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黄河上游滨北小积石山丛中的炳灵寺石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距今一千六百来年。唐宋以来,一些政治人物和军事家,曾先后到过炳灵寺,他们中有唐高宗时刑部侍郎张楚金,玄宗时期的御史大夫崔琳。当时他们是奉命“入吐蕃报聘”“使于吐蕃”。宋徽宗时洮西守将何灌率领其部届亦蒞临炳灵寺。他们不仅在炳灵寺开窟造像、建浮图、修寺庙,而且还在炳灵寺石窟崖壁上树碑立传,摩崖刻文,留下了中西交往宝贵的资料。炳灵寺石窟现存自西秦至清代墨书题记34则,石刻题记17则,(墨书题记有西秦1,北魏1,隋1,唐5,明24,清2。石刻题记有北魏1,唐10,宋1,西夏文2,明3),  相似文献   

2.
炳灵寺明代早期佛像基本体现的是西藏风格,制作法式远承印度萨尔那特式风格,所以佛、菩萨造像基本都不刻画衣纹,大衣和裙的装饰采取贴身薄透手法。炳灵寺明代早期佛坐像即身着袒右肩大衣,仅在胸部刻画出双道花纹以示大衣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西秦,是鲜卑族乞伏氏建立的政权。它所统治的地盘为秦、河二州,即今临夏、陇西、青海乐都一带地方。其在统治区内大事宣扬佛教,推崇佛理,把曾在麦积山修行的名僧昙无毗、玄高等人被尊崇为国师。又有外国禅师昙无毗,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以及秦州陇西人玄绍,禅学很高深,后入堂术山(今炳灵寺石窟)蝉蜕而逝。对于遭谗被摈往河北林阳堂山的玄高,河南王遣昙弘法师请其还邑,高“旷济为怀,忘忿赴命”,“渐还到国,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沮渠蒙逊、深相敬事。”炳灵寺石窟169窟是西奉时期所兴建的一个大型窟,窟内造像和壁画将是我国早期石窟  相似文献   

4.
5.
炳灵寺第13龛造像保存完整,雕刻精细,造型独特。龛内仅石雕一尊像,造像特征在石窟中比较少见,没有榜题,因此,对此造像的辨识比较困难。关于此尊像,之前有关专家学者有所涉猎,但没有专门考证。本文通过比照敦煌及四川地区石窟中的番禾瑞像,对炳灵寺第13龛造像作一辨识。  相似文献   

6.
丁万华  黄平 《丝绸之路》2009,(18):20-22
《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流行的经典之一。它在南北朝时期有多种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最受欢迎。《法华经》认为大乘是佛教的惟一法门,强调众生通过自己的觉悟而获得佛性,并指出了许多方便法门,任何人只要护持、诵读、书写《法华经》就可能成佛。因此,《法华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具体体现为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为题材的作品在石窟中普遍出现。炳灵寺石窟第169窟、184窟有释迦、多宝题材壁画,第2窟、125窟、126窟、128窟、132窟、144窟有北魏时期释迦、多宝题材的石雕造像。  相似文献   

7.
炳灵寺组诗     
高平 《丝绸之路》2005,(5):19-20
过刘家峡水库四周的山怕阻挡人的视线都猫着腰不插云天满眼的水怕阻挡船的螺旋都耐着性子不掀波澜山绿得深远水绿得香甜好似置身在千岛湖 杭州湾谁相信这里是黄土高原黄河作脐带水库作子宫孕育出一座水电站顺势借助大自然 游炳灵寺抬头是奇峰陡壁低头像落入井底石佛与石山一体游人攀登着天梯山崖像摩天大楼林立密密麻麻的洞穴像千门万窗不镶玻璃是鸟的乐园云的卧室海水的雕刻神仙的遗迹教人忘却世俗灌人一身灵气风景隐藏越深越是美妙神秘 炳灵寺速写小积石山中 三面是陡壁重围寺沟峡内 一面有黄河护卫水上来 只有船可渡走山路 只有鹰能飞一…  相似文献   

8.
临汝县文化馆藏“北齐造像题记”石刻一块,高0.80、宽0.24米。像右镌刻“太子像主严遵礼”等三人姓名,左刻“西堪像主静觉”,下面竖列三排造像人姓名,上排“北堪像主仇畅”及“邑子寇社钦”等七人;中排“邑子严安国”等三人;下排“邑子杨胡女”等八人;左下记时为“大齐天统三年(公元561年)年岁次丁亥十二月丁卯朔九日  相似文献   

9.
锦屏、大像、禹迹三山,均为阆中县之名山。宋·何汝贤著《禹迹山院记》云:“吾乡江山名天下,载在图经者,若锦屏、大像,而禹迹居其首焉。”大像山又名仙穴山,在阆中县城东郊嘉陵江对岸,远视与塔山合为一体,因其山腰凿有高大佛像一尊,故名“大像山”。清人李元著《蜀水经》云:“汉水又北经仙穴山,山在(阆中)城东嘉陵江上,唐高士安隐居之所,有大佛像,有九层塔,亦名大像山,亦名塔子山。”清咸丰年间撰修的《阆中县志·山川志》云:大像山在塔山之右,自  相似文献   

