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宏斌 《史学月刊》2005,(7):106-114
“经世”的词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本来是非常明确的,历经2000余年而无歧义,从不与“致用”一词搭配使用。自从梁启超开始使用后,“经世致用”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现代许多学术论著中。在研究清代学术思潮时,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一股“经世致用”学术思潮,并且产生了一个“经世派”,不仅如此,还把这种“经世致用”思潮与鸦片战后的“师夷制夷”相联系。其实,不仅“经世致用”的提法不妥,而且“经世派”存在的现实根据也不足,就连“经世”观念与“师夷制夷”之间的历史逻辑联系也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理学经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对近代湖湘学派中“经世致用”思想的弘扬和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发扬,使他最终完成了由中国传统文化观向近代文化观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从理论上开辟了一条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起初,“夷”字还包含着清廷官员对西方国家的蔑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政府逐渐形成近代外交观念,往日虚骄自大的心态已经荡然无存,“师夷长技以制夷”只不过是既要学习西方,又要抵制西方侵略的代名词。“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近代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内涵和方式是不同的,本文试图探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在“师夷”和“制夷”方面的利弊得失,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君主立宪思想与自由民主之观念是不可分的。明末清初思家黄宗表、顾炎武激烈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加强学校及社会舆论的作用。此可谓初期的出生于中国本上的民主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在近代中国落脚和发展,是近代中国一再蒙导换割的过程中,几代先进中国人努力学习西方并谨慎借鉴的结果。鸦战前后的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虽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其政治思想仍未脱离封建正统思想。稍后的冯桂芬,虽被今人称谓划派不一,其思想却明显带有民主倾向。在中国政治思…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综观林则徐宦海沉浮四十余载,其始终奉行"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积极推动地方刑事、民事司法改革,主动了解西方各国法律制度,并以普世遵行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华洋纠纷。在治理地方、禁烟运动乃至中外交涉的政治实践中,林则徐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治思想。作为开明士绅地主阶级的代表,林则徐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意识难免有局限,但其法治思维的闪光处依然可为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6.
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古家虽强调“求真”而非“致用”,但事实上发展了道成以来的经世致用学风。国粹派学是其典型代表。他们批评晚清今经学,自身却也重新诠释经学传统,并且“通经致用”,发展儒家的夷夏之辩及民本思想。他们又阐述非儒学派,把“经世之学”扩展到诸子学、史学以及佛学,从而学术格局由经学独盛变为多元并存。这为进一步汲取近代观念和西学方法创造了条件。作为晚清较为庞大的传统学术群体,古家的经世学风加速了传统学术的衍变和转型。  相似文献   

7.
贾小叶 《史学月刊》2007,(10):54-62
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呈现出两种趋向:一种是依据"夷夏之辨"封闭的一面,盲目排外,反对学习西方;一种是在文化层面发挥"夷夏之辨"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但在政治层面,他们仍然强调夷夏对立,主张制夷、御侮。这种强烈的族类认同意识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清王朝的固步自封是造成中华民族文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走向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但早期现代化的启动对于一个曾经将封建文明发展到极盛的国度来说却是艰难的。林则徐、魏源作为中国现代化思想萌芽的“播种者和培育者”,认识到了封建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落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代化思想, 从而也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9.
一、近代教育思想在贵州的传播鸦片战争后,一些比较开明的,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以龚自珍,林则徐\魏原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首先提出学习西洋、改革社会的主张。在教育方面,他们撞击封建传统教育,批评八股取士制度,反对空疏无实的理学,主张“经世致从’,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求,要求广开言路,选拔安邦治国的人才,腾陵地提出了以西方为榜样,建立新教育制度的设个接着在统治阶级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在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调整统治政策,学习…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中国的门户,近代中国海防的要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军事科学技术的日趋渐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广东开始了军事航海教育的历程。从清末到民初,从广东实学馆到黄埔海军学校,近代广东军事航海教育成果丰硕,在全国军事航海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思想家大多从佛学那里吸收养料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和思想,康有为也不例外。康有为自从接触佛学思想后,便开始了佛化人生的历程。他不但在个人生活上富有佛学情趣,更以佛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普度众生的精神来从事维新运动,并建构出了一个儒佛融合的用以指导维新运动的"大同"思想体系。变法失败后,则又重拾佛学作为自己的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历官三十多年,始终践行其经世报国之志。在解决国计民生,挽救社会危机中,林则徐所制定的"赈荒救灾、缓征赋税、抚恤妇女、平粜恤贫"等具有社会福利色彩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稳定当时社会的作用,是构成我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管林 《岭南文史》2001,(3):33-35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以魏源为代表的一批地主阶级有识人士,从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出发,要求改革吏治和向西方学习,萌发了最初的改良主义思想。洋务运动的兴起,把向西方学习从口号变成了实际行动。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逐步发展。这期间,通过京师同文馆等机构出版翻译著作,驻外使节、出访考察使团、留学生等介绍情况,使有些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所加深,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同西方的一些差距。他们提出在不改革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对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而形成了以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卓越的思想家和伟大爱国者,他不仅是鸦片战争中反侵略的英勇斗士,而且还是一位为探求西方知识而作出不懈努力的杰出先驱者,后人誉之为“清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到广东“禁烟”之前,林则徐对自己的主要对手英国还不是很了解.有过“天朝声威”可“慑服夷人”的天真想法。他对当时世界情况的了解也是极为有限,英船“杉达”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有学者动辄以学术研究无涉"近功"和"名利"为名,批判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传统。在他们看来,趋重"经世致用"的传统学风与社会大众"急功近利"的风气互为因果,不可避免地给史学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作为应对,这些学者主张学术与经世分离,惟强调"从事纯粹的学术研究"。显然,依据该立场,历史学的"经世"与"成长"为一种矛盾的关系。本文拟透过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术史的梳理,尝试对此观点作一回应。两百年来,A中国边疆研究先后形成三次高潮:清朝中后期以"西北史地学派"兴起为契机,促发了边疆研究第一次高潮;抗日战争时期以"边政学"之倡议为标  相似文献   

17.
广东是中国的门户,近代中国海防的要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军事科学技术的日趋渐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广东开始了军事航海教育的历程。从清末到民初,从广东实学馆到黄埔海军学校,近代广东军事航海教育成果丰硕,在全国军事航海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学习西方,突破了天朝的"禁区",放眼四洲的事实行动,开创了新风气,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启示人们"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开拓作用。正是沿着林则徐的足迹后来的爱国志士不断地探索救国的方略。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中国的门户,近代中国海防的要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军事科学技术的日趋渐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广东开始了军事航海教育的历程。从清末到民初,从广东实学馆到黄埔海军学校,近代广东军事航海教育成果丰硕,在全国军事航海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艾辽慧 《黑龙江史志》2013,(19):353-354
代学术思想在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中是最辉煌璀璨的一个时期。先是明清之际"穷经以求道"的经世致用思想,发展到后来成只"穷经"不"求道"的乾嘉考据学;待到清朝统治日趋陷于危机之时,汉宋学之争被"汉宋兼采"之学所取代;最后,鸦片战争前夕,具有经世色彩的今文经学被时代呼唤,开始匡时救世之举。清代学术其流变,真可谓是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