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风雅磐安     
王琪 《丝绸之路》2010,(23):26-28
磐安位于甘肃省甘谷县,它是个风雅之地,好山好水,山是朱圉山,水是渭河水。古镇人家依山而建,沿河而居。这山,阅尽风霜,沉积着岁月的成熟;这水,过尽千帆,流淌着千年的传说。有人,在平静的渭河上,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有人,在起伏的朱圉岭上,寻找历史散落的文明;  相似文献   

2.
泾渭分明联想柏原前日读报,一则报道说,地质工作者在格尔木南面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发现了古人类遗迹。我不懂考古,掂量不出这一发现的科学价值,但由此激发联想,想到泾渭分明那个古老话题。渭河发源于陇西渭源县,源头说是在鸟鼠山南麓,我去过渭源县城而没...  相似文献   

3.
烟雨麦积山     
在甘肃东南部与陕西汉中相接连的地方,有一片浩瀚的林海,林中有一座矗立了千年万年的山,山里有一座静坐了1600多年的石窟──麦积山石窟。它与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被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走进麦积山,就走进了秦岭山脉。我们脚下就踩着了长江、黄河两条水系最大支流──渭河、嘉陵江的源头。同时,我们瞬间就拥有了两种色彩,一种黄色,一种绿色。黄色是渭河流域北面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它让人想到一种历史画卷。而旋转180°,我们面对的则又是一片充满新生命的绿色天地,它有80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宋琪 《敦煌学辑刊》2003,(1):125-126
甘谷县位于渭河上游,渭河从中流过,县域被切割成南北两个区域。北区是塬地,黄土山坡,地势较为平缓,是甘谷重要的农业区;南区多山,景观奇特,连绵不断的红沙岩体经多年雨水冲刷,风化浸蚀,形成“丹霞地貌”,学术界常说的“甘肃处处有石窟、石窟无处不丹霞”,在这里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5.
正禹河,渭河,玉河大禹的卓著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和划定中国版图,渭河是他建功立业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是夏朝主要孕育地。顾颉刚先生认为"禹"字源与龙有一定关系。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西周遂公盨、齐侯钟和秦公簋。《尚书·禹贡》记载:"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将渭水源头之一命名为"禹河"。后来,随着其功绩被  相似文献   

6.
鸟鼠山·鸟鼠同穴·渭河正源张书城,温丕光一、鸟鼠山占地很大鸟鼠山是鸟鼠同穴山的省称。《水经注》《经》文说,山“在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首阳县(今甘肃省渭源县)西南”。因《尚书·禹贡》就有“导渭自鸟鼠同穴”的记载,所以鸟鼠山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名山之...  相似文献   

7.
自瑞典学者安特生于1921年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彩陶,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关于彩陶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绩,但关于彩陶源头的探索却并没有结束。根据彩陶发展谱系的研究,特别是追溯仰韶文化源头的研究,可知彩陶起源于渭河上游的陇山地区。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之陕西、甘肃中东部线路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南线,从长安出发,于咸阳渡过渭河,大致沿渭河北岸西行。但渭河宝鸡峡以西到甘肃天水段,南北向的陇山与东西向峻拔的秦岭交汇,山高谷深,行旅难以通过。故北线道千渭河谷,于陇关越过陇山,再循渭河支流至渭河河谷,经天水、甘谷、陇西、渭源越鸟鼠同穴山,至洮河流域。南道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渐扩展,至秦昭公二十八年(前279),于陇西部(临洮)筑长城后正式贯通。丝绸之路北线,从长安出发,于咸阳渡渭河,西北行经渭河平原的醴泉、乾县、平凉、泾源、固原,于石门关蹿六盘山,又经海源、靖远,于靖远县北城滩(或索桥)西渡黄河沿腾格里大沙漠南缘,经景泰、古浪县至武威。丝绸之路北线从长安到武威段,虽然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曾到过六盘山和祖厉河,但直到西汉宣帝地节二年(68)筑河西汉城后,才成为较南线更为便捷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玛多风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由近及远心“望”黄河源,对雪域高山下戍堡边志孤危处境的绝妙抒写,给黄河源头涂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对静卧在冰天雪地高原深处的“黄河第一县”——玛多充满了猜想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最早见于史册的皇家石窟,天梯山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对我国早期石窟的开凿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是云冈和龙门石窟的源头,在当今史学界享有"石窟鼻祖""石窟源头"的美誉。天梯山石窟目前的旅游产品只是单纯的观光游览型,旅游链条尚不健全,旅游产品缺乏新意。本文通过对天梯山石窟的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深入挖掘佛教养生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天梯山石窟的发展瓶颈,对天梯山石窟发展佛教养生旅游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莫伸 《丝绸之路》2009,(15):22-26
在泾、渭两条河流中,相信知道渭河的人是大多数。 渭河有幸,它历尽曲折从陕西西部的山区流出后,立即用一泻如注的狂放扑向八百里秦川。这是整个陕西最中心也最优越的地带,渭河这种集天时、地利、人气于一体的纵贯,使它不仅能够舒展身躯,潇洒意志,而且天然地占据了一个醒目的位置——来来往往的人们几乎随处都能看到它。  相似文献   

