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文献记载书画装裱浆糊制作中滑石作为添加剂被季节性使用,以改善装裱浆糊保存、使用等方面的性能。为检验滑石在浆糊中的作用,开展此项试验。试验发现,加入滑石对浆糊粘度、酸度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浆糊粘度、酸度会随着滑石的加入增大,超出相应范围后,浆糊的粘度、酸度分别减小。从试验结果看,添加滑石对于书画装裱浆糊的防霉抑菌没有效果。滑石与其它添加剂复配后是否对书画装裱浆糊还有其他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裱以糊就,用糊佳则舒卷温适。书画装裱使用的粘合剂应具有较好的浸湿性、黏附性、成膜性和可逆性,既要黏度适中,又要黏而无性,洁净、防蛀。浆糊的优劣直接影响书画装潢的质量。裱件的霉变、虫蛀、空壳、折裂、翘曲变形无不与之有关。它是整个装裱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性材料,也是影响裱件质量的第一步。因此,掌握正确的治糊技艺,明晰浆糊性质对整个书画装池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裱画的工序中有一个步骤是装裱者首先要掌握的,也是装裱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这就是打浆糊。浆糊的制作和运用,在装裱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这样讲,裱件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浆糊的运用,人们关注的怎样使裱件既黏合牢固又柔软平整,且能防虫、防霉。就包括浆糊的制作与运用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纸张与浆糊是书画装裱的重要材料,其性质影响着裱件的整体美观与保存寿命。日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装裱样式,并结合自身的文化艺术特点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装裱材料——和纸与古糊。在挂轴装裱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性质的和纸与浆糊,体现出日本对传统装裱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古糊与和纸结合使用,相得益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继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防霉防蛀装裱粘合剂SDK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代度为0.6-0.8的变性淀粉粘合剂SDK具有与小麦面粉浆糊相似的书画装裱特性,其对各种书画材料的影响小于面粉浆糊。SDK粘合剂的防霉防蛀性能改变了在面粉浆糊中添加防霉防蛀剂的传统方法,有可能成为替代面粉浆糊的新一代书画装裱粘合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酶改性淀粉在书画装裱中的应用,用α-淀粉酶对浓度为10%的小麦原淀粉进行改性,制得装裱胶粘剂,其最佳制备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对绝干淀粉量11U/g,反应温度60℃,pH=6.6,反应时间25min,所得溶液粘度为2.0mPa.s。经在书画装裱中的实际试用表明,酶改性淀粉与传统小麦面粉浆糊相比,不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良好的抗霉变性能,还可提高宣纸的强度性能,利于裱件的长期保存。实验结果提示,α-淀粉酶改性淀粉有可能替代传统胶粘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博物馆里有许多珍贵的书画文物,然而这些书画文物由于材质易损,年代久远,在修复过程中,揭裱是一个难题。揭裱过程中,书画与背纸之间的浆糊是导致书画文物揭裱困难的主要障碍。利用淀粉酶可以有效分解浆糊淀粉,提高揭裱效率,但揭裱后残留在文物上的淀粉酶会影响后续的重新装裱,因此开发温度敏感型淀粉酶有助于揭裱后的重新装裱。本研究取样于东北寒地土壤,并通过分离、筛选得到了一株产温敏型淀粉酶菌株,且命名为BWL1025。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了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且通过DNS法测定目标菌株所产淀粉酶的最适pH及其稳定性、最适酶活温度、最低失活温度和最短失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40℃时,酶活达到最高值,为0.839 IU/mL;在60℃时,处理25 min后,酶活基本消失。此外,本研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发现以木糖和酵母粉为最佳碳源和氮源时,酶活最高达到1.63 IU/mL。本研究结果为书画文物的修复提供了新型的温敏型淀粉酶来源。  相似文献   

8.
浆糊是书画装裱过程中主要的黏合材料,是装裱优劣和成败的关键,浆糊的制作条件决定其使用品质。为此,本工作以书画装裱用的粘接剂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制作糊化淀粉,研究了不同浓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和最高温度等制作条件对糊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增大,说明浆糊的稳定性差、冷却后凝胶性强。随着搅拌时间和速率的增加,最终粘度下降。最高温度对糊化特性曲线形状有影响,最高温度越高,糊化温度升高,最终粘度增大。利用物性仪测试了不同陈化时间对成糊淀粉粘接力的影响。陈化时间越长,糊化淀粉发生大分子链降解或重结晶等不同程度的老化,表现为剥离强度减小,粘附性下降。由实验结果确定浆糊的最优制作条件是浓度3g/25mL,温度95℃,搅拌时间2min,搅拌速度120r/min。以上工作在验证传统经验的同时也给书画装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书画装裱和机器装裱是目前两种主要的书画装裱技术,本文对两种工艺的装裱材料进行对比,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貌,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纤维构成,对材料进行人工老化,并测试材料的柔软度、撕裂度、pH值及可逆性等,比较两种装裱技术对书画的保护性能。结果发现,从工艺上来讲,机器机裱不利于书画本身的保护,特别是对珍贵的书画文物还应当采用传统装裱技术进行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10.