10.
炳灵寺石窟概述●王亨通炳灵寺在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约35公里的黄河北岸。《河州志》卷四载:“丙灵寺,州北六十里,上倚云表,俯临黄河,琢山石为佛,立者高十余丈,卧者长数丈,上中下各八洞,石成五彩。地产檀香异药,泉水洒落,清人心脾。每遇孟夏季冬八日,近远番...  相似文献   

11.
兴隆寺题记     
<正>兴隆寺是黑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少年来,关于兴隆寺的沿革、兴隆寺的建造年代、命名年代一直是专家学者研讨的课题,笔者由于工作关系,偶得兴隆寺"题记",就此揭开了兴隆寺的神秘面纱,今付诸纸上,以正视听。一、唐朝渤海国时期应称护国寺佛教,早在渤海国建国之前就传入靺鞨地区。公元698年,大祚荣建立了地方民族自治政权——渤海国。唐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大祚荣受唐睿宗册封,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国正式隶  相似文献   

12.
炳灵寺八咏     
炳 灵 抱 辉佛卧山堂彩燕飞,僧依龙洞云 帷。碧色莲花盈人眼,心澄天地尽抱辉。八 卦 现 阵黄河千古接重霄,连天雪浪拍岸娇。阴阳合龙成八卦,万卷诗书暗秋箫。绝 阁 藏 经千古绝壁千古阁,经书千古任蹉跎。三昧不凋春意转,默唤智慧出清波。 五 老 拜 寿五老不老尽少年,不惜声名不重钱。敢与日月争高下,舒云播雨落东川。 将 军 观 渡披甲持戈古渡头,三更月白识争流。马嘶中天逼残岁,试笑欲挽一河秋。 老 虎 山 上乱石苍苔入暮烟,花光云影几盘旋。挂月万壑迷离看,岸走涛声虎上山。 姊 妹 待 君浅笑低颦露芳颜,骨香数段月轮先。一寸春心乾坤老,野…  相似文献   

13.
炳灵寺上寺洞是炳灵寺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窟龛13个,塑像龙尊和大量壁画。本文对13个窟龛的种种情况一一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米拉日巴是西藏史上最著名的苦修大师,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炳灵寺现存的米拉日巴像中,多以诗歌吟诵传道方式和苦修形象呈现,反映了其独特的传道方式和苦修行为。炳灵寺的窟龛中以他作为供养对象,展现了对大师的尊奉和对噶举派教法的推崇。  相似文献   

15.
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记载:"洁而白,能服之不老。"这正是对炳灵寺药水泉的描述。唐代高僧释道世在其传世名著《法苑珠林》中写道:"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渡风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道河之极地也,群峰竞出,各有异  相似文献   

16.
炳灵寺文物保管所简介炳灵寺文物保管所所长王亨通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35公里刘家峡水库上游小积石山丛中,濒临黄河,是古丝绸之路南道河湟地区佛教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最早接受印度佛教艺术的石窟寺之一。据史书记载,炳灵寺石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晋初。现...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永靖县内,有一处很有名的风景区,它就是群山环抱的刘家峡水库和炳灵寺石窟。  相似文献   

18.
最初认识炳灵寺,不是佛,不是菩萨,更不是喇嘛和尚,而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关于炳灵寺的花儿:寺沟里麻了着雨来了,身带地草帽儿忘了。半路上遇见尕妹了,手拿的礼当儿忘了。“寺沟”又叫大寺沟,由于著名的炳灵寺石窟位于这条山沟里,故得此名。这一首花儿是少年放羊时,从老羊倌那里学来的。第二首关于炳灵寺的花儿是在20年前的一部以花儿为题材的电影《黄河飞渡》中学到的一首《白牡丹》令:左边的黄河右边的崖,手扳住栏杆了过来。远处的尕妹妹我跟前来,手扳住胛子了唱来。“黄河飞渡”是炳灵寺附近的一处名胜,电影《黄河飞渡》也是在这里拍摄的。镜头中汹涌澎湃的黄河浪涛和高耸入云的积石石林,伴随着花儿次第涌出,令人心旷神怡。《黄河飞渡》在花儿的故乡一炮走红,这首《白牡丹》令也随之变成了妇孺皆知的流行歌。“花儿”也叫“野曲”,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山野里唱的歌,河州人禁忌在家里村上或在不同辈分之间唱花儿,这就形成了许多花儿山场,又叫“会场”。炳灵寺的花儿会一般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三天举行。炳灵寺是一座有着近1700年历史的佛教石窟寺,在中国佛教史、考古史和艺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并称为中国六大石窟寺。炳灵寺也是一块花儿的乐园。佛教文...  相似文献   

19.
涅槃像是佛教常见的题材。"涅槃"意为重生,佛教建立的教义,是佛教通过某种修行方式所达到最高的境界。印度最早的涅槃石雕像是在释迦牟尼涅槃处,即拘尸那城所建的涅槃像。本文着重研究我国现存北朝时期最大的涅槃像——甘肃炳灵寺16窟涅槃像。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必经之地、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甘肃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216个,石雕、泥雕佛像800余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浮雕佛塔56座,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