、陕两省学界紧密合作进行学术攻关的一次盛举。感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  相似文献   

17.
18.
正缘起由中共玉门市委、玉门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肃省敦煌学学会、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中共玉门市委宣传部、玉门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8月27~29日召开。举办方安排会前考察古玉门县址(赤金古城)、赤金峡石刻及丝路古道、花海段汉长城、昌马石窟、玉门市博物馆。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道)文化考察团于6月26日至7月1日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2017年5月8日地点: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许尔忠陇东学院副校长,教授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是一项浩瀚的人类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考察研究过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执着的探索精神令人震撼,开启了认识西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8月举行的第十三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对西北史前玉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的探究有所推进:谁是最先发现和开采马鬃山玉矿的人,谁又是最早开采敦煌三危山玉矿的人。前者可能是距今3700年左右的四坝文化先民,后者则可能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先民。这是五年来系列考察所获得的新认识。把敦煌玉矿与齐家文化联系起来,将有重要的学术突破,即这个西北史前玉文化的分布区,越过整个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三危山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