刘宁 《文博》2014,(3):79-80
结合纸质文物修复中的传统装裱技艺,用添加碱性物质的小麦淀粉浆糊作为胶粘材料托裱酸性纸张,在修复托裱过程中来中和纸张中的酸性物质,以纸张酸碱度的变化来探讨这种方式的脱酸效果,并分析比较了几种碱性物质脱酸效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献中著录的各种书画装裱浆糊添加成分中,有一部分具有防腐防霉的功效。本文利用浆糊药液琼脂培养基,对白矾、花椒、白芨、百部、丁香等添加成分进行抑菌效果评价,结果发现,白矾、百部有明显抑菌效果,花椒、丁香有一定抑菌效果,白芨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书画     
装裱也称"装潢"、"装池"、"裱背",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书画、碑帖的技术。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等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和册页。经过装裱的书画、碑帖,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明代周嘉冑著《装潢志》,清代周二学著《一角篇》,是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著作。  相似文献   

15.
装裱书画,是我国具有民族传统的一门特殊艺术。书画必须经过精心装裱才便于欣赏、收藏、流传,字画装裱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而浆糊的制作是最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流传至今的古旧书画,几乎都经历了数次修复装裱,但书画修裱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存在人为损伤风险。对于珍贵或质地酥脆的古旧书画而言,减少修裱次数并提高修裱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修复人员除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外,还应对传统修裱技艺进行科学的优化。文章从纸张的强度特性、方向性、两面性及酸碱性等四方面的分析入手,有针对地提出了书画修裱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有效且安全的纸质文物用抑菌剂,选用ZnO纳米颗粒进行研究。通过TEM和XRD表征其形貌特征和晶体结构,通过酸碱性测试、静置观察对比实验和抑菌活性测试来评价ZnO纳米颗粒的抑菌性能和安全性。所选材料尺寸20-50 nm左右,具有六方相晶体结构且结晶良好。添加纳米ZnO颗粒可以改善浆糊的酸碱性,确保古书画的装裱环节中不加重酸化程度,甚至可以中和宣纸酸性。静置观察实验表明,添加纳米ZnO颗粒可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抑制浆糊中霉菌的生长,而且浆糊的颜色外观与空白浆糊基本一致。色差测试说明添加纳米ZnO颗粒不会改变浆糊和宣纸的颜色。抑菌活性测试表明,添加纳米ZnO颗粒可有效抑制浆糊中霉菌的生长,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总之,ZnO纳米颗粒抑菌剂可以控制浆糊的酸化,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不影响宣纸和浆糊颜色,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书画文物及中国的传统卷轴装裱形式因材质为纸和绢,质地脆弱易损,出现断裂痕是最为常见与普遍的一种损伤情况,严重者会对文物造成致命伤害。因此,需要研究分析导致书画及裱件产生断裂痕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修复断裂痕的方法。通过运用贴条加固的方法修复书画文物的断裂痕,并在装裱成卷轴形式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平薄柔软的装裱目标,进行各工序的操作,从而使原先劣损的书画恢复原貌,得到保护与新生。要使书画文物,特别是卷轴书画能得到长久安全的保存,创造适合的保存与展示环境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9.
书画文物及中国的传统卷轴装裱形式因材质为纸和绢,质地脆弱易损,出现断裂痕是最为常见与普遍的一种损伤情况,严重者会对文物造成致命伤害。因此,需要研究分析导致书画及裱件产生断裂痕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修复断裂痕的方法。通过运用贴条加固的方法修复书画文物的断裂痕,并在装裱成卷轴形式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平薄柔软的装裱目标,进行各工序的操作,从而使原先劣损的书画恢复原貌,得到保护与新生。要使书画文物,特别是卷轴书画能得到长久安全的保存,创造适合的保存与展示环境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书画的产生发展而兴起的中国书画装裱对书画的保护作用日益明显,历代书画不经装裱不能久存。本文阐述了怎样把先进的工具、材料、引入书画修复中,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提高古书画修复科技含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揭裱修复古书画,为古书画修复科学化、高效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