12.
五指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海拔一千八百多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它形似五指,犹如巨掌擎天,拨云弄雾,若雨后看它,似玉削笋立。据《崖州志》载,海南诸山皆其脉络,盘桓六百里。因其山高林密无路,过去只能远看而不可近攀,所以那里也就越显得神秘。 记得九○年我第一次去海南,散会后乘旅游中巴去三亚,路过通什途中,导游让大家下  相似文献   

13.
“白沙”村总面积9.4平方公里,位于临安市太湖源镇最北端,东依天目山,背靠天荒坪,是太湖水系的源头,也被称为“太湖源头第一村”。  相似文献   

14.
正玉帛之路第十次考察活动的第一站是渭源县。《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在鸟鼠山疏导渭河,鸟鼠山就在渭源县西南。早上8点,考察团准时出发,爬上渭源县西南的秀峰山,站在山顶的五竹寺,向北方远眺,胸次间顿生层云,造化钟神秀,霞光中,眼前的山峦虽烟霞缭绕,但阴阳明暗,脉络分明,前面是笔架山,此后是三危山,还有首阳山、露骨山和西秦  相似文献   

15.
郎木寺位于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红星乡境内,是一个纯牧业地方,这里群山环抱,名的有桑吉拉木色山,曲布玛山,扎布山,念青山,斜玛山,白龙江从纳摩大峡谷中奔涌而出,清辙的身影轻灵地穿过这块狭长的谷地,公元1413年,一世格尔登活佛在纳摩大峡谷谷口建了一座山庙,经过几世活佛的努力,至五世格尔登活佛时,终于建起了今天大家都熟知的格尔底寺。  相似文献   

16.
明清渭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渭河下游泛滥决徙甚于前代。明代渭河“岁溢而善崩”,“率三二十年一徙”。清代更趋混乱,泛滥次数增多,规模增大,湾环不断。而南山支流入渭口泥沙堆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渭河河道。黄河的摆动和倒灌,使渭口伸缩,拦门沙增加,渭河变迁更趋复杂。1996年8月渭河下游出现罕见的大洪水,当是明清乃至近现代渭河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论唐代关中的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 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关中地区处在渭河下游,渭河谷地也称为关中平原。这里是渭河冲积形成的黄土地带。远在战国时期,人们就评价它为上等的土壤。平原区以北为黄土台原。黄土台原在东西连绵起伏,由南向北呈三级阶梯状,逐渐升高,台原上部均覆盖有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8.
《水经注》记述西江水系一些河流的源头和流向有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经注》记述今西江水系的一些河流存在有几处谬误。其错误表现在:一说上源在牂牁郡的温水、豚水直接注入郁江上源;二说湘江、漓江同源;三说泿水源头在镡城北界沅水谷;四说牢水之源头在合浦。本文认为:温水、豚水注入浑水河;湘漓不同源;漓江源头在猫儿山;泿水源头在临桂县北部茅针山;牢水源头在临允县。  相似文献   

19.
一 1968年在咸阳渭河北塬上的韩家湾公社狼家沟出土一件玉印。印作四方形,通体晶莹,螭虎纽,四侧刻云纹。印文篆刻"皇后之玺"四字,高2、宽2.8厘米,重33克(图一、二)。玉玺出土在志乘记载的长陵西南约一公里多的山沟里,与地面泥土混在一起。此沟  相似文献   

20.
一朝贺新房的父老乡亲们哟,圆圆的月亮已经升起来了,芦笙嘟嘟地吹响起来了,大家快快围拢到我的身边,听我来唱一支新房歌,大家来跳一个三跺脚!没有源头的江河要干涸,不长笋的竹于成不了蓬;没有窝的雀鸟不能繁殖,不有房屋的民族成不了家。繁衍后代的雀鸟,要抬草筑窝;传子传孙的苦聪人,要起房盖屋。出门走路要